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12

第12章 纵身跨越这道“坎”

2003年至今,从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而导致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到GDP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居高不下而引发学界对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忧。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谓横“坎”于前。政府为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采取宏观调控,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波及长沙。在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井喷”的欢呼声未落,“遭遇寒流”的惊呼声又起。于是,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备受境内夕卜金融界、学求界和企业界矣注。2004年8月26日,著名经济学者余斌登坛“中联重科”,阐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调控策略,为企业在调控中寻找大的商机指点迷津。

余斌简介

著名经济学者,湖北京山人,1 964年7月出生。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作与译作有:《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外国经济评论》、《经济学》、《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等。

纵身跨越这道“坎”

——余斌论宏观调控及企业发展应对策略

1000美元是道“坎”

2003年,中国即使遭遇严重非典,经济发展非但没有减速,反而以高达9.1%的增长率,创下历史新峰点——GDP在2003年达到116694亿元人民币,约合1.4万亿美元,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此前,从1997年起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增幅每年保持在7%~8%左右。

与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相对应的另一个宏观经济数据,是人均GDP数量。2003年底,我国总人口约12.9亿,用经济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9030元人民币,按市场汇率计算,约合1092美元,这是中国历史上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该数值世界排名在130位以后。

从数据上看,中国仍属经济欠发达国家。但是根据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内,其人民消费主要是购买彩电、冰箱等价值1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大宗耐用消费品,当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消费将转向价值超过lO万元的汽车、住房等产品,由此导致国内消费结构急剧变化。因此,有经济学家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视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道“坎”。

人民币换更多美元于国不利

对于普通百姓,如果8元人民币能兑换2美元甚至更多,那可算是件美事。可余斌研究员通过分析认为,这种通过改变汇率使人民币升值的“美事”,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却是弊大于利。他认为,如果让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4个不利影响:

一是直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譬如,一支在中国卖8.27元人民币的笔,按当前汇率出口美国,理论上卖价为1美元,汇率升高到l美元兑换5元人民币,同样这支笔,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售价就上涨到1.5美元,这将不利于外贸出口的增长。

二是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提高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三是不利于中国吸引外资。中国从2002年开始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最多的国家,通过吸引外商,同步输入外资带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以及国际经营的新理念、新经验,有益于帮助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是对中国经济、金融秩序构成威胁。例如,外资将根据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升值前进入我国证券、债券、房地产等行业,待升值以后,将金融和房地产产品大肆抛售,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出市,获取与人民币增值率相同的高额资金回报,对于其靠资金炒作的金融等行业将带来致命打击。

“零地价”背离价值规律

中国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到50%,非常稀缺。由于人口众多,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由此可见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按照经济规律,土地资源紧缺,需求又很大,价格应该会高。但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以鼓励发展为由,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出“零地价”招徕外商。余斌研究员认为,这导致土地的价格严重背离土地的市场价值规律,从局部和眼前考虑或许会有利可图,但从全局和长远考虑,却属于典型的盲目、非理性开发土地,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弊大于利,不值得鼓励和倡导。目前,土地的合理高效使用与有序开发,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宏观调控要“点刹车”

宏观调控的原则可简单概括为“适时”、“适度”。这表明政府对经济实施调控,一方面要治理经济过热,另一方面仍需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余斌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水泥、房地产等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这就像汽车驾驶中的“点刹车”,在经济过热时,缓慢减速,实现调控预期的“软着陆”。

交棒于“无形之手”

根据经济学理论分析,宏观调控涉及货币政策收紧、产业政策收紧,也包括汇率调整。从实际来看,2004年上半年,国家有关统计显示宏观调控已取得实质性成效。余斌研究员认为,目前,政府通过“有形之手”对投资相对过热的房地产、汽车、电解铝等行业实行调控,但从长远考虑,宜更多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调控经济,实现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完全转型。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企业行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最热的问题。余斌研究员认为,在经济转型期,很难保证企业投资行为都理性、都合理,但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却最终能实现优胜劣汰、资源优化配置。目前,中国刚刚走向市场经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是杜绝地方政府主导国有资本进入投资过热的领域,少做那些无益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中国经济过热五大理由

政府要对当前经济采取宏观调控,其前提是经济运行出现了过热。为什么说经济过热?余斌研究员列举了以下5条主要理由:

增长率超过警戒线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实际水平远远高于我国政府预期目标。政府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综合测算的预期增长目标为7%左右。到2003年,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却达到9.1%,2004年,我国一、二季度平均实际G:DP的增长率再攀新高,达9.7%,预计全年增长将达9%。这比政府提出到2020年翻两番所需实现每年增长7%高出太多。

经济增幅不像企业利润和孩子学分,越高越好。盲目追求高增长的后果,就是在我国局部地区和一些领域出现明显过热的苗头和趋势。竭泽而渔的结果,必然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投资拉动超负荷

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已超负荷运转,其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已明显过快。一般来讲,投资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下属正常水平,但在我国,2004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已达到28.6%,远远高出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高速增长的结果,是许多行业和领域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比如钢铁行业,2003年增长达100%,2004年上半年仍以60%以上幅度挤入。

信贷规模肿胀难消

近年来,我国即使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可信贷规模盲目扩张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据统计,2002年,我国信贷额为1.2万亿人民币,到2003年竟增至3万亿人民币。信贷规格肿胀难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价格严重背离了资金的市场价值规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利率直接影响货币供需,使其自动保持均衡。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少数信贷主体,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之所以对利率毫不敏感,其根源就在于企业对贷款从始至终就没想到要还。

基础产业助推乏力

从产业发展来看,近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

而正是因为在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全面亮起红灯,与其相关的产业因受瓶颈制约导致发展减速。这说明,目前我国基础产业还处于供给乏力的幼稚期,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高达9%甚至以上的速度增长。

各色产品涨声一片

2003年遭遇非典以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开始上扬。2004年6月,CPI物价指数已经上升了6.5%,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在一些行业,原材料、能源、运输等价格上涨带来的生存压力已经显现。这种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虽然被一些经济学家框定在温和的通货膨胀范畴,但其导致相关企业竞争力下降,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过热经济这样“软着陆”

政府宏观调控选择的“着陆”点引人关注,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从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可用4项指标表示,即:2004年,经济增长8%左右,物价涨幅低于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5%,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小于3万亿元。对普通百姓而言,新增1300万个就业岗位,才意味“软着陆”成功。

据余斌研究员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来自三方面:每年有1000万人口新人劳动领域;国有企业下岗分流每年有600万人等待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的规模进入城市。应通过宏观调控,实现通货膨胀与社会就业的均衡。

余斌研究员感到忧心的是,基于中国劳动力过剩而资金较为稀缺这一国情,一些企业仍选择发展资金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是,资金因背离其市场价值规律而收益甚微,而富足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大量闲置。结果,各项资源都不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可持续发展就会因扬短避长,难以真正实现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