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19725200000015

第15章 唐山皮影的文化内涵(4)

四、传统节令与庙会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令源远流长,这些节令的形式,一是根据岁时,二是依据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定。一年中的节令很多,有的流行在一个地区,有的在全国通行。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结合体,每个民族又各有不同的节令。在全国通行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等。许多传统节令中渗透着神话及佛道的文化痕迹。当今的人们已经很少知晓了。据史籍材料,按月略述如下:

正月

正月初三为万神都会

正月初九为玉帝生日

正月十二为云开节

正月十九为收灯节,又名燕九节

正月二十五为填仓节

正月二十九为池阳送穷节

二月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二月初二为巢人迎富日,又称小游江节,亦称挑菜节、踏青节、竹本命节、种树节

二月初五为太上斋节

二月初八为芳春节

二月十二为花朝节

二月十六为黄姑浸种日

二月二十为小分龙日

三月

三月初一为波黎天奏事日

三月初三为修禊日

三月十一为麦生日

三月二十为天仓开节

三月二十三为天妃诞日

四月

四月初八为佛生日

四月十九为浣花节

四月二十八为天休节

五月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五月十三为龙生日

五月十六为天地合日

五月二十为大分龙日

五月三十为分龙节

六月

六月初六为六六福节

六月十三为太乙朝元日

六月二十四为观莲节,又称九天生日

七月

七月初五为迎秋斋日

七月十八为散盂兰盆日

八月

八月初一为天医节

八月初八为竹醉节

九月

九月初十为小重阳

十月

十月初三为龙聚日

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十月十六为盘古生日

十月十九为五百罗汉会经日

十一月

十一月十五为东坡作九重日

十二月

十二月初一为八仙聚会蓬莱日

十二月初八为浴佛日

十二月十二为百福节

十二月十三为太乙朝元日

十二月二十四为小节夜

十二月二十五为老子度关日

十二月二十八为迎新斋日

十二月二十九为小除日

昔时,每逢这些节日,民间均有娱乐活动,而滦河地域的昌滦乐各地的皮影活动多在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中秋日,以及当地的俗节六月二十四、七月十三等日子。

庙会,最早起源于祭祀,百姓们在寺庙中烘香焚告,禳灾、还愿,做为一种心灵的寄托。人们相信神佛,便传出许多灵验之兆。如果不能应验,便自我解嘲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古老的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成了贸易的场地,物资交流的场所。因为三教九流人流集中热闹非凡,自然招引了许多演艺者。皮影戏也不例外。小的庙会一连三五天或更长,正是皮影戏展示技艺的好场所。一个庙会上有时集中两三个影班,自然形成了对台影的形式。附近的百姓们欣喜若狂,请亲戚叫朋友一同观看,加浓了亲情和友情,显示着人间烟火的诱惑。

滦河流域地面有许多地方的庙会,沿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庙会文化。仅就山区、平原及沿海的典型庙会各举一例,以观全貌。

山区以迁西县的景忠山庙会为例。

景忠山庙会一年两次。一次是农历四月十八,再次是十月十五。两次庙会都非常热闹,进香的香客,来自四面八方,达几万人。农历四月十八是最隆重的。皮影戏从四月十六日就开台,一直持续七天。影台搭在土石台基上,上面苇席饰顶,台口向南。祭神开台以前,影匠们首先登山拜神,大殿内摆满五供,钟磬齐鸣,僧人们身披袈裟,诵经祈祷,然后开影。演出的节目首先是《天官赐福》,以后的节目由主持僧抽签点。

庙会上除皮影戏外,还有梆子、莲花落等。

农历四月正是风和日丽、百花争艳的季节,景忠山胜境令人陶醉,有许多文人墨客也来此观光,留下了许多佳作。

十月十五日的庙会,是景忠山下的元斋日,规模更大,延续时间更长。农历十月,正是秋收之后,农民们有了消闲的时间,所以这次庙会比四月的庙会人更多。有的是个人进香,有的是有组织的进香,称为“会首”。会首进香,要向主持僧送上会帖,镌刻石碑一方,碑高60厘米,宽30厘米,正面阴刻某县某村某会,下款是某年某月某日立。进香完毕,主持僧将会碑送到东山会碑堂里。如果三年该会首不来进香,主持僧便命和尚将会碑扔到山沟里去。

各会首进香,要用上等好香,名叫“大金锭”。在黄裱纸上写上众善人的名字,然后用黄缎子把香和黄裱纸裹成卷儿,再用黄丝绦横缚在会首身后,这叫“背架”。会首进香要鸣锣开道,三角牙旗排列两旁,几面大鼓齐擂,铙、钹相伴,十分庄重。

自十月初一以后,进香的人开始进香,直到十月十五。最热闹的时候是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这时候的民间娱乐也进入高潮。除皮影演出之外,还有高跷、龙灯、耍狮子、秧歌、跑驴、鞑子摔跤等等。

景忠山庙会,除了上香、演皮影及其他民间娱乐活动外,山脚下是繁华的庙市。早已搭好的一排排席棚,里面布满各色各样的商品。东西南北的山路上挤满了各种小摊贩和临时饭铺。还有卖山货的,卖药的,卖土特产品的。庙会上最畅销的商品是香、黄裱纸、替身纸人,因为这三样东西是香客们必不可少的物件,上山之前必须备好。

景忠山庙会是滦河流域最盛的山区庙会。

平原地区的庙会,以滦县的奔城(现属滦南)为例。

奔城,是京东的四大名镇之一。所以庙会也办得热闹。时间是十月初十直到十月二十。庙会地点叫圣寿寺,供奉的是碧霞娘娘,又称碧霞元君。到了庙会头一天各地善男信女纷纷而来,又以“爬大鞍”的形式(就是爬着进香),表示对“娘娘”的信任和虔诚。

庙会上,北京、天津、唐山以及关外的商人们都来赶会,进行贸易活动。天津的帽庄、北京的估衣、唐山的点心、口外的牛马、沧州的杂技都集中在这里。四邻八乡的百姓们都来看热闹。有钱的散散心,买买东西,看看皮影等娱乐,钱少的买些日常生活用品,穷人们也要买柱香焚化,求得来年有个好运气。庙会上讨饭的花子成群结队,在摊贩跟前说唱着讨喜钱。他们唱道:吃的香香香,装着哗啷啷(铜钱),给个知县也不当。

沿海渔村的庙会,以蚕沙口(现属滦南)为大。庙会的地点是“天妃宫”,时问是三月二十三。天妃娘娘,是渔民们崇敬的海神(南方称为妈祖)。三月二十三这一天,各渔村香客都来进香,祈祷出海安全。随之而来的各地商贾,车水马龙,云集于此。

各地的庙会给皮影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他们可以在庙会上大显身手,以抬高身价,扩大影响。

五、圈粪堆上的心灵庙台

宅门大院及中上等人家,总是少数,更多的是平常人家,或是更加困窘的升斗百姓。他们不光有看热闹的份儿,自己家里有了事情,也要举办庆贺,也要娱乐。因为没钱请影班,就采取没钱的办法。或是孩儿生日娘满月,或是盖起了两间草房,摆脱了串房檐(租借人家的房子)的境地,或是开了荒有了地,或是买了一头牛,或是母猪下崽卖了好价钱,得了“血财”,或是老人病愈……他们便自己办不用钱的庆贺。富人们称这种娱乐叫做“花子上庙台穷欢乐”。

升斗百姓们有他们自己心灵中的庙台。那时候,穷人家都在院子里垒一个圈,用来盛脏土或灶坑里的草木灰,起到积肥的作用。稍好一点的人家垒一个猪圈,猪圈坑下也用来倒脏土草木灰。这个积肥坑或猪圈都垒在临门口的地方,每年春夏间用锹起出来,扔在门外,堆起一个四四方方的圈粪堆。这便是他们心灵中的庙台。每逢家里有了该庆贺的喜事,便在这里来庆贺。他们“写”不起好影班,每个村都有“土”影匠。他们说咱们“写”不起影,自己攒。

昌滦乐人都会唱影,走在路上唱,钻进高粱稞也唱。不但有唱影的,还有刻影的,拿影的,拉四根弦的,有打轰子的,诸般活计俱全,一攒就成了一台影。刻影人或切末(道具),他们没钱买驴皮,就用硬纸片刻,然后打上蜡,上上色,同样漂亮好看。

这些土影匠都不识字,也不用看影卷,全凭着记忆,掐着嗓子,闭着眼睛唱。找一本旧书摆在案上做样子。

影台子搭得也很简单。有的在圈粪堆上放一张四脚桌,桌子上支起粉莲纸做的影窗户,然后在圈粪堆的四角各立起一根杆子,用绳子连起来,中间用竹杆打横,挂上黑油灯,四周用布围起来,台子就搭成了。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个破旧的铁瓦车排子翻过来放在圈粪堆上,四周用幔子围起来就成了。

影匠们虽然“土”,都是当庄的人,但他们唱得非常卖力,围观的群众也很多,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土”影匠也不乏能人,有的嗓子好,有的很风趣,见景生情现编词,逗得圈粪堆下的人捧腹大笑。

幼年时我见过多次这样的场景。记得麦港村王家唱圈粪堆影,有一个叫王景义的年轻人,很风趣很聪明。影台一开始,影窗上先出来大手厮和小球厮,王景义便数板说:哎,叫成德和裴四儿,祥厮媳妇叫牙印儿,今年格完秋就有事儿。哎,什么事儿,别怔神儿,大伯子和兄弟媳妇别作嘴儿,那可不是事儿……

圈粪堆下一片叫好声,祥厮就在台下看影,比谁都乐呵。王景义编的这个顺口溜一直流传了许多年。他在圈粪堆上出了名,于是各家各户,甚至四邻八乡的平民百姓办喜庆事,也请他。他不要钱,东家散台后只赏给二斤果子(点心)。王景义的数词留下了许多。我记得“麦港村一道沟”的数词,直到今天还留传着,几乎成了村民的经典。他这样数唱:麦港村一道沟,两个小孩儿抠泥鳅,一抠抠了个王八爪儿,好像那拉四根弦的手指头。

唐山的皮影在古老的乡风民俗中活动着,乡风民俗成了皮影戏的载体,皮影戏也增添了乡风民俗的温情。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六、劝世祈福的福影

福影,也叫腹影、大影,它是专门为平民百姓们禳灾祈福用的,一般宅门大院不用它。因为这种影,很粗糙,影人很高大,关节不分,所以称“大影”。影匠们上台现编词,从“肚子掏”,所以又叫“腹影”。

福影的窗户高三尺,长六尺,棚顶用大马勺盛黑油,点七个捻儿的灯芯。影人不但大,而且也很少,一台影最多一百身。耳目口鼻都依照真人形象,刀法简单粗糙。影人的坐骑,多为专用。姜子牙骑四不象,黄飞虎骑五色神牛,燃灯道人骑鹿,赵公明骑虎,观音、文殊、菩提骑的狮、象、猴,都为专用。福影的影卷只有《封神榜》。只有道白没有唱,道白也不上韵,近乎平常说话。一台影只三四个人便可以,一个操纵影人,其他人掌乐器及伴说词。乐器只有打击乐,没有丝弦。打击乐有大钹、大铙、碰钟、小双铃、云锣、小堂鼓、木鱼等。

升斗百姓谁家需要祈福消灾,酬神还愿,就去请他们来,收费很低廉。

演福影,头一天叫“初日子”,第二天叫“正日子”。正日子这一天,影匠们必须头戴道帽,手执拂尘,口诵经卷,以示东家对酬神的虔诚。

福影没有唱腔,没有音乐,没有行当,演出粗糙,缺乏艺术性。它只是穷苦百姓们祈福消灾、酬神还愿的工具。正因为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渐衰落,直到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在滦河流域的山区,直到20世纪初,还可以觅见福影的影子。今天已变成老年人的回忆了。

小结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内的民众历代相因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大到国家叫做国风,小到一个区域叫做乡风。它是社会经济、人文精神的最生动的反映。观民风可知整个社会。

古人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是相对封闭的古代社会。

而今科技发展了,各种通讯工具、传媒载体一天比一天发达,这种说法自然是过景了。现代人们讲说着“地球村”,好像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成了一家子。这种说法也过于“时尚”了。其实,不管现代科技怎么发展,人类的地域之根不能改变。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民风民俗,这就是地域文化的个性。当今的人仍然打着地域文化的烙印。这种地域文化的重要之点就表现于民风民俗上。

滦河流域是个独特的地方,有独特的民风民俗。独特的民风民俗产生了独具韵味的民间文化。皮影艺术是其突出的亮点。

滦河流域的礼仪、祭祀、节令、乡民的衣食往行都有其独特的方面。

尤其是语音语法更有别于外地。这是外地人一看便知道的。比如东三省人跟昌滦乐人叫“老呔”。

“呔”字的字面解释是“外地口音”。其实不仅如此。当时在东三省经商的人,除了昌滦乐以外,还有山东的黄掖等地的人,他们的语音对当地人来说,也是外地口音,为什么不跟他们叫“老呔”呢?

这里就有一个乡风民俗的问题。昌滦乐人到了东三省,自然带去的是昌滦乐的独特乡风民俗。这种独特中有许多他们可欣赏的地方,所以戏称为“老呔”。昌滦乐人也戏说,老呔就是老太爷的意思。老呔所造就的民间艺术,除皮影之外,还有乐亭大鼓、落子(评剧前身)、地秧歌、吹歌、民歌,深受外地人喜爱,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滦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孕育了皮影艺术,皮影艺术徜徉在民风民俗的海洋里,反过来也浓厚了民风民俗的独特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