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快乐教育学
19725100000011

第11章 进行感官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活跃身心(3)

训练方法并不是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诗,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训练:

1.在运动方面,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会爬行,就不管不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2.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用手去抓悬挂物。

3.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4.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教孩子认识日常用品,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5.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在娱乐中教孩子发出简单的声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

6.家长要多拥抱、抚摸和逗引孩子,来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单单放在一边不管不问。

7.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例如吃饭、喝水、穿脱衣服、坐便盆、擦屁股、系鞋带等,逐步训练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要想提高智力水平,不能仅仅着眼于训练学习能力,还应该在心理专家科学指导下,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反应能力、协调性、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我们就介绍两种简单易行,有效提高孩子反应能力的游戏:

1.大西瓜、小西瓜

当家长喊“大西瓜”的时候,孩子要比划“大西瓜”;当喊“小西瓜”

的时候,要比划“小西瓜”。可以逐渐加快喊口令的速度,还可以反复喊“大西瓜”,然后突然喊“小西瓜”等,用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还可以做的动作与口令是相反的,也就是当喊“大西瓜”时,比划“小西瓜”。

2.指指点点游戏

妈妈(或爸爸)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孩子把右手放在妈妈的左手上,妈妈一边拍孩子的右手,一边有节奏地念:“鼻子、鼻子、眼睛”,孩子必须很快地指到妈妈最后说出的“眼睛”。妈妈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就要迅速地指到自己的嘴巴。然后,妈妈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

相信以上这两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轻松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很重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很重要,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家长只有有意识的和孩子做一些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反应能力加以关注,孩子的反应能力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让孩子做集中精力的全面练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几乎是他们的通病,也是困扰广大家长们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大多数父母最为苦恼的是:“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精神集中能力呢?”

要想让孩子的注意力变得集中,首先要仔细分析孩子“做什么都精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一下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健康方面没问题,那再从家庭环境、孩子做事的动机、所结交的朋友的影响或者家长过分要求等方面查找原因。

很多父母都是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部因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因素,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结果,先从内部开始改善吧!那么如何针对家庭环境因素,解决孩子注意力的问题呢?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

入学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家长就要特别注重这一点。无论教他什么,无论教到什么程度,即使是吃饭,只要看到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就马上中途叫停,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有的家长却认为,虽然注意力不集中但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其实,这种错误的想法恰恰形成了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的坏习惯。

入学后。孩子刚刚入学,家长可以先不注重孩子的成绩,而把学习习惯的培养看得至高无上。一方面反复告诫他认真听讲,同时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以便针对性地教育。然后,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复述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他说得出来,当即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他兴趣大增,听讲更加认真了,每天一放学,就急不可耐地给家长讲上课的情况。这不仅促使他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同时也让他复习了功课,真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就是监督他做作业时保持精力集中。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当他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他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他的视野中,只有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训练他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慢慢的,他的思维集中起来,然后逐渐开始强化。即不断地加进一些干扰因素。先是不再拿走书桌上的其他东西,接着可以放点音乐等。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他集中一切精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串联起来,就组成了孩子美好的一生。

家长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做笔记,抄东西时精力会相对集中一些,另外,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要自个儿想问题,即使是与课本有关的问题也不要在课堂上研究。帮助孩子找出走神的原因,是什么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去掉它就是了。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以下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孩子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贪黑敖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孩子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了一道砝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

因此,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孩子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

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到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给孩子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总之,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抓住孩子的特点,在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孩子的精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做事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反复与笔记,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一块生铁的价值,通过几次重复的锻打就可以变成一块马掌或者火钳,这时候它的价值是几元钱;再通过干百次重复的动作它就可以用来作为刀具或锅子,那么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百元;再通过千百次重复的锤炼它可以用来做重要的精密仪器,那么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千元;再通过上万次重复的动作它可以用来做航空器材,那时候它的价值无法估量。

做事也是一样,不要让孩子以为重复的事情很枯燥,如果连重复的事情都不屑做的人,他只配打打杂,什么成就也没有。成功人士为什么能成功?他们就是把复杂困难的事情拿来经常做,曰积月累之下,困难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呢?

一个卖蜂窝煤的来到一户人家,恰巧主人不在家。门后鸟笼里挂着一只鹦鹉,卖蜂窝煤的敲门,屋里传出来声音“谁啊”,卖蜂窝煤的回答说“卖蜂窝煤的”,随后没有了下文;过了一会儿卖蜂窝煤的又敲门,屋里传出来声音“谁啊”,卖蜂窝煤的又回答说“卖蜂窝煤的”,随后又没有了下文;如此一问一答数次之后卖蜂窝煤的气得口吐白沫晕倒在地,过不一会儿主人回来了,看到门口躺着一人口吐白沫,很是纳闷,自言自语“谁啊”,这时房子里传来回答“卖蜂窝煤的”。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重复学习的重要性,不是你笨得一无是处,而是你没有想要学习的态度和想法。你会比一只鹦鹉还笨吗?一首歌用心唱一千遍每个人都能成为歌星。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剩余寿命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

除了重复,记笔记对于记忆也非常重要。我国唐代诗人李贺有随时笔“记”真知灼见、帮助脑“记”的习惯,铸就了很多名诗佳句;明代的张博对极感兴趣的书籍,往往采用手抄六七遍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清代的李慈铭,一生写了大量的笔记,长达几百万字;顾炎武为了加深对《资治通鉴》的记忆,曾经在青年时代将其全部抄录下来;鲁迅曾经借助手抄《地球浅说》的方法来帮助大脑记忆自然科学知识;竺可祯曾经在38年里每天都抄录气象预报;吴晗抄录了二十来万张小卡片来帮助记忆明史。

在国外,也有很多名人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帮助记忆:列宁通过作摘录和眉批笔记,来帮助大脑记忆读过的书籍中的精粹;托尔斯泰曾经在51年里每天都写日记,以此来帮助大脑记忆。他还说:“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经常将在睡梦中浮现的佳句在醒来后写在烟盒上,以此来帮助记忆;果戈理在请客席间,为了帮助大脑记忆,将上写美味佳肴的菜单全部抄了下来;凡尔纳用手写了几百本笔记来帮助大脑记忆;T.布赞习惯于用精少简全的思维连线图去帮助大脑记忆繁多杂乱的知识与经验;歌德的门生爱克曼通过笔“记”老师讲话,来帮助大脑记忆歌德通过语言显露出的真知灼见;杰克·伦敦用“将各种场合下得到的真知灼见和趣闻轶事记在小纸条上”的办法帮助记忆。

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每周一歌或电视剧插曲,刚听第一遍时感到陌生,然而听一周下来,你便基本会唱了。

记课堂笔记,是孩子在学习中必须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为了以后复习使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孩子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记是孩子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方法。俗话说:“好头脑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好笔记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笔记对帮助孩子巩固知识,锻炼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说,课堂笔记是孩子听好课、学好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课堂笔记,可以反映出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

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次序。可以说,课堂笔记是孩子的信息库和资料库,它为孩子课后复习和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又是教材和参考书中所找不到的宝贵内容。

做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孩子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促使孩子听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更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四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锻炼孩子的器官协调能力。

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记笔记。由于时间限制,孩子不可能记下一节课中所有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孩子不是记录员,光顾着记,可能会干扰学习的过程。这就决定孩子上课记的只能是简化的课堂笔记,记后必须进行整理复习。当然,有些学科如语文,可直接记在书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但是,数学等科目则最好要求孩子上课时注意听,不要动笔记。课后呢,则要立即在笔记本上回忆出教9币所讲的经典题型,然后再独立解答。要是有些内容确实回忆不出来,建议孩子参看一下其他同学的笔记。一方面能做些补充,另一方面也能吸取其他同学笔记的优点为己所用,为了给孩子更多思考、创造的机会,我们提倡在笔记本上“留白”,成为一面镜子,不断折射出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收获与进步。

总之,家长朋友们要知道重复对孩子记忆的重要性,做笔记对孩子学习以及未来成长的重要性,并且让孩子明白重复和做笔记的好处。家长应该从一开始就要对孩子的笔记做出指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