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小康
19723800000011

第11章 当今社会的(3)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个别指标离小康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对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近几年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不扎实,出现小幅波动状况,需要继续巩固,如成人识字率1996年和1997年就略有下降,两年分别为81.8%和83.3%;另一方面,其他人口素质指标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婴儿死亡率至1997年仍一直停留在33%的水平上,没有明显改善。另外,西部地区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0.19%增加到1999年的0.22%,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比如日本为11.8%、美国为12.2%、英国为17.3%,印度为0.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项社会保障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也要相应增加。

第六,居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精神生活的提高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精神生活是刻画人们生活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社会道德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状态。全国总体衡量1999年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经实现了小康标准,按确定的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两项指标综合达到的程度计算,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8%,中部地区为94%,西部地区为91%。

精神生活的变化在消费结构上得到了明显体现。1999年,全国电视机普及率由1980年的11.9%增加到几乎全面普及,提前达到小康标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领域明显扩大,用于购买各种日常用品及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迅速增加。用品趋于高档化。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相关服务性支出额人均为75元,比1995年增长16.1%。其中用于家具和家庭设备方面的支出增长27.8%。

从总体上看,人们的精神消费正在向健康型和知识型发展。

居民用于二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渐下降,非食物性支出尤其是服务性等非商品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性精神消费增长较快。1999年,全国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上升到11.59%,已超过小康标准值。

但是,在居民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的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薄弱环节也日益显现。例如,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在社会治安综合冶理方面,在社会的诚信教育方面,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将会制约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所以必须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现阶段尤其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七,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社会的另一重要标志。至1999年这类指标已实现小康标准的91.5%,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5%,中部和西部地区实现程度分别为91%和88%。可喜的是,1999年反映小康标准的核心指标之一,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首次超过15%的小康标准,实现程度为100%。

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环境保护工作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我国农村生活环境的改进重点不同于城市,如果说城市是工业污染、空气和水质污染的治理,那么农村则是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的治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1998年,农村建立保障网络的乡镇数为18749个,全国有医疗网点的自然村比重达90%以上,改水受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90%以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的县以上百分比,1998年为80%,根据推算1999年为83%,小康实现程度为83%。

今后我们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路还很长、很艰巨,要重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大各种污染现象的治理力度,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环保投入,启动了各种生态保护工程,颁布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法规,但是这些环保工程的实施还是相当艰巨的,需要全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抓紧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新世纪建设小康的新起点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而也就使我国在新世纪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那么,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建设起点是什么呢?这个起点就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小康水平,也就是当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的总体水平和改革开放政策所开创的新局面。因为新的发展阶段只能在当今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进入小康社会是一次历史性跨越,它标志着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必然成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建设起点。对于这个建设起点,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概括为四个方面。

起点之一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体来看,到2000年底进入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继从贫困到温饱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明显标志,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起点。这个起点的具体内涵是: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稳定性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我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提前实现了“翻两番”。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民币,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万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近10%,是新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我国不仅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且经济稳定性也不断增强。1978~1997年,经济增长率的极差,即年度最高增长率与最低增长率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前26年,经济增长率的极差高达48.6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第二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在经济实现8.8%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仅上涨了0.8%,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标志着我国成功地摆脱了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起大落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开始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明显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7位。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经济领域的“重量级”阵容。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瓶颈”制约明显缓解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生产设备的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8.1%下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在就业者中所占的比重由70%下降到50%以下,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在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也有明显改善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反映了种植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业经济多种经营进一步扩大;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优先”的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表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已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的方向迈进。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产业的紧张状况得到基本缓解。

商品供应日益充足,短缺经济悄然离去

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商品短缺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将打破现有的低层次的平衡,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从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布局正在新的广阔空间展开。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仅最近3年,国家已经在西部地区开始启动13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00亿元。

对于中国20年间经济发展的变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银行的专家评价道:“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起点之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进入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新时期。这也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起点。这个起点的具体内涵是由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教育发展成就斐然

自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成功地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试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硕果累累。

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引起世界瞩目。在教育方面,全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壮年文盲。小学升学率提高了20.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56.1万人,比1995年增加265.5万人,增长了1.1倍,毛入学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2001年的12%。实践证明,教育是科技进步的根本,没有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就不会有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而科技创新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的科技水平。

我们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鼓舞人。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全面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就十分明显。截至2000年底,我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1%和93.4%,分别比1995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到2000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920万户。

此外,社会保障事业、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我国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就使我国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测算,目前我国的人文发展指数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排序,都高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序位次。这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