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别跟学习过不去
19722400000042

第42章 你需要对手

有一个牧场主,用了整整两个月请猎手清除了狼患。可是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传疫病,大批大批地死亡,比遭遇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多次请医生来牧场防疫治病,疫情都没有得到控制。牧场主没有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建议是请回几只狼,放到附近的山里。牧场主依言而行,结果,狼的追杀使羊群常常狂奔乱跑,羊的体格因此变得十分健壮,很快疫病就消失了。

当一个人没有竞争压力时,他就会变得懒惰,缺乏斗志,他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发挥。

比赛,也是一样。跟弱者比,越比越弱;跟强者比,越比越强。

林散之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草书历史上,他是继王羲之、怀素、张旭、王铎之后的又一顶尖人物,书法界称他为“当代草圣”。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他回答日本书法界朋友的话里找到答案。他说:“我的座右铭是‘与古人争地位’。”无疑,与古人争地位,就是与书法史上的经典和大师竞争,就是接受最顶尖人物的最高水平的挑战。志不高者智不达,只有接受第一流的挑战,才能成为第一流的人物。所以说:弄斧要到班门。

眼界决定境界,有见识才会有胆识。

比尔·盖茨如果出生在非洲,连电脑都没有见过,就算他的智商再高,也不可能成为电脑王国的领袖,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

国际体坛巨星奥运冠军刘翔如果没有多次参加世界级的各项比赛,多次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跨栏高手过着儿,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也就不会有成为世界第一的迫切愿望,自然,他对事业的追求也不会那么执著与强烈,在世界男子百米跨栏竞赛中,他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突破。

只有挑战“今天的自己”,你才会去研究自己,反省自己。

自己每天到底都在想些什么?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每天都跟什么人交往?每天都安排哪些课外活动?每天都有哪些进步?发挥了哪些优势?还有哪些不足?

在我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在我接触了成功学以后,我读到劳厄的一句话:“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老师教他的知识都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老师对他进行教育的真正成果。”我觉得劳厄的理念没有任何功利性,他的教育指向是“人”,而不是知识。我深受启发,并且处处以这句话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我曾成功地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但是源自内心的那种渴望常常使我一次次陷入迷茫。就在我个人事业处于困顿之中寻求自救的时候,我遇到一位导师。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的思想是怎样唤醒我的人生的;我只知道,他是中国原创成功学第一人,一位浑身闪烁着智慧的生命点灯人。

我相信他,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人。

我尊敬他,是因为他比我们超脱,他是“佛”。

我欣赏他,是因为他的方法、理念,是西方理性和东方智慧完美结合的典范。

他不是指示你去膜拜一些歇斯底里的自虐式的成功,而是培养我们用智慧统率知识,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生命的重整,以达到生命的整体丰盈;他教育我们在这段被称为“人生”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心灵力量,图强济世。

在向他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潜藏于自身的巨大能量。

接受了他的训练以后,我居然进发出了许多不可预测的智慧。

这使我对自己“心中的巨人”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思想疆域。

在向他学习的过程中,他那种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其心中梦想的使命感,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心灵,他那种“用尽天下智帮助天下人”的胸怀更使我倾倒。

在向他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三十几年的岁月里,自己未曾取得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达到挑战“今天的我”

的境界。于是,自救的觉悟慢慢地演变为顺应自己天性的野心:就算我是一只虫,也要做一只萤火虫。一种“点亮自我,光照他人”的角色感,使成功学的研究和教育训练的事业成为我生命的新起点,我将借成功的法则与技术来度己度人,以提升生命品质,实现人生目标,实现心中的梦想!

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有价值、有意义。只有你真正地关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不虚度、不挥霍、不放弃,我们的生命才会丰盈、富足、圆满,我们最终拥有的,也一定比想象的更多。

亲爱的朋友,你找到了你对决的对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