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同学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考试成绩为什么却有天壤之别?
我认为有两个问题是关键:第一,方法;第二,基础。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学习就不会取得与付出的努力相符的结果。
经常会有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找到我说:“数学越学越难学。”“老师讲的内容很多都听不懂。”“学过的内容还是稀里糊涂的。”“不管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提高成绩。”
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不好数学,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被别人抛在后面,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基础薄弱!于是我给他们开了一个“处方”:找到你的薄弱之处,从基础做起,并夯实它!一定要退,退到最后,哪怕是小学的知识。比如分式的运算,是以小学的分数运算为基础的,如果你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那就把小学的课本找来,再做一遍分数运算,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如果整数的计算还有困难,就再找低年级的题做……一定要追到源头,快速地学习那些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题型,一口气把相关的问题全部解决,然后再一点点地赶上来。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如果你解不出某道题,那肯定是有一个更容易的问题你尚未解决——找到它!”
拳击场上有一句口号:“收拳是为了更好地出击。”
退的时候,要保持绝对的冷静,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若是没有最平和的心态和呵雪成冰的耐性,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成绩。任何患得患失、急于求成,都将导致事倍功半,回到效率低下的死胡同。
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耐心:黾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认为:天才即耐心。他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房间里夜以继日地写作,平均每5年才出版一本书。
成功的人大多耐心十足,他们两眼直视目标,不管环境如何考验他们,他们都是屡败屡战,屡伏屡起。被誉为“把美国带到轮子上”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建立汽车公司前曾5次宣告破产,但他耐力惊人,终成伟业。
对于问题的根源,我们要有用针挑土般的细致和耐心,才能找得到。
多年前,美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堂前的石头腐蚀得厉害,令维护人员大伤脑筋,也引起游客的纷纷抱怨。但如果更换石头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这时有的管理人员开始不断思考,追究原因:石头为什么会腐蚀?后来他们发现维护人员过于频繁地清洁石头导致了石头的快速腐蚀。勾什么需要这样频繁地清洁石头?是因为那些经常光临纪念堂的鸽子们留下了太多的粪便。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鸽子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有大量的蜘蛛可供他们觅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蜘蛛?因为蜘蛛是被大量的飞蛾吸引过来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飞蛾?大量的飞蛾是黄昏时被纪念堂的灯光吸引过来的。通过不断的问题倒推,退到最后,问题的根本找到了。之后,管理人员找到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推迟开灯时间,不但为管理部门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且又解决了上述问题。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成因,想要发掘真相,必须放大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开拓视野,要做到上述这两点,就要从事件当中拔身而出,退出一定的距离。就像一只在捕捉兔子的鹰,必须飞得足够高远,才能以广阔的视野发现猎物;同时它又必须飞得足够低,以便看清细节,瞄准目标进行攻击。解决问题也是如此。因为许多问题不是你轻易可以捕捉得到的,它只会在你发现它之后再用心去接近的那一刻,悄然地出现。如果不找准问题,所有的手段都是无的放矢。只有把问题想透彻,抓住问题的根源,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有时候,退却比进取更需要勇气。
IBM董事长郭士纳说,IBM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一向脚踏实地,追根究底,从基础的地方着手,在探究到事物的根源之后,切切实实地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