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别跟学习过不去
19722400000027

第27章 聪明人更下笨功夫

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神童方仲永的故事。

方仲永家里世代以种田为业,父母没有受过教育。在他5岁的时候,他提出要写诗,当时父亲很诧异,父亲为他从邻居家借来文房四宝供他使用。方仲永做的诗内容精彩,文采过人,得到了全乡人的认可,从此有许多人花钱请他题诗。方仲永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再不让他学习。就这样,方仲永的才气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和平常人一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的悟性多强,天赋多高,没有后天的努力,同样要成为平凡的人。成为天才的决定因素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而有了天赋不加以开发利用,天赋就会衰退,最后天才就可能沦为蠢才。

爱迪生在公式“99%的勤奋+1%的天才=成功”中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我国著名学者胡适有句名言:“聪明人更要下笨功夫。”

西班牙19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被认为是“天才”。对于这样的评价,他是这样看的:“天才?37年来我每天苦练4小时,现在,有人叫我天才?”他认为,只是因为自己养成了每天坚持不懈练习的习惯才得以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

天才球星贝克汉姆的教练说,贝克汉姆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球星,与他的勤奋密不可分。贝克汉姆在每次训练的时候,都要比其他队员晚半个小时走出训练场,在这半个小时内,他要射门30次,一年下来,他比别的球员就要多出近万次的射门练习。临门一脚的百发百中就是这样一万次一万次地练出来的。

2005年5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对500多名北京大学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75%的同学将他们考上北京大学的首要因素归为自己的用功、勤奋。哈佛大学关于天才的定义是:勤奋、拼搏、学习和积累。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比别人努力两倍。”

有一个人,她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更是因为通过付出了高出于同龄人8倍的辛劳,创造了一个从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长为一位著名的外交大臣的奇迹。这个女孩就是现任美国国务卿赖斯。

赖斯小时候,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在她生活的城市伯明翰,黑人的地位非常低下,处处受到白人的歧视和欺压。

赖斯10岁那年,全家人来到首都华盛顿观光游览,就因为黑色皮肤,他们全家被挡在了白宫门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走进去参观。小赖斯备感羞辱,咬紧牙关注视着白宫,然后转身一字一顿地告诉爸爸:“总有一天,我会走进那座房子!”

赖斯的父母十分赞赏女儿的远大志向,经常告诫她:“要想改善咱们黑人的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愿意付出4倍于别人的辛劳,就可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能够付出8倍于别人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到白人的前头。”

从此,为了实现赶到白人的前头这一目标,赖斯数十年如一日,付出了超过他人8倍的辛劳,发愤学习,考进了美国名校哈佛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6岁时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随后又成为这所大学最年轻的教务长。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母语,还精通俄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另外,赖斯还用心学习了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并认真参加了礼仪训练等,还获得过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凡是白人能做的,她都要尽力去做;白人做不到的,她也要努力做到。她终于成功了,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当有人问起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因为我付出了高出于别人8倍的辛劳!”

大智不争功。如果你想取得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成绩,你就应当付出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努力,只要你事事都比别人努力,你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给社会,也就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有志气才会有出息,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当你自恃聪明却离目标较远时,你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暴自弃,而是应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付出了“8倍的辛劳”?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曾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仍坚持刻苦练习绘画,而且经常是十几个小时不停笔。有时夜间作画困意袭来,难以自持,这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煤油灯罩上,让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烫自己的皮肤,用剧痛驱散睡意,继续作画。他就是这样通过勤奋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但多年的勤奋好学,演出历练,使他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天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笑声来自勤奋”的坚强毅力,才成为相声艺术的一代宗师。

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勤奋。”

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了。”

田晓菲14岁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学生,现为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她说:“聪明的人很多,但最终能用聪明创造成就的人很少。聪明是不值钱的……认真学习才是真正的聪明。”

“聪明人会有许多方法,这些有益的方法能加快成功的进程,但这些方法必须以勤奋为本,我认为对于一个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勤奋。”她举例说,自己工作起来都是很投入的,“我们每天都工作10一12个小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会觉得一天的时间很浪费。”

虽然说“天才出自勤奋”,但天才并不等同于勤奋。勤奋只是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功。一个优秀的学生会重视勤奋,但绝对不会让自己仅仅停留在勤奋的层面。

因为学习者有三种境界:一流学生既努力也有方法;二流学生努力但无方法;三流学生既不努力也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