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别跟学习过不去
19722400000026

第26章 捷径其实是陷阱

1.识时间者为俊杰

时间就像一张白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全靠我们的所做所想去填充。充实的人会觉得一日很短但一年却很长;空虚者则相反,他会觉得一日很长而一年却很短。如果我们能经常用最好的方法,使时间显出本身的意义,那我们的学习就有了获得成功的可能。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上的灿烂就是生命的辉煌,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而时间的浪费不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浪费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浪费的。

珍惜生命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并不是分秒必争,而是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钟学习。

不要给自己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机会,时间出售的永远是单程票,机会不可重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我们还知道有这样的道理,对于一本书,读第一遍如果需要三个小时的话,读第二遍只要两个小时就够了,而读第三遍时连一个小时都可能用不了。等到熟知了书中每一页每一段的内容之后,再看这本书,需要的时间更少了。只要看罢书名,就知道书中的主要内容了。

这就是时间的辩证法——投入时间就是节省时间。只有懂得时间的辩证法,才能摆正学习心态,才能有耐心以持续不断的努力争取好的结果。

如果你每天都感到时间不够用,你就有必要认真思考自己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你是否看了太多的电视?你和朋友玩耍的时间是否太长?你是否花太多时间看没有意义的书或获取没有价值的信息?你是否在进行下一件事情时中间停留太久?你是否每一件事都要重复做好几遍才能完成……如果是这样,建议你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及早做调整。

2.凡走过的路都不是冤枉路

有时做了大量的题目,试卷上却只出现一个填空题,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划算,甚至认为自己不如那些不做题的同学来得潇洒。特别是在做综合题时,一道题就要花上你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是一个晚上,你是不是后悔时间花得太多,有点舍不得?

其实,你不必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患得患失;你更不必因为自己已经努力过了,但却得不到回报而牢骚满腹……

因为,学习不是做买卖,不可以用时间来定价。付出就有回报,但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你在这个地方付出,也许回报会出现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间。这个道理一般人都了解,但却缺乏耐心。

学习是一个历程,成绩是一种积累。很多的同学之所以取得好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许许多多的小成绩,这些小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你今天取得一个小成绩,明天取得一个小成绩,后天又取得一个小成绩,大后天又取得一个小成绩,这个月要实现你心中的目标一定很容易。当你这个月的目标可以达到,下个月的目标也可以达到,事实上取得好成绩就变成是很容易的事情了。我们必须了解成功是持续不断的累积,是通过持续不断地达到小目标而得来的。

学习的进步和努力的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严格的正比例关系。

有时你很努力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你上次考了90分,接着又努力了一个月,你的成绩可能有95分,可能没有变化,也可能只有85分,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学习成绩的进步是有阶段性的,这个阶段性表现在分值上大体是20分左右。只要你的水平在80—100分这个分数阶段,考出任何分数都是正常的。但你不能借此说明努力没有用,实际上你的成绩正在80一100分这个层级水平向前运动,如果再努力一个月,你也许就跨过这个层级,达到下一个20分的层级,这时你就会发现:从此以后,你的考试成绩再难下110分了——这就是你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

喜欢画画的同学常会处于这样的情形。某个时间,他画出来的画跟事先想象的差太多,就怨自己失常;重画一张后,两相比较,又感到还是第一张好;甚至再画第三张,偏偏第三张更不及第一张。但是过了一年半载,再重画时就不一样了,许多前面没办法克服的问题突然都解决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你进步了,绘画的构图、技法有了整体性的提高!

有同学说:“×××同学以前数学不好,现在一下就提高了那么多,真幸运啊!”他认为别人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到了最大的进步,是找到捷径或是速成的办法了。

其实,所谓的“速成”,无非是在短时间内多费些功夫罢了。

所以,“速成”实际上还是刻苦努力的结果。因为你相信它有效,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所以便倾全力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还有的同学总羡慕那些在考场上能超水平发挥的人,说他们运气总是那么好。其实超水平发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灵感乍现”,也就是佛法说的“顿悟”,这些人之所以会有“顿悟”,就在于平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了很多的解题经验的积累和知识储备。

学习是一连串的奋斗,不断地努力就是胜利的保证。

如果过去的时间没有荒废,现在就可以看到成绩,如果目前的成绩不太满意,那是因为你过去不够努力。没有一项努力是浪费的,只是它的效果可能在较远的地方才会显现。所以我们不要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过程和积累。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子,野鸽子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彬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野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平时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正像是一片片看似微不足道的雪花吗?它毫无声息地降落,积累,沉淀,在不知不觉间,就有成果出现了。”

有个很著名的累积定律:很多人都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

昔日的“天才少年”,现今的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田晓菲说,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潜心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

你不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锹挖好一眼井。学习不是一日之功,学习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10年的成功,来自于每一年的成功;每一年的成功,来自于每个月的成功;每个月的成功,来自于每一天的成功!假如你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与付出,每一天都严谨、认真地学习,让自己每一天都有一点点的进步,假以时日,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患了急躁病,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挫伤你的锐气和兴趣。试想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如果一天之内就长成五尺高的大人,人生还会有乐趣吗?而且,自然界还有一个规律:凡是从出生到成熟时间短的物种寿命也短,时间长的寿命也长。拔苗助长的结果是早衰,人工催熟的果实不但味淡,而且容易腐烂。所以,越是要取得成功,越是要稳步前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照计划行事。

有播种,就一定会有收成;有投稿,才有文章的发表;有存款,才能取款;有舍,就一定会有得……生活中的这些常识,也折射出了学习的“存折精神”。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短跑选手迈克尔·约翰逊打破了200米和400米的两项世界纪录,创造了奥运奇迹,让世人惊叹。那你知道为提高这短短的1秒钟,他用了多长的时间吗?

10年!足足10年!是的,如果你想收获白菜,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收获甜杏,你需要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你要相信,只要我们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更多的“顿悟”,就会看到学习成绩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