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19720600000023

第23章 成功源自于每一次登高眺望(3)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6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个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完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是的,只要敢于挑战自己,我们的目标会一个个实现,从小目标到大目标。

居里夫人在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之后,举世闻名,但她并未就此停下研究的脚步,而是不安于现状,继续探索,终于又发现了“镭”,从而为人类科学史又增添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之后,没有沉浸在一片赞扬声中,而是马上着手研究怎样才能让灯丝的寿命更长。如果他不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那么他发明的灯丝寿命也不会从16小时变为1000多个小时了。

课堂上,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作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

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在漫长的人生中,一定要力争向前,积极进取!完成了一个小小目标,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继续往前走,制定更高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世界上充满了尚未开发的才智和潜能,这些才能之所以一直被埋没,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把它挖掘出来。每一个人,只要敢于挑战自我,必将表现得更卓越。

作为父母,当孩子取得了小小进步时,告诉孩子,现在还不是他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成绩属于过去,重要的是将来。

稳住脚步,逐步开发孩子的潜能

一个人生命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呢?专家认为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这里有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有一天,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4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返回时,在住宅楼附近碰到熟人,就停下来说话。突然,她发现自己家12楼的窗子开着,孩子爬在窗台上正向她招手——她还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奔去。(请注意,她穿的是筒状裙子和高跟鞋。)

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

事后,人们做过一次模拟实验: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队员从相同距离飞身去接,试了很多次,始终还差很远。

在人的天性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日常生活中不曾唤起的精神力量一旦觉醒,将使凡人成为巨人。当处境危险时,这种神奇的力量就会爆发出来,以奇迹的方式使我们得救。而且,只要我们坚信这种力量,不畏惧任何失败,那么在任何困境下,我们都会自觉爆发这样的神奇力量,使我们永不言败!

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他敢于去尝试,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相信并发掘孩子的潜能,他就可以战胜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勇于接受挑战,把自己投进新条件、新情况、新问题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人的潜能也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加以开发运用,就越多越强。记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

虽然说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但是我们在开发孩子潜能的时候不能着急,想一步到位。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如果我们定的目标过高,孩子完不成,会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对自己没有自信,进而会更影响孩子水平的发挥。所以,家长要稳住脚步,逐步开发孩子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台阶,芝麻开花节节高。

“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是李大钊的话。

所以,在引导孩子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能浮躁,不能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急切而拔苗助长。

患有癫痫的人是不适合做体育运动的。但是派蒂·威尔森的父亲不这样认为。

当派蒂问他“我能不能像你一样每天清晨进行长距离晨跑”时,派蒂的父亲在经过短暂犹豫后对派蒂说:“可以啊,欢迎你陪着爸爸一起跑。”

派蒂说:“可是我有癫痫,中途发作怎么办?”

派蒂的父亲说:“不要怕,我知道如何处理,何况它并不会发生。”

派蒂第二天就开始和父亲一起晨跑。幸运的是,派蒂真的没有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癫痫。

派蒂很快乐。在此之前,医生曾告诉她不能下水,不能打球,不能参加任何具有攻击性和体力消耗大的活动。现在看来,医生的话并不是十分正确。

几个星期后,派蒂突然对父亲说:“我想打破世界女子长距离跑步世界纪录。”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又患有癫痫的女孩来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派蒂看出了父亲的疑虑,她说不是现在,而是等3年后,或者更长的时l司。

这3年里,她坚持不懈地锻炼,越跑越好。

3年后,派蒂认为她可以冲击世界纪录了。她为自己订了一个计划,先从自己所居住的橘县跑到旧金山,然后到达俄勒岗州的波特兰,最后向白宫进发,距离约3000公里。

她从自己的家出发,经过整整4个月,从西岸到达东岸,最后到了华盛顿,并接受了总统的召见。她对总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让其他人知道,癫痫患者与一般人无异,也能过正常的生活。”

看了这段故事,父母们就会明白,其实我们培养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只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激励,培养自信心,纠正失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改变自己的目标航向,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让孩子做好准备再去完成目标

有个很有自信的健壮青年来到一处伐木林场,看见门口高悬着一块告示,上面记载了某个人一日劈柴的最高纪录。这位青年很有把握地向林场主表示:虽然他没有算过自己的纪录,但只要给他3天的时间,他自信能够打破最高纪录。林场主听了很高兴,便给他一把利斧,并表示愿意提供高额的破纪录奖金,大家也对他寄予厚望。

第一天,年轻人很努力地劈柴,果然不负众望,只差最高纪录一点点。

他心想:只要我明天早点起床,再努力点,打破纪录一定没有问题。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并且更卖力,但没想到成果却比昨天落后了。

他心想:一定是睡眠不足,体力减退的关系。所以他当晚很早就睡了。

第三天天未亮,他便精神抖擞地开始劈柴,比前两天更认真,但一天下来,他劈的柴却更少了。

那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他那么努力,为什么成绩却越来越差。林场主也很纳闷地和大家一起检讨,后来才发现虽然给了年轻人上好的斧头,但这把斧头一连三天都没有再磨过,所以越用越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做事前计划有些多此一举,太耽误时间。可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缺乏预先准备的习惯,每次一有了任务就急于去完成,就难免每次都付出很多,收获很少。因为,这样总是会走一些弯路,很多时候不得不重新开始,害得自己总是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做事情之前,把事情分成几部分,经过慎重考虑后再着手进行。这样做起事情来会轻松很多,而且效率很高。

两个农民比赛谁的土豆窝挖得直。议定好之后,A农民就拿起工具开始行动。他是怎么做的呢?挖第二个土豆窝的时候和第一个对齐,他以为这就是最妥当的方法。谁知,等到他挖完了一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土豆窝已经向一边倾斜了很多。

这个时候,B农民刚刚拿好工具,他先在田的另外一头插上了一根长长的竹竿,然后开始不紧不慢地挖起窝子来。不多时候,一条笔直的土豆窝线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