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三国演义(青少年四大名著)
19719100000024

第24章 三顾茅庐(1)

刘备准备了礼物,正要到隆中去请诸葛亮,水镜前来拜访,顺便看望徐庶。刘备说了徐庶离别的经过,水镜说:“元直不去,曹操不敢害徐母,元直一去,徐母必死。而且此信绝不是徐母所写,而是他人模仿杜撰的。”刘备说:“元直临走,又给我推荐了南阳的诸葛亮,此人怎么样?”水镜说:“比管仲、乐毅的才能还要高。”关羽不信,水镜又把孔明比作兴周的姜子牙、助汉的张良。临走时,水镜仰天大笑,说:“卧龙虽得到了明主,却不逢其时,太可惜了!”次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打听到孔明的住处,来到卧龙冈,下马叩门。童子开门问:“是谁?”刘备说:“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说:“先生出门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备惆怅不已。过了几天,得知孔明已回到家中,刘备就让备马。张飞说:“他不过是个村夫,派人把他叫来就是。”刘备说:“孔明是当世大贤,怎么能那么对他?”说完带上关羽、张飞,冒着大雪来到卧龙冈。刘备下马叩门,童子说:“先生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去,见中门上写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到草堂,看到一位年轻人正守着炉子烤火,口中哼唱着贤士待明主的歌。刘备忙进门施礼,那青年却说:“将军是刘豫州吗?我哥哥不在。我大哥诸葛瑾,现在在东吴孙仲谋处,孔明是我二哥,我叫诸葛均。”刘备问:“卧龙先生又不在家?”诸葛均说:“昨天崔州平来请他出外游玩去了。至于到什么地方游玩,我也不知道。”无奈之下,刘备借来文房四宝,留下一封书信,让诸葛均转交孔明,就告辞出门。

冬去春来,刘备命人卜了吉期,斋戒三天,香汤沐浴,换了新衣,第三次去请孔明。三人离草庐还有半里,刘备就下马步行,巧遇诸葛均。刘备问明孔明昨晚才回来,就来到庄门前,让小童通报。小童说:“先生还没醒。”刘备让关羽、张飞等在门外,他自己来到草堂,恭敬地等候。等了半晌,张飞焦躁,要放火烧草堂,关羽好不容易才劝下张飞。刘备看到孔明翻了个身,以为他醒了,正想让小童通报,他又睡着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孔明醒来,吟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罢,小童告诉他刘皇叔已立候多时。孔明责怪了童子,慌忙到后堂换衣裳。又等了多时,才整衣出迎。刘备见他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然有仙风道骨。刘备连忙下拜,倾诉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思,说出想请诸葛亮出山助他平定天下的想法。孔明极力推辞,自称年幼才疏,怕误了大事。刘备诚心相邀,终于感动了孔明。他让小童取出一幅地图,指点着说:“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将军想成就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西川建基业,与曹、孙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刘备说:“先生之言,使我如拨云见日。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我怎么能忍心夺他们的地盘?”孔明说:“刘表已活不长了,刘璋也不是立业的材料,西川必归将军。”刘备再拜,刘备再次恳请孔明出山帮他。孔明婉拒道:“我乐于耕种,懒于应世,恐怕不能奉命。”刘备说:“先生难道不可怜天下百姓吗?”说着,泪湿袍袖。孔明被深深感动,说:“愿效犬马之劳。”孔明留三人住了一夜。次日,他吩咐弟弟:“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能不出山。你要精心耕种,不可荒废了田地。等功成那天,我还会回来。”四人回到新野,刘备把孔明当老师对待,言听计从。孔明说:“曹操在冀州挖玄武池操练水军,肯定想南侵,最好派人过江打听打听。”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守江东,命顾雍、张纮广招四方贤士,使江东日益兴旺。建安七年,曹操让孙权派一个儿子入朝,实际上是当人质。张昭认为,曹操势力大,不去怕曹兵南侵。周瑜反对孙权派他的儿子给曹操当人质,认为人质一去,处处受曹操控制。吴太夫人也认为周瑜的见解对,孙权就没有派儿子入朝。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领兵征伐黄祖,战于大江。黄祖战败,凌操驾轻舟追击,被黄祖的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统年方十五岁,奋力将父亲尸体夺回。孙权见再打也没什么好处,就收兵回了东吴。

建安十二年,吴太夫人病逝。第二年春天,孙权要伐黄祖,张昭说:“大丧不满一年,不能用兵。”周瑜说:“报仇雪恨,不必讲究那么多。”孙权正犹疑不决,平北都尉吕蒙来见,说是黄祖部将甘宁来降。甘宁字兴霸,通史书,好游侠。曾召集亡命之徒,在长江抢劫。他腰里挂了个铜铃,船上挂的锦帆,人称他为“锦帆贼”。上次他救了黄祖的性命,黄祖却认为他是江贼出身,不但不重用他,还时常以此嘲笑他。大将苏飞知道他的心思,保他当了鄂县令,他就趁机来投。但他担心上次作战,射死凌操,吴侯会记恨他。孙权得知甘宁要降,大喜,说:“我得到甘兴霸,必破黄祖!”吕蒙领甘宁入见,孙权请教破黄之策。甘宁说:“荆州,曹操必争。刘表没有远见,他儿子又不能继承基业,明公若不趁早下手,曹操就要先下手了。取荆州应当先拿下黄祖。黄祖年老昏迈,只知道赚钱,搞得人心怨恨。他的军队武器匮乏,纪律涣散,一攻必破。破了黄祖,就可西图巴、蜀,霸业可成。”孙权下定决心,命周瑜为大都督,吕蒙为先锋,董袭、甘宁为副将,亲率十万大军,征讨黄祖。

黄祖闻报,命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发动江夏所有的人马迎敌。陈就、邓龙各领一队战舰截住沔口,舰上各设强弓千余张,用粗绳固定在水面上。东吴兵到,舰上万箭齐发。甘宁和董袭选小船百余只,冒着箭雨,逼近战舰,砍断了粗绳,战舰乱横。甘宁飞身跳过去,砍死邓龙。吕蒙放火烧舰,陈就想上岸,被吕蒙一刀砍死。苏飞在岸上领兵接应,被潘璋活捉。黄祖知大势已去,弃城想逃,被甘宁一箭射死。孙权重赏三军,升甘宁为都尉。张昭建议:“孤城不可守,不如退兵。”孙权就弃了江夏,回到江东。苏飞在囚车内,暗中请人让甘宁救他。回到吴会,孙权要将苏飞砍头,与黄祖的头一同祭父。甘宁用性命担保苏飞,于是孙权就赦免了苏飞,只用黄祖的头祭父。祭奠完毕,孙权设宴大会文武。正饮间,凌统拔剑刺向甘宁,甘宁忙举椅子招架。孙权与众官上前劝解,凌统仍余怒不息。孙权给甘宁五千军士,一百条船,让他守夏口,以避开凌统。他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凌统只得罢休。他让孙静率军驻守吴会,自领大军驻守柴桑,周瑜到鄱阳湖操练水军,准备作战。

探子探明,回报刘备。刘备正向孔明问计,刘表派人请刘备到荆州议事。孔明说:“这是因为孙权破了黄祖,他要请主公商量报仇的事。我跟你去,见机行事。”刘备留关羽守新野,让张飞率二百人跟他与孔明来到荆州。刘备让张飞屯兵城外,和孔明进城见刘表。话入正题,果然是商量如何报仇的事。刘备说:“如果攻打江东,背后曹操进攻怎么办?”刘表说:“我年老多病,你可以来帮我,我死后让你接管荆州。”刘备没有回答。回到馆舍,孔明问刘备为什么不接受荆州?刘备回答说:“不想乘人之危。”正在商议的时候,刘琦来见,哭着告诉刘备:“继母想害我,请叔父救我。”刘备说:“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也没办法。”刘备送刘琦的时候悄声交代:“明天我让孔明回拜,你可以问问他。”次日,刘备说肚子痛,让孔明回拜刘琦。孔明见了刘琦,刘琦就向他求救,孔明再三推托。无奈刘琦把孔明请上阁楼,命人抽去梯子,向孔明求取救命之计,孔明仍旧推托。刘琦拔剑要自杀,孔明才告诉他:“黄祖战死,江夏没有人把守,你向你父亲要一支兵马驻守江夏,就可以避祸了。”刘琦一再拜谢,送孔明下楼。次日,刘琦向刘表请求要守江夏。刘表请刘备商议,想听听他的意见,刘备让刘表派刘琦前往。然后借口准备抵抗曹操的进攻,告辞回到新野。

曹操罢免了朝中的三公,自己以丞相的身份兼任。这天,夏侯惇说:“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必将成为大患,应尽早消灭他。”曹操就命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取新野。荀彧告诉夏侯惇不要轻敌,夏侯惇却不以为然。曹操问:“诸葛亮是什么人?”徐庶说:“诸葛亮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问:“比你怎样?”徐庶说:“我要是萤火虫,他就是一轮明月,我无法跟他相比。”夏侯惇却扬言要把刘备、诸葛亮的人头献给曹操。

刘备自从得到孔明,常说“如鱼得水”。关羽、张飞见他年轻,却老是瞧不起他。这天,探子来报,夏侯惇引十万大军杀来,刘备向孔明问计,孔明说:“关羽、张飞不听我的命令,请把你的大印宝剑借给我。”孔明聚集众将,下达命令:“博望左面有座豫山,山后有座安林,关羽领兵一千,去豫山埋伏,张飞领兵一千,去安林埋伏。见到南面火起,就杀出来。关平、刘封带人,在坡后埋伏,初更曹兵来到,就放火。从樊城把赵云调回来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把曹兵引进博望坡。主公引一千军为后援。”关羽说:“你干什么?”孔明说:“我守县衙。”张飞说:“我们去打仗,你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