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的学习均始于摹仿,学习篆刻也不例外。摹仿就是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篆刻临摹就是照着他人印作的样子写、刻出来,使之与原作有极为相似的艺术效果(有的临摹精品可以做到惟妙惟肖、毫厘不爽)。这样,学习者才能逐步理解篆刻艺术的特点,掌握篆刻的技法,进而仿照某家某派进行创作,探求自己的创作方法(尽可能形成自己的印风),从而慢慢步入篆刻艺术的殿堂。可以说,临摹和仿创是学习篆刻的必经之路,也是积累篆刻艺术创作素材(如字法结构、章法布局、刀法变化等)的重要途径。这也正如明代印论家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所指出的:“须取古印良可法者,想象模拟,俾形神并得,毫发无差,如此久之,自然得手。”明清以来的篆刻名家,如文彭、何震、邓石如、西泠八家以及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无不在临摹方面下过很深的功夫。
第一节 关于临摹
一、临摹的方法
临摹,实际上是临与摹的合称,是两套不同的功夫。一般地,学习篆刻是先摹后临,间摹间临,临摹结合。篆刻临摹又由写、刻两部分组成,即摹写、摹刻和临写、临刻。
摹写,是将透明而不洇水的薄纸(如拷贝纸等)覆在印蜕范例图版上,用精制的小楷毛笔蘸上浓度适宜的好墨,按照薄纸上显现出来的印文字迹与边框,随其长短大小、粗细曲直,斑驳虚实而钩摹之。朱文印的摹写就是将印文连同边框钩摹出即可,而白文印的摹写则有二种方法:一是填实,即将白文笔画以墨摹写出;二是双钩,即沿着白文笔画的周边以极细墨线钩成“空心字”,若要观其艺术效果,还可以将笔画以外的部分用墨填满。第二种摹写法主要适用于笔画较粗的白文 (因为双钩细白文印很麻烦,也没必要)。摹写是摹刻的准备,是临摹的第一阶段,是学习篆刻的最基础阶段,也是训练写印稿的必要手段。因此,要认真对待,不可草率从事。
摹刻,就是先将摹写好的、墨迹干透了的印稿上石,再刻出印文。印稿上石可采用传统的“水印法”,即将印稿正面翻转覆在磨平的印石(或其他印材)上,以水平涂,使印稿湿润均匀后再用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在其待干未干之时,再覆盖一二层纸并用指甲背(或其他光滑的硬物)反复砑磨印稿,直到墨迹上石(如果没有把握分清印稿是否已上石,可以先掀开一角“偷”看一下)。临写,就是把印蜕范例置于眼前,另取拷贝纸(毛边纸等便于水印到印石上的纸均可)照样子写出印文和边框。
临写不像摹写那样容易做到惟妙惟肖,但却能“写”出临摹者自己的理解。
临刻,就是将临写的印稿上石,再刻出印文。另外,还可以将临写的印稿背面置于眼前,照此“反文”的样子,直接用毛笔写到印石上再刻。
写和刻可连续完成,亦可分阶段进行。一般地,篆刻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临摹时则可以多写而少刻。
二、临摹应注意的问题
(1)临摹时要多观察印蜕范例,努力辨明印文点画的起止、走向、长短、轻重等,还要分析其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乃至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悉心领会其刀法,注意其分红布白的构思。这样认真、深入、细致地分析范例,下笔落刀时自然会胸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机械地依样画葫芦。
(2)临印应建立在比较成熟的摹印基础上,以求循序渐进。因为摹印易得其位置,而临印易得其意境。不得“位置”,何以得“意境”?
因此临难于摹。如果未摹先临,那么有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不合篆刻规律地随便发挥,致使失去临摹的真正意义。
(3)临摹时无论写、刻都要一气呵成,临(摹)写修改时要保持墨迹浓淡一致,不可积聚墨点,以免上石时模糊不清;临(摹)刻修改时要对照范例而不是对照临摹本进行,因为只有范例才是最真实的。
(4)刻是依写的笔迹行刀的,但要不时地对照范例进行检查,尽量还原原印刀法,而且“宁可刀不足,勿使刀有余”——刻点、线时用刀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头,特别是笔画转折和交接处要多有“不足”,以便补刀修正。
(5)临摹可按原印蜕大小“照搬照抄”,还可以放大临或缩小临(如用复印机先放大或缩小原印蜕范例,再进行临摹,也不失为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办法)。自己先放大或缩小临写后再刻就更好,因为这样体会更深。对于一些较特殊的印,甚至可以用“反白为朱”(即原印是白文,临摹时刻成朱文)或“反朱为白”的办法来临摹。不管是按原样大小临摹,或是放大、缩小临摹,都要既得原印之形,更得原印之神。
(6)临摹的最后阶段就是要对照范例印蜕进行全面检查、修改并总结,唯有这样才能“体察入微”,分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记忆犹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当然,临摹者如能对照原印反思得失,那将更有裨益。
(7)临摹要持之以恒,知难而进。因为这是训练篆刻基本功和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如果浅尝辄止,或急功近利,那么最终只能眼高手底,得不偿失。另外,篆刻学习者要明白不同阶段的临摹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即吴昌硕所谓“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也”。
三、如何选择临摹对象
篆刻学习者在动手临摹之前,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学习的好印作作为范本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意思是说,选取上好的范本临摹,只能学到中等的水平;如果选择中等水平的范本临摹,那就只能学成下等的水平了。可见,选择临摹对象和选择老师一样重要。因此,只有选择最好的临摹对象,才能学出高水平。实践证明,临摹对象选择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篆刻学习的进程。当然,要选好临摹对象有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有尝试、探索的过程,最好在有经验的篆刻教师指导下进行,可以少走弯路。据笔者的经验体会,选择临摹对象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地选择临摹对象,即有阶段地进行选择,分析自己原有的基础,由低到高,由一般到特殊地选择。一般地,学习者在临摹的初级阶段,应选择端庄平正一路的印作范本为临摹对象(如秦汉印章中的大部分),先学技法比较单纯的,容易入手,兴趣亦能随之提高。
有了一定的篆刻基础以后,临摹已进行到第二阶段,这时可选择险绝一路的印作(如汉将军印、战国古玺等)或个性鲜明的印作(如明清流派印等)为临摹对象,从中可以学到比较复杂的技法,容易深入,为自我创作作准备。临摹的第三阶段,可选择多种不同风格的印作为临摹对象,以求博采众长,化为己有,从而为探索自己的印风找路子。
同样地,循序渐进法则也适合于学某一家、某一派,如选择吴昌硕印作为临摹对象,应当先选择那些风格指向不鲜明的、技法相对单纯而略带几分“稚气”的印作临摹,再选那些风格成熟、创作老道的印作临摹,这样很容易掌握某家、某派印风演变的过程,使自己的篆刻创作从中受到启发。
2.“性之所近”原则
人的个性、气质是有差异的,这影响到临摹对象的选择。我们选择临摹对象时,如果一看到某印就喜欢(可能说不出什么原因),那么此印与你的个性必然有某种契合点或相去不远,可以选取临摹,这就是“性之所近”。如果你对某印感到格格不入,临(摹)写起来觉得别扭,难以上手,那么此印暂时不适合选作临摹对象。当然,个性和气质在篆刻作品中的反映是间接的,尤其是在专业训练有素的篆刻家作品中更是综合的。而且,各种印例的风格差异也不都是判若鸿沟,因此,一个人同时选择几种风格的临摹对象,也是正常的。
“性之所近”原则,必须与循序渐进原则共同使用,有不同的阶段性。假如一个篆刻初学者,一看到吴昌硕的经典印作就喜欢(“性之所近”),于是立刻就想选为临摹对象,这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他的技法水平还难以追求吴氏的高浑,说不定还会临摹出某些习气。
另外,当篆刻临摹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学习者对那些“性之不近”但艺术性却十分高妙的印作也要有选择的临摹,以弥补自己个性差异而存在的“偏食”。
此外,选择临摹对象还要注意印刷的版本,以色彩古朴、清晰度高的为上。因为同一方印,可能由于钤拓、印刷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选择时有比较才有鉴别。当然,有原印拓或原印则更利于我们对临摹对象的体会学习。
四、读印
读印也是篆刻临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通过观察用刀、结字、布局等方面对范本印蜕进行分析、揣摩,从而概括出范本的艺术特点,以便学习、借鉴其艺术精华。读印可以在写刻之前进行,以免落墨下刀时胸中没数;读印也可以在写刻过程中进行,以便不断校改和修正,不会使临摹作品“离题千里”;读印还可以在写刻之后进行,以便找差距,多总结。总之,读印与写刻可以交替进行,逐渐加深对临摹对象的认识。多读各种优秀的印作,可以扩大艺术视野,丰富审美经验,开拓艺术境界,还可以培养心智,涵养情性,孕育创作的灵感。可以说,读印是一种间接的临摹,是心临神追,它不需要像写、刻临摹那样,存在工具材料、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此,一些善于学习篆刻的人,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反而“读”得多,写、刻得少;与此相反,一些初学治印者,不了解或忽视读印的重要作用,往往拿起刀、笔就埋头写、刻,盲目地认为写、刻得越多越好,功夫亦越深,但由于未能在读印上下一番工夫,只顾一遍遍“抄”印而无的放矢,结果事倍功半。事实上,写、刻多用手,读印多动脑,都是临摹,只有手脑并用,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读印包括读印蜕和读原印实物。印蜕以原拓(用原印直接钤盖出的印蜕)为上,但原拓难求,精美印刷品亦足矣;读原印实物可以到各地博物馆多看,如上海博物馆的古代玺印厅陈列了战国、秦汉至明清玺印精品,身临其境并细细品读,艺术激情会油然而生,这对临摹功力的长进大有裨益。
第二节 吴氏白文印临摹
关于临摹,上一节阐述了篆刻学习的一般规律。自本节开始,涉及临摹吴昌硕经典印作的具体过程。我们通过举例来展示部分代表印作的临摹细节和步骤,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进一步掌握吴氏印风的特点,加深对篆刻艺术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先讲吴氏白文印的临摹。
吴昌硕的白文印是以秦汉印为基础,以封泥的抽象外形为基调;篆法参邓石如之意,取汉篆、《石鼓》之体势,以圆为主,圆中带方;章法以紧凑而宽博为尚,必要时则添加边栏和界格,以纵势为主体;刀法以中锋入石,以冲为主,以切补刀,最后根据整体的需要适当辅临摹与仿创之以效果制作,最终形成其白文印厚实沉着、古朴雄浑的风格。以下举例或摹或临,写、刻兼有。
1.“泉唐黄世本印信长寿”
此印仿汉多字印,应是吴昌硕早期作品(40岁作),但作者已有自己的独立构想。总体以平正为主流,印之四角作圆弧状,且四边略向外鼓出,形成方中带圆势,印文分布匀称,成九宫形。“唐”字略有斜势,且上下撑满,连同“黄”字与“信长”二字成对角呼应;“泉”两脚内收,以留红与“本”字相平衡;“信”字左上角与印边相融,以及“黄”字下两点短小,均体现出平衡律的需要。此印篆法以缪篆为基调,但方中间圆,以求与印之外形相合。其刀法主冲,虽不比晚年劲爽老辣、雄强,但也透出浑厚之气。摹写、摹刻时,要注意笔画起收和转折处的“圆”势。细微的粗细变化也须悉心体察其用意,如“寿”字左下角的“口”,笔画略细而留红多,又与右上角红色呼应。
摹印的一般步骤大致是:
(1)摹写:尽量描习得与原印蜕毫厘不爽,因为写得清楚,刻时有据可依。另外,摹写认真也能加深对临摹对象的领悟,摹刻时也就会胸有全局;
(2)摹刻:摹写的印稿上石时有不清晰的地方要及时补改,然后再动刀;
(3)校改:将摹刻好的印钤盖出,对照范本印蜕细心校改。
泉唐黄世本印信长寿(潘风摹刻)
类似于此印特征的范例还有:
“山阴沈庆龄印信长寿”,亦九宫排列,字距行距稍松,笔画略瘦,起止转折方中带圆,“印”字反刻别有意味;“斋鉴藏书画”,笔画起止、转折方多圆少,三行排列取纵势,“斋”向上挤与“书”字形体呼应,“画”字左下角残破,打破了印面的沉闷;
“仁和高邕邕之”,亦为典型汉风,字取缪篆,匀称排列中各字稍有宽窄之分,“邕”字上三点变化活泼值得借鉴;
“娄县费砚印信”,此印文字为小篆汉法,布局流动感强,长画舒展而有气势,印之下端留红偏重,应是吴氏稍晚一些的作品;
“双忽雷阁内史书记童柳掌记印信”,此印文字较多,临摹难度自然大,其章法以行取势,各行字数不等,但分红布白仍以匀称为主调,每字在纵横方向各有收、放,自然成趣。线条和印边辅之以椎凿等效果制作法,全印浑然而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