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19680700000045

第45章 纳斯卡荒原的巨型地画之谜

在秘鲁西南沿海伊卡省东南,有一片面积为250平方千米的荒凉高地,那里有一座默默无闻、被人遗忘的纳斯卡小镇。

自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大量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的多彩陶器、纺织品、数以百计的古墓葬后,探幽访古、旅游考察的人群络绎不绝来到那里,小镇顿时兴旺、繁荣起来。

以色彩艳丽、造型古朴的陶器为代表的纳斯卡文化就此扬名天下。到20世纪中叶,巨型地画的出土更给纳斯卡文化增添了异彩。

20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季,一支秘鲁国家考古队辗转来到纳斯卡荒原。他们在茫无涯际的荒原上考察了好几天,一路所见除了沙石还是沙石,毫无半点收获。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眼看着食品一天天减少,又寻觅不到水源,加上正逢七月流火的日子,他们全都口干舌燥,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考察下去的信心。

一天,晚霞灿烂,落日的余晖给纳斯卡荒原罩上了一层神秘庄重的色彩。

当考古队员们坐下来休息时,大家三三两两地仰卧在光滑的岩石上。其中有一名队员出于职业习惯,无意地随手扒开眼前零零碎碎的乱石。突然,他眼前一亮:石头底下隐藏着一条显然经过人工挖成的“沟槽”。他的惊呼声把其他人从昏昏欲睡中唤醒了过来,大家再细细察看:“沟槽”里竟填塞着无数像生锈的铁块一样的石子。

这一偶然发现,使考古队顿时意识到这将是一次不虚此行的行动,从而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把干渴和疲劳置于脑后,立即紧张地投入到艰难而有序的发掘工作中去。

经过大规模的深入发掘,考古队发现这些“沟槽”的深度一般为0.9米,而宽度却不一样,有的宽只有15厘米,有的却达20米,尤其令考古队员不可思议的是:“沟槽”的形状和走向十分奇特,有的舒展飘逸,有的短促顿挫,有的回环宛转,更有的似乎直通天际,真是鬼斧神工,难以捉摸。面对这些奇特玄妙的古建筑工程,考古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决定进行一次空中观察。

当人们从乘坐的飞机上俯瞰时,一幅神奇的图案呈现在眼前,刹那间每个人都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整个高地上布满了硕大无朋的几何图形,甚是宏伟壮观。

这些线条似的地沟组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螺旋形等各种几何图案,这些几何图形又分别再组成巨大的蜥蜴、蜘蛛、章鱼、鲸鱼、蜂鸟、长爪狗等动物和一些植物图案。线条长几百米到数千米不等,而且这些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相隔一定距离又重复出现。

后来又有人发现,清早登上邻近山岗遥望,这些原来只能在高空俯视到的巨画在朝阳照射下重又清晰地展现在面前,但等到太阳升到头顶时,它们又消失在荒凉的山谷里。为什么这些地画平时在平地上看不清,只在早晨的一定时刻才显现呢?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证实,每段图案的“沟槽”的深浅和宽度都是根据旭日斜射率精确计算出来的。

由此可见,荒原图案的制作者,不仅是卓越的艺术家,而且也是深谙光学的自然科学家。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精确地计算了朝阳斜射的光线入射角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图案的每根线条的深度、宽度和相互间的距离。

这样,待这些先决条件一应俱备时,只要朝阳升到一定高度,那光怪陆离的图案便沐浴在其中,构成一幅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奇观来。纳斯卡荒原图案之谜,轰动了全世界,很多人喻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有些人甚至认为,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比,纳斯卡荒原神秘图案之奇还要扑朔迷离,那么它到底奇在哪里呢?这些图案是什么时候如何创制出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都困惑不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完全揭开的人类文化之谜。

国外有些人曾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看法,他们大胆地把神秘图案与所谓“外星人”——天外来客联系起来,认为纳斯卡荒原在那极遥远的古代曾经是“外星人”设在地球上的一个“宇宙航空港”。他们指出,那些平行四边形是指引“外星人”飞船着陆的标志或“跑道”。他们还认为荒原图案中的一些不知其名的巨型动物,不但是现今地球上没有的,而且也是远古地球上所未曾有过的。

这些是外星球上特有的东西,图案是“外星人”在纳斯卡留驻时创制的作品,用它们来作为向其他“天外来客”传递信息的一种标志。持这种看法的人,提出反问作为自己的理由:这些神秘图案的边沿,有许多是用明亮的石块砌成的,高0.3~1米,这些石头在当地及其附近是根本无法找到的。

而纳斯卡荒原上那些我们不认识,其构成图案叫不出名称来的动、植物形象,正是外星球上的生物。如果不是“外星人”,又有谁能创造出这些怪物呢?有研究资料表明,从1948年以来,飞碟频繁地光临南美洲。

在10000多起飞碟事件中,秘鲁就占70%以上。

有研究人员说,秘鲁境内有4个飞碟起落基地,其中纳斯卡荒原是当之无愧的大本营。

经过测试,纳斯卡荒原表面无论用风钻钻,或用炸药炸,都丝毫不能损害它。它的平面倾斜角与火箭发射台的倾斜角相同。纳斯卡荒原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世界上磁场强度最弱的地方之一。

这种情况适于宇宙来的飞行物较省力地降落和起飞。显而易见,要确定这么一处合适的降落点,不对重力和磁偏角进行精密计算就根本办不到。

有的学者认为,既然古代埃及人能建造起巍峨壮美的金字塔,那么为什么古代秘鲁人就创制不出这些神奇的图案来呢?所以,很多学者对所谓的外星人——天外来客的说法,持怀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上述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测。

那么,这些学者又有什么高见呢?有人大胆地将纳斯卡文明与纳斯卡荒原图案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有的学者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幅标注了几百条“跑道”和图形的地图。

这些学者认为,古纳斯卡人在制作图案之前,首先在一块小平面上设计一个小图形作为草图,边长大约为一米左右,然后再把它们逐一放大到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公里,最后把地表揭开后露出底层淡黄色的砂砾而形成图案。古纳斯卡人当时所用的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322毫米,即比1英尺(约0.21米)稍长一点。至于某些近似圆形的部分(例如动物的头部),学者们根据研究的数据大胆推断,古纳斯卡人很可能是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桩上,然后利用另一端当作圆规的一脚来画出,扒开地表,露出下面沙质的土层,再把石块按设计好的图形砌好。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巨画的一些曲线的几何中心,真正发现了木桩或木桩打下洞眼的痕迹。为了这个论断是准确可靠的,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乔.尼克尔教授率领一群热心研究荒原图案的工作者,于1982年8月6日在美国肯塔基的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上进行了一次绘测神鹰图形的实验。他们采用按“印第安尺”分段的绳子,每段绳子涂上标记,每3.1米打上一个结,每条绳子长30.5米,再用一些木桩及两块木板做的“T”字尺,用石灰画出一只巨大的神鹰图形,然后从300米的空中拍摄照片,其结果与秘鲁纳斯卡荒原田案中的神鹰简直如出一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乔.尼克尔教授力图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证明:在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简陋的器材条件下,古纳斯卡人采用十分简单的方法,完全有可能创制出这些巨大图案。但一些学者对这个论断和假定表示异议,他们认为,采用那种简单方法不可能创制出荒原图案中那些硕大无比、雄伟磅礴的巨画,并且无法解答巨画中的一些神秘之谜,例如难以圆满解释那些“沟槽”的延伸路为什么那样奇怪莫测,而且到后来就突然终止了……还有,这些图案有什么涵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对此,历史学家的看法更加不一致。多年来,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有些学者认为荒原图案是古纳斯卡人一个巨大的天文图,或者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年历。其中有些“道路”(或者说是线条),是指向至日(冬至或夏至)、太阳、月亮升起或落下的位置。古纳斯卡人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时照射在哪条沟道线上的角度来确定一年之中的四季和一天之中的时辰,有些图案可能是表示季节和时辰的特殊符号。

有些学者认为,荒原图案可能是有实用价值的古地图,图中隐藏着打开秘密宝库的钥匙,一些巨画表明宝藏的所在,但一般人无法知道它的真正奥秘。

有些学者认为,荒原图案可能是古纳斯卡人举行盛大规模体育比赛的场所,他们把某种动物或植物视为自己氏族的亲族,所以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被分为各个氏族的图腾,由于当时生活在纳斯卡地区的氏族很多。所以,在荒原上制作的图案也就很多。

有的学者认为,古纳斯卡人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荒原图案是他们为了表达对死后天国的想象和憧憬而创作的。

纳斯卡荒原的图案之谜留给我们的是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是的,宇宙的空间浩荡无垠,宇宙的时间悠长深邃。相比之下,人类的存在显得多么渺小、多么短暂!但是,人类拥有一颗激动跳跃的心灵,它点燃起智慧的圣火,使人类的命运变得如此绚丽多姿。

人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出非凡的文明,从而使渺小而短暂的人类生存繁衍,进发出最深远的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生存智慧的发育、缜密和完善,纳斯卡荒原图案之谜将日益展现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它将明白地告诉世人有关它自身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