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
19680700000041

第41章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生死之谜

亚历山大一世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13位沙皇,后人称他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司”。他统治的时间尽管不长(1801~1825年在位),但却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亚历山大一世究竟是不是弑父篡位者,即是一个多年未解之谜。

保罗是亚历山大一世的父亲,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情夫一夜风流后的产物。自保罗出生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对这个不该出生的儿子极其冷淡,甚至亲生儿子从未有过亲昵之情,保罗成人后,母子关系更加紧张,甚至相互避免在公开场合见面。孙子亚历山大出生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身上的母性突然复苏,她认定这个新生儿将取代保罗成为真正的皇位继承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历山大逐渐懂得自己是生活在一个虚伪荒谬的环境中,在表面豪华阔绰、歌舞升平的宫廷里实际上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阴谋争斗。他也逐渐察觉到父亲与祖母间的严重不和,从而被迫在两人之间周旋。叶卡捷琳娜二世到了垂暮之年,她私下秘密起草了一份诏书,宣布废除保罗的皇位继承权,立亚历山大为未来的新沙皇。她准备在1796年11月24日,晓谕天下。

在宫中她公开表示:只有孙子亚历山大继位才能善掌朝纲。亚历山大知道此事后,立即给祖母写信,表示心领神会。

然而突然的事变使亚历山大的希望落空。淫逸无度的67岁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突然于1796年11月4日中风,御医诊后告之命在旦夕。亚历山大忧心如焚,整日守候在祖母身旁。保罗闻讯后也立即赶到女皇宫中,但不是为了给母亲送终,而是搜查宫中谣传已久的废除他皇位继承权的秘诏,最后终于在女皇的梳妆台里找到,他立即付之一炬。

11月6日,显赫一时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而此时宫里小教堂早已摆好了供皇帝登基宣誓之用的双头鹰皇座,保罗在苦苦等待34年后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保罗一世即位之初,便大反其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而行之,削弱军人地位及其作用,加强书报检查,实行恐怖统治,致使全国上下怨声载道。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如果最高统治者积怨太深,并且又不愿自行让位,那么取而代之的办法只有密谋政变,况且这在俄国宫廷已屡见不鲜。于是一个以禁卫军官为主,有朝廷显贵参加和外国使节插手的反对保罗一世的密谋集团便自然形成。

1801年2月11日晚上11时,保罗被勒死在卧室里。

当夜,亚历山大面对百官,带着哭音宣布:“我父不幸中风身死。

在我治理下,一切都将保持我深深挚爱的祖母、叶卡捷琳娜女皇生前所为。”俄国开始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保罗一世死于非命确定无疑,但亚历山大是否参与此活动,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他直接参与密谋策划活动,甚至其弟还亲自参加了3月11日晚的暗杀活动。

其二认为亚历山大事先了解反对保罗的密谋活动,理由是副首相曾隐晦地将计划向他透露,遭到他的拒绝,但未加制止,而是置身其外,静观事态发展。

其三认为无论出于人伦纲常,还是出于父子亲情,亚历山大都不可能参与密谋活动,理由是亚历山大与保罗父子关系一直不错,而且保罗即位之初就颁布嫡长子皇位继承法,并已在法律上确定了亚历山大首席皇储地位,因此亚历山大没有理由违反天条。

虽然亚历山大一世究竟是不是一个弑父篡位者,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他登上皇位后,对内对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政策,穷兵黩武,恣意征战,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他一生的最大的功绩,就是击败了拿破仑50万大军的入侵。他的声名因此也远播欧洲大陆,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俄国沙皇。

1825年11月19日亚历山大一世在亚速海边的一个小镇塔甘罗格病死,终年47岁又11个月。

然而,就在悼亡挽歌结束伊始,一连串疑问在人们心头升起。

首先,亚历山大之所以死在塔甘罗格小镇,是因为当时他偕同皇后伊丽莎白在休养。

人们不解的是既然要去“休养”,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僻远的小镇?那里濒临亚速海滨,水质浑浊,腐臭逼人,背后又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风沙蔽日,萧瑟凄凉,实际上是囚犯们的流放之地。

在皇后还未到达这里之前,亚历山大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并对侍从们说“要习惯过另外一种生活”。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难道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其次是沙皇的病情报告。

据说他是10月末来到乌龙佐夫伯爵邑地的,路上喝了一杯伏牛花果子露以后,他便患病了。

11月初回到塔镇,经医生全力诊治,他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有的记载又说他病情日趋恶化。

然而,10天后,人们却突然听到了沙皇驾崩的噩耗。如果沙皇是因病医治无效死亡,那么怎样解释下面的现象?他19日病逝,然而死亡证书却发布于32小时以后,而且被召的10名医生中只有2名在证书上签了字。病情报告中所述亚历山大病况,又多处与实际情况相悖。证明书中说他患的是间歇热,因而肝脾肿大,但沙皇实无此病。

其三,是沙皇尸体的奥秘。两天后,即21日,人们参加了他的尸体防腐典礼,然而,死者的面目已经完全腐烂。

人们已无法辨认出这位昔日沙皇的仪容了。

次日,棺木便被禁止打开,而且灵柩迟迟不能运回首都。种种迹象都显得不合常情,令人疑窦丛生,百思不得其解。

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沙皇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这一切使得人们对沙皇的病亡满腹疑团,认为这是一场骗局,灵柩内躺着的只是一个替身而已,而沙皇则很可能如他生前多次表白的那样,放弃了皇位,前往一个僻静之地过隐名埋姓的生活。

那么,亚历山大到底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亚历山大一世去世10年后,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庄里,突然冒出了一个举止高雅、仪表不俗的老人。他自称叫费道尔.库兹米奇,身边无任何证件,他对自己的过去守口如瓶,却十分熟悉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常常谈起莫斯科大主教和修道院长,或者历数库图佐夫元帅的军功,谈论军事屯田制度等。

有些人感到他与亚历山大一世相貌有相似之处。他身材颀长,肩膀很宽,眸子呈浅蓝色;虽然不似亚历山大一世那样步履蹒跚,却也有些重听;他的举止也酷似沙皇,喜欢将拇指插入腰带中间。亚历山大一世的长子以及亚历山大三世的幼弟曾前来拜访这位长者。

一位随行士兵曾当着库兹米奇的面失声喊道:“这是我们的沙皇!”然而,对这位老兵的失态行为,费道尔.库兹米奇立即给予了制止。

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菲欧多果夫娜(这是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还有一位农民说伊尔库茨克的主教曾亲自来看望过他,并和他作了长时间的交谈。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人们深思。

据说他收养了一个孤女,很像亚历山大与其情妇的孩子。

当村民们为她说媒时,总遭到养父的阻拦。他说:“你比农民的身份高,将来可以嫁一个军官。”他介绍养女走访了名门望族和沙皇尼古拉一世。沙皇接见了她,并询问了其养父的情况。

后来,这位养女果然嫁给了一位军官。

1864年1月20日,费道尔.库兹米奇,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这位神秘老人的故事至此本应划上句号了,然而他仍给后人甩下了两个发人深思的“问号”。

其一,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疾病的医生,从不参加11月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

”其二,在亚历山大二世办公室的墙壁上,有人看见不知何故,却挂上了费道尔.库兹米奇的画像。

1891年出版了第一本库兹米奇的传记,书中对他在1836年来西伯利亚之前的情况毫无记载。

1894年发行第三版时,书中增加了两帧老人的肖像和一页手迹,据辨认,手迹与亚历山大一世有些相似。上述种种迹象表明,费道尔.库兹米奇,决非像他自称的那样,是一位普通的流浪汉,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出身显赫、大有来历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认为沙皇中年化身为费道尔.库兹米奇过退隐生活的人并未减少。难到他就是隐姓埋名的沙皇亚历山大?然而,也有相当多的人持与上述见解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伊丽莎白皇后当时身患严重的肺病,已近死期,亚历山大一世已与她重修旧好,对她一片深情,绝不可能出于一时冲动弃之不顾。如果沙皇的出走是酝酿已久的,何以未在离去前妥善解决继位人选问题呢?持这种看法者还认为,当时在塔甘罗格,沙皇如果要施行掉包术,运回一具与他外表相近的尸体,一定得有许多人相助。其中必须包括军官、医生、秘书及皇后本人。但皇后在最后时刻一直守护在病床前,沙皇死后,她即给母亲和皇太后等亲人写了悲恸欲绝、令人肝肠寸断的信件。她不可能会如此镇定地演出这样一场令人心碎的闹剧,也做不到仅仅为了避免外人怀疑而整天以泪洗面。此外,亚历山大一世的侄孙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在仔细翻阅了皇家秘密档案之后,也断定沙皇确已在塔甘罗格驾崩。

他认为,考虑到亚历山大的性格特点,他不会有如此雅兴,演出这么一场闹剧。沙皇当时已人到中年,如此不计代价,无牵无挂地去苦修苦行,实在和他的性格不相符合。如果认定所谓掉包术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则势必要辨明那位突然冒出来的长者费道尔.库兹米奇究竟是何许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曾经就此问题进行过探索,他倾向于认为这位长者原是保罗一世的私生子、海军军官西蒙.维利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原是禁卫军骑兵队的军官乌瓦洛夫。

据说,乌瓦洛夫于1830年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还有一些人则以为,这位长者只是一个为了改换环境而背井离乡的俄国贵族。亚历山大一世真的中年退隐了吗?沙皇灵柩里躺着的只是他的替身吗?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颇费猜测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