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19680200000054

第54章 神龟托梦

【原文】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①,曰:“予自宰路之渊②,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③,渔者余且得予④。”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⑤。”明口,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⑥。”乃刳龟⑦,七十二钻而无遗筴⑧。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⑨,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⑩。鱼不畏网而畏鹈鹕(11)。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12)。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13),与能言者处也。”

【注释】

①夜半:半夜。被发:披散着头发。窥阿门:在侧门旁窥视。

②自:来自。宰路之渊:名叫宰路的深渊。

③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我作为清江的使者出使河伯的居所。

④渔者:渔夫。余且:人名。得予:捕捉了我。

⑤令:命令。会朝:朝见天子。

⑥杀龟以卜吉:杀掉白龟用来占卜,一定大吉。

⑦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

⑧遗筴(cè):亦作“遗策”或“遗筞”,失策,失算。

⑨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

⑩谋:谋算。

(11)畏:害怕。鹈鹕(tíhú):水鸟,体长可达二米,翼大,嘴长,尖端弯曲,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数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鱼,捕得的鱼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热带或亚热带沿海。

(12)去善:除去矫饰的善行。自善: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

(13)石师:石通“硕”,硕师、大师,高明的老师。能言:能学会说话。

【译文】

宋元君半夜里梦见有人披散着头发在侧门旁窥视,说:“我来自名叫宰路的深渊,我作为清江的使者出使河伯的居所,渔夫余且捕捉了我。”宋元君一觉醒来,命人占卜,说:“这是一只神龟。”宋元君问:“渔夫有名叫余且的吗?”左右侍臣回答:“有。”宋元君说:“叫余且前来朝见我。”第二天,余且来朝。宋元君问:“你捕捞到了什么?”余且回答:“我的网捕捉到一只白龟,周长五尺。”宋元君说:“献出你捕获的白龟”。白龟送到,宋元君一会儿想杀到,一会儿又想养起来,心中正犯疑惑,卜问吉凶,说:“杀掉白龟用来占卜,一定大吉。”于是把白龟剖开挖空,用龟板占卜数十次推断起来也没有一点失误。孔子知道后说:“神龟能显梦给宋元君,却不能避开余且的鱼网;才智能占卜数十次也没有一点失误,却不能逃脱剖腹挖肠祸患。如此说来,才智也有困窘的时候,神灵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即使存在最高超的智慧,也匹敌不了万人的谋算。鱼儿即使不畏惧鱼网却也会害怕鹈鹕。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除去矫饰的善行方才能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婴儿生下地来没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也能学会说话,只因为跟会说话的人自然相处。”

【寓意】

不要耍小聪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延伸阅读】

神龟想免去杀身之祸,于是托梦给宋元君,结果仍不免被剖杀,还被宋元君用其龟甲占卜,神龟如果不托梦,下场也许不会这么惨,这说明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即使神灵也有失算的时候。由此可见,耍小聪明是不得的,否则,只能惨遭失败。

欧洲一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售票处大部分是自助的,你想到那儿去,只需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一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在他留学的几年间,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3次。几年后,这名中国留学生向很多跨国公司投送了求职资料,可都被拒之门外了。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对方给出一个不予录用的理由。经理是这样答复他的:“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需要优秀的本土人士来协助,但我们不能用你,因为我们发现你有3次乘车逃票的记录。”

仅仅因为乘车没有买车票,使一名专业上很杰出的人才无法找到用武之地,这就是他为自己一时的“小聪明”付出的惨重代价。

这件事足以证明:耍小聪明势必吃大亏!因为善于耍小聪明的人,往往都是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他们往往不尊重规则,想方设法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所以这种人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不值得信赖。

因此,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你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为自己做还是替别人做,都要不得半点“小聪明”。

即使你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也不要自以为是,掉以轻心,要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范睢失去了封邑原韩地的汝南。秦昭王对他说:“贤卿丧失自己的封地汝南以后,是不是很难过呢?”范睢回答说:“臣并不难过。”昭王说:“为什么不难过?”范睢说:“梁国有一个叫东门吴的人,他的儿子虽然死了,可是他并不感到伤心忧虑,因此他的管家就问他:‘主人你疼爱儿子,可以说是天下少见,现在不幸儿子死了,为什么不难过呢?’东门吴回答说:‘我当初本来没儿子,没儿子时并不难过;现在儿子死了等于恢复没儿子时的原状,我为什么难过呢?’臣当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民,当平民的时候并不忧愁,如今失去封地汝南,就等于恢复原来平民身份,我又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秦昭王不信,于是就对将军蒙傲说:“如果有一个城池被敌人围困,寡人就会愁得寝食不安,可是范睢丢了自己的封土,反而说自己毫不难过,寡人认为他这话不合情理。”蒙傲说:“让我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蒙傲就去拜会范睢说:“我想要自杀!”范睢很惊讶:“将军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呢?”蒙傲回答说:“君王拜阁下为师,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现在我蒙傲侥幸成为秦国将军,眼看弱小的韩国竟敢违逆秦国夺走阁下的封土,我蒙傲还有什么脸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好!”范睢赶紧向蒙傲答拜说:“我愿意把夺回汝南之事托付您!”于是蒙傲就把范睢的话回奏了秦昭王。

从此,每当范睢谈论到韩国,秦昭王就不想再听,认为范睢是在为夺回汝南而谋划。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范睢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的高风亮节,却反而被秦王套出了真实的想法。

庄子在寓言中还提到,婴儿没有高明的老师也能学会说话,只因为跟会说话的人相处在一起。跟会说话的人在一起,自然就会说话。如果婴儿出生后就跟猴子在一起,那估计长到20岁也不会说人话。由此可见,跟智慧的人在一起,自然就有智慧!跟世俗的人混在一起,自然就只有世俗!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戴不胜说:“找齐国人来教他好。”

孟子说:“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

孟子用“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说明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所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的意思。

“孟母三迁”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孟母之所以三迁,择邻而居,不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以利于孟子的教育与成长吗?孟子是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自然早有切身体会了。

终日游走于市井小巷,结交不学无术的友人,很难有所建树。书籍对人的思想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开卷未必有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智慧不可以传递,但和智慧的人在一起,却可以学到智慧。”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忽视。

既然周围环境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们就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环境,让自己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人父母、为人师,就要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人生大智慧: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