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19675200000018

第18章 公孙丑章句下(5)

责任是一条无形的鞭子。少年时,也许我们在父母保护下,不曾觉察到它的存在。这时我们只要念好书,考好学校,父母师长就认为很满意。但是,当我们有了自立的能力,踏入社会,责任就一圈又一圈地裹缠在我们身上。身为人夫或人妻时,生活逼使我们去开创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我们不能去努力赚钱,求得物质上的自尊和舒适。

当然,除了这些外,我们对亲友和社会,也有责任。亲友在生活上有困难,社会中有人孤老困苦,甚至遭逢大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这是良心上的负荷,是内心的责任!

一个人的责任感越高,他的成就也越大。因为在责任的鞭策下,每个人都会孜孜不倦地工作,怎能不在事业上创下一番业绩?

十三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①。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②。’”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③。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①豫:快乐,愉快。

②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

③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夫子神色上似乎有不高兴的样子。前些日子我曾听夫子说:‘君子不埋怨上天,不责怪他人。’”

孟子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每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称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从年数上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以时势而论也该有圣贤出现了。上天大概还不想天下太平,如果想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有谁呢?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延伸阅读]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此话有孔子“天生德于予,桓她其如子何”的韵味。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诚然,孟子的表达是有愤激情绪的,所以也就成了后世批判孔、孟之道时的靶子之一,认为他目中无人,狂妄至极。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如果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定罪,那孟子当然也就难辞其咎了,因为他确实说过那样一句话啊!

孟子的学生实在是不错,他们深知老师的心情,因此引用了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慰藉老师。

孟子也敢于坦然承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因此,平时说“不怨天,不尤人”是对的,但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有抱怨情绪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着,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其实是向学生解释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现,成为名言,对后世有着深刻影响。按照这个观点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了。可孟子周游列国,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王者”,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来还有些眉目,可最终还是斗不过那些“贱丈夫”,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齐宣王实施“王天下”的一套治国平天下方案。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来呢?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是那“名世者”,所以才有如许惆怅,又怎能“不怨天,不尤人”呢?所以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反过来又自我安慰说,如果老天还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不快乐了。“吾何为不豫哉?”与其说是对学生充虞的解答,倒不如说是自我解嘲更准确些。

十四

[原文]

孟子去齐,居休①。

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②,退而有去志,不欲变③,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④,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注释]

①休:地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北,焦循《正义》引阎若据《四书释地》谓该地“距孟子家约百里”。

②崇:地名。

③不欲变:朱熹《集注》云:“谓变其去志。”

④师命:赵注云:“狮旅之命。”一说即齐人伐燕之战事。朱熹《集注》云:“国既被兵,难请去也。”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邑。

公孙丑问道:“任职而不接受俸禄,是古代的规矩吗?”

孟子说:“不是的。在祟邑我见到了齐王,回来后就有离去的意愿,因为不想改变这个意愿,所以不接受俸禄。不久,齐国有战事,不能提出离开的要求,在齐国久留并不是我的意愿。”

[延伸阅读]

公孙丑对孟子在齐国任职而不接受俸禄的行为不理解,孟子告诉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齐王不能采纳自己的主张,早就有离去的意向,至于在齐国逗留时间较长,则是客观局势所决定的,这并非自己的本意。孟子因天下局势,为百姓苍生,所以隐忍自己的意愿,因而成为今天人人称颂的圣人。

古人说:“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又说:“能忍则安,全身远祸”。这些论述,特别适合给暂时在名利场上得意的人予以警示。

据说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急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穷邻居赵老头在与伙计争吵。尤翁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赵老头板着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一边柜台上不再言语。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东家,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

尤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的衣服。这是小事一件,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消消气吧。”

尤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伙计查一下帐,从赵老头典当的衣服中找四五件冬衣来。尤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服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急匆匆地走了。尤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寻事,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离开,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有人问尤翁怎么能料到赵老头儿会有以死讹诈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过了这一祸。尤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依恃。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小事情会变成大的灾祸。”街坊们听了这话,都十分佩服尤翁的处世态度。生活中像尤翁一样因克制忍让而躲过灾难和困境的人,可以说他们是善于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