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35

第35章 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①之以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②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③焉,而不为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注释】

①恃:依靠。

②衣:包,包裹。

③归:归附、依靠。

【译文】

“道”是非常广泛的,到处都有它的存在。万物依靠它而诞生,而它毫不推辞;成功了不求名,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它永远没有欲望,这可以叫作“小”。万物归顺于“道”,而“道”并不主宰万物,这可以叫做“大”。由于它从来不自以为大,所以能真正成为“大”。

【延伸阅读】

《老子》所说的“道”,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人们很难体会它的“小”和“大”。如果将“道”人格化,阐述起来也许容易些。比如说,“道”之所以叫做“小”,是因为它永远没有欲望。普通人都有欲望,如佛经《大智度论》中有“六欲”之说:一为“色欲”,即见到赤橙黄绿青蓝紫及男女等色引起的贪欲;二为“形貌欲”,即见到端容美貌者引起的贪欲;三为“盛仪姿态欲”,即见到行步举止含笑娇态引起的爱欲;四为“语言音声欲”,即听到巧言美语、适意的声音、清雅的歌咏等引起的爱欲;五为“细滑欲”,即看到或接触到男女细软、滑泽的皮肤引起的贪欲;六为“人相欲”,即见到男女可爱的人相引起的贪欲。按照佛教的说法,“六欲”的存在,是对佛性的威胁,使人难以修得真果。

阿育王是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君王,他最大的欲望便是一统天下。当他统一全国后,突然厌倦了战争,厌倦了武力,一夜之间“大彻大悟”,没有了任何欲望,一心皈依佛门,侍奉“佛、法、僧”三宝。这时,他的头衔成了“为神所宠爱的(善见王)”,从而把宗教的权威,抬到比世俗权威更高的地位。这时“无欲”的阿育王,却成了一代英主。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直至现在,印度三色国旗中的图案是阿育王轮,国徽也是阿育王柱的四狮一身雕像。

据《阿育王传》记载,阿育王全心全意奉行佛法,清心寡欲,但他的弟弟善容王却对佛法颇有异议。

有一天,善容王到山林里去打猎,看见许多面色苍白、有气无力的出家人在这里修行。他们有的一丝不挂,全身赤裸着晒太阳;有的正在吃草木的嫩叶和枝条;有的在修炼吐气纳气的功夫;有的故意躺在荆棘之上,让刺刺入皮肤……善容王及其随从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苦修之人。善容王上前问一个正躺在荆棘上的出家人:“你这样修行,什么时候才能修得神仙之道?”这个满身都是伤疤而且还流着脓血的出家人回答说:“我现在还修行得不够。刚才看到林中一群鹿多次在交配,心中就冲动起来,不能自制。所以我还需要更努力地修行。”这个出家人的声音非常微弱,以致于善容王不得不俯下身去才听清他在说些什么。看到这些出家人苦修的模样,善容王便没有心思去打猎了,带着随从恹恹地打道回城。

半路上,善容王看见几个面色红润的行脚僧人匆匆而过,心中就想:那个身体瘦弱、疲惫不堪的出家人,看见鹿群交配还会有淫欲之心,那些佛门弟子每天吃有四方斋供,睡有温暖的床铺,坐有柔软的坐垫,同时又被香烟和鲜花的芬芳薰着,怎么可能不生出淫欲之心来呢?他把这个想法说给周围的人听,大家都表示同意。

善容王的话传到了阿育王的耳中,他为弟弟对佛门的偏见感到担忧,便定好了计谋来帮助善容王,使善容王不再有偏见和欲望。阿育王告诉弟弟:“佛说,一个沙门一生中要思虑担忧三世,死后复生,又要思虑担忧各种事情三世。如此说来,不论他投生了多少次,经历了多少世,每一次他都要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思虑担忧,并且还会受苦,还会有不计其数的烦恼。人们正是考虑到做人的这些辛酸苦痛之处才出家当僧人,追求清静无为,无欲无念,平安度过一生。假如不专心、不勤奋地修炼,那么还会有痛苦和烦恼的折磨。”听了阿育王的一番话,善容王顿时醒悟,欲念俱灭,剃度出家,终于修成了罗汉。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惑起来,觉得《老子》所云“常无欲”好像难以做到。其实欲望这东西,有点像弹簧,你要将它强压下去,弄不好反跳起来,会比原来更高。抑制欲望要弄清目的,才会生出悟性。性天澄彻之时,就是饥餐渴饮,也能康济身心;心地沉浊之人,即便坐禅念佛,也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