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34

第34章 知人者智

【原文】

知①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②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注释】

①知:知道,熟悉了解。

②所:处所,引申为适当的位置。

③亡:同“忘”,遗忘、丢失。

【译文】

认识他人就是有智慧,认识自己就是高明。战胜他人就是有力量,战胜自己就是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持之以恒的人有坚定的意志。不失去合适位置的人能够天长地久。死去而不被遗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延伸阅读】

老子是个具有大智慧的圣哲。他精辟地分析了“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等问题,让人们去深深地思索:“知人”一定有智慧,“自知”就一定有超智慧;“胜人”一定有力量,“自胜”就一定有超力量。“知足”便没有贫困的感觉,怎么会不富?“强行”是做不懈的努力,必然会达到目的!

老子上述道理,人们从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实践中往往会疏忽。比如以“知人”而言,现代人对古人的认识,往往觉得他们愚昧、落后,忘了现代人正是踩着古人的脚印走过来的,现代文明正是古代文明的发展。而且在某些方面,古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现代人实在难望其项背。

1798年5月,拿破仑率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埃及,沿着尼罗河南下,妄图将这个文明古国全部占领。他们到达达鲁克苏附近时,雄伟的金字塔及一些古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了几千年。这批侵略者惊呆了,面对着眼前的一切,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的武器,头脑呈现一片空白,好像悟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拿破仑最为激动,他打破沉寂,站到一个高处,对沉默的军人们大声说道:“士兵们,四千年的历史今天从这些金字塔上面看着你们!”

让拿破仑和他的士兵们感到震惊的,也许是初次见到金字塔的新奇,也许是金字塔的雄伟,但更是金字塔所透出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即古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这种磁力超越时空,让人心灵感到震颤。人们在傲然屹立的金字塔面前,觉得一切都显得渺小、显得没有意义了。

金字塔是一座超脱生与死的纪念碑。它牢牢扎根于大地,又竭力与天空触接,成为连接天地的阶梯。胡夫金字塔由约230万块巨石垒成,每块巨石重约3吨。古人是怎样将这些巨石运到建筑工地、堆砌成这么高的呢?胡夫金字塔的方位角十分精确,正北偏西二十三分三十秒,古人是如何测量并在建筑中准确把握的呢?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乘上10亿,约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即1.5亿公里。穿过这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这座金字塔的底面积除以两倍的塔高,刚好是圆周率π……拿破仑并不了解金字塔的这些特点,已经感到万分震惊。今人对金字塔了解得越多,就越感到它的神秘。面对古代文明,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伟大,也不得不承认对古人的认识还很肤浅。

古人在与自然奋战的同时,更注重战胜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力量。长眠在金字塔内的古埃及法老是如此,以武力拓展疆土的古印度阿育王是如此,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要先定国号,以显示新朝的力量。每个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定年号,以显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这一点,与古埃及的法老历十分相似。

法老历符合古埃及人的韵律哲学及对秩序的观念。在古埃及人的眼里,万物从生到灭再复生,不断地交替循环,法老也是由登基、死去再继之以新的法老登基。每位法老在位时的所作所为,随着他的去世而固定在纪年法中。这种纪年法便是一座纪念碑,永远镌刻着法老的成败得失。纪年法是对每位法老的历史总结,所有的一切功过都归之于他本人。继位的法老没有理由为先王的功劳而自傲,也用不着为先王的罪过而背上沉重的包袱。从登基那一天开始,法老的历史便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定夺了。

为了表明法老有异乎常人的力量,古埃及人把法老说成是最高神太阳神之子。每一位法老,作为太阳神的儿子都是平等的,死后都要回归太阳神所驾驶的船上,回归途中都要接受检验。这种检验,其实是对法老在位时功过的评判,以验证其是否有统治万民的智慧和力量。

法老也是人,帝王也是人,他们有的名垂千古,有的遗臭万年,为什么呢?除了各种复杂的因素外,还有重要一条,就是老子所说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