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25

第25章 自见者不明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③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④赘行⑤。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①企:踮起脚尖。

②跨:迈开双腿,也有人讲为搭拉腿坐着。

③自见:自我表现。

④馀食:很丰盛的宴席。

⑤赘行:畸形。行,通“形”。

【译文】

踞起脚跟是站不稳的,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自我表现是不明智的,自以为是是不清醒的;自我夸耀是不会成功的,骄傲自大是不会长进的。这些按“道”的准则来说,叫作“多余的食物、赘疵畸形”。应当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延伸阅读】

老子是个大智者,但他不想表现自己,也劝告世人不要太爱表现自己。显山露水,出尽风头,难免后患无穷。盛宴虽好,多余了就全没什么意义;功劳再大,多讲了就会令人厌烦。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张扬自己的才能,不会吹嘘自己的功绩。“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盛名之下要韬晦,才能不开嫉妒之门;成功之后要谦虚,方可免走忿争之路。

按照老子的观点,越是“春风得意”之时,越要韬光养晦,以免被人妒嫉、猜疑乃至怨恨。

春秋时代,孙叔敖很得楚庄王的信任,三次出任楚国令尹,权力很大。有一天,狐丘地方的一位老者问他:“你是否知道,别人对你有三种怨恨情绪?”孙叔敖说:“我不知人们怨恨我什么,请您多多指教。”那位老者告诉他:“你的爵位高了,那些尚未显贵的士子就妒嫉你;你的官职大了,君主就会疑心提防你;你的俸禄丰厚了,想沾你光的人就会对你有怨言。”孙叔敖感谢老者的提醒,并对他说:“我有办法平息这三种怨恨情绪:爵位越高,我的态度就越是谦恭卑顺;官职越大,我就越发小心谨慎用权;俸禄越丰厚,我施给别人的财物就越多。”

孙叔敖正是用这三种方法,处理好了有关的人际关系,平息了人们的怨恨情绪。

孙叔敖没有因为爵位高而目空一切,没有因为官职大而滥用权力,没有因为俸禄丰厚而看不起穷人。正因为孙叔敖将这种策略运用得当,并且从来不表现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荣宠,不吹嘘自己的政绩,所以能够善始善终,身后还得到好评。

人之所以好表现自己,往往是为了求一个虚名。有的人虽然浪得虚名,却并无真才实学。有的人为求虚名而丧命,有的人为求虚名而亡国。这种教训,历史上并不罕见。

战国时期的燕王哙,就是为了求取虚名而亡国丧命的。他耳根软,被人奉承几句,就飘飘然了。当时有个叫子之的大臣,迎合他的口味,受到宠信,一直做到相国,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子之干脆独断国事,拉拢一帮大臣,专为自己说话。这帮大臣唯子之之命是从,还劝燕王哙把国君让给子之。有个叫鹿毛寿的人,以上古圣人尧为例来劝说燕王哙。他对燕王哙说:“尧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就因为他曾将天下让给许由,而许由却不肯接受,但尧却有了禅让帝位的美名,其实他仍然执有天下。所以说,大王如果把王位让给子之,子之也是不敢接受的,这样大王就可以享有尧一样的圣名了。”燕王哙听信了鹿毛寿的话,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子之却没有谦让,毫不客气地全盘接受了。

后来,又有人以上古圣人禹为例来劝说燕王哙。他对燕王哙说:“大王要吸取禹的教训啊!禹开始将权力交给益,只让自己的儿子启做益的下属。到了晚年,禹将国家大权传给了益,但启和他的同伙却拥有实力,夺取了益手中的国家大权。现在燕国的大臣,大多是太子的人,这实际上是让太子掌权。”燕王哙听了这话,就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大臣印信,全都收上来交给了子之。于是,子之就迫不及待地南面称王,执掌国政,要燕王哙称臣了。

子之执政三年,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燕国大乱。这时,齐军趁其内乱入侵,燕王哙则于战乱中死去。燕国一蹶不振,差点就灭亡了。

仿效古代圣人,让位于有德之士,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燕王哙的目的只是求个虚名,根本没有去考察让位对象的德操、能力,所以不仅没有治理好国家,自己还赔上了身家性命。

好求虚名之病,不仅帝王将相身上有,寻常百姓也常有这种毛病。《笑府选》中有一则笑话,就很典型地揭示出人们好名的劣根性:

一家父子僮仆专说大话,每每以朝廷名声自呼。一日,友人来望,其父外出,遇其长子,曰:“父王驾出了。”问及令堂,次子又曰:“娘娘在后花园饮宴。”友见说话僭分,含怒而去。途遇其父,乃以其子之言告之。父曰:“是谁说的?”仆在后曰:“这是太子与庶子说的。”其友愈恼,扭仆便打,其父忙劝曰:“卿家不恼,看寡人面上。”

好名的人,必然自以为是、自吹自擂。爱出风头,难免招来祸端。所以,越是出名,越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授人以把柄;越是富贵,越要宽厚待人,不要让人有怨恨。不要露富和敛藏聪明同样重要,炫耀功绩与引火烧身同样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