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23

第23章 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文】

“曲①则全②,枉③则直,洼④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⑤。”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⑥。不自见⑦,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⑧,故有功;不自矜⑨,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①曲:委曲、曲折。

②全:保全、固守。

③枉:屈就。

④洼:低凹处。

⑤惑:迷惑,使……疑惑。

⑥式:法式,模式。

⑦自见:炫耀、表现自己;俗称出风头。

⑧伐:夸耀。

⑨矜:骄傲,自大。

【译文】

委曲反而能保全,屈就反而能伸直;低凹反而能盈满,凋敝反而能新生;少要反而能得到,太多反而会迷惑。圣人因为掌握了这一原则,所以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模式。不去自我表现,所以是明智的;不曾自以为是,所以是清醒的;不想自我夸耀,所以才能成功;不敢骄傲自大,所以能够长进。由于他从不和人争高低,所以天下谁也争不过他。古人所说的“曲则全”,难道是随便说说的吗!实际上能看得全面的,就是依据这个道理。

【延伸阅读】

所谓“正言若反”,就是采用一些朴素辩证法的语言来表达一些概念,从而反映出正与反的矛盾统一。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最早提出了否定的原理,这是他对辩证法发展的一大贡献。老子清醒地看到,万物虽都由“道”产生,但它们各有特性,并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道”虽然不能用普通的语言、概念来表达,但也并非完全不能表达。老子认为,要确切地表达“反者道之动”的发展法则,就应该采用“正言若反”的方式。

老子以辩证法分析问题,对事物就能看得透彻。其实,“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就不容易了。明知饭吃七分饱为好,但面对满桌佳肴,就会忘了一切地放开肚皮吃个饱。明知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却往往又得理不让人。人通常都有表现欲,这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韩信被擒,是因为勇略震主;陆机遭杀,是因为才名冠世;霍光妻儿惨败,是因为权倾于朝;石崇身亡,是因为富可敌国……这些名人,都太爱表现自己,这是很不明智的。当他们表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遭到打击,将成功变为失败。《菜根谭》说得好:“老来疾病,都是壮时做的;衰时罪孽,都是盛时招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老子看出,人们爱表现自己,是受好胜心的驱使,所以时时处处想与人争个高低,这往往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许是消极的,但又是聪明的、合理的。不争,不是一事无成,而是不争一日之长。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条件成熟时,就可争得想要的一切。所谓“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冲破小节的束缚,不能忍受暂时的耻辱,就不能建立功勋,就无法成就大业。

《史记》记载:

春秋时代鲁国大将曹沫,三次领兵出战齐国,三次都失败了,使得鲁国的国土割让出五百多里。朝野对此议论纷纷,一片指责之声。曹沫却镇静自若,率领败兵回国,再与鲁桓公商议夺回失去的国土的计划。后来,齐桓公召集天下诸侯会盟,鲁国也参加了。曹沫抓住机会,手持一把利剑,在坛上抵住齐桓公的心口。他没有把齐桓公当人质要挟,而是正气凛然,侃侃陈辞,诸侯为之动容。结果,三次战败失去的土地,一下子全部被要了回来。曹沫当时所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不仅震慑住了“霸主”齐桓公,同时也震慑住了在场所有的人。他们在惊骇之余,又不得不对他的行动表示赞叹。

曹沫有过三战三败的记录,这对于一个大将来说,不能不承认是个耻辱。如果他因为有这样的耻辱而自暴自弃,为守名节而拔剑自裁,那么在历史上,他还是个败军之将。这样一死,虽可以谢国人,却完不成护国安邦的任务、不能实现收复失土的心愿。曹沫的聪明,在于不争一日之长短,从长计议,所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天下人面前要回了鲁国的失土,也挽回了自己的面子,洗去了昔日的耻辱。

我们要记住老子的话,时常想到事物是在发展的,矛盾的对立面是会相互转化的。“曲则全”的道理,够我们品味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