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官道曾国藩
19673200000016

第16章 纵观全局,才能相时而动(1)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时

谋篇布局,如博弈之时,当思虑长远,方能不败。

这和一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而合:

谋事,应从大局着手,从长远打算;那些只看见眼前利益的,好大喜功之人终不会长久。

曾国藩也是喜欢下棋的人,在紧张的国事与战事间歇,经常用下棋来达到放松的目的,然而,尽管是放松,却是借着棋局来谋划战局。他知道,良好的大局观是做官之人的必备素质。缺乏大局观,即使在一个局部上争得胜利,也容易因小失大,输掉整盘大棋。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曾国藩通过围棋领悟了不少官场与战场上的大局。这从他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十三日早晨,围攻安庆正紧的时候,他给曾国荃写信说:“趁狗(陈玉成)在桐未归之时,赶紧扎成,如围棋然,两块相粘连则活矣。”意思是说要曾国荃想办法跟鲍超的兵营连接起来。

蒋介石曾评述曾国藩曰:“识大体,规全局,文正公之独特异长也”,就是说曾国藩有良好的大局观和长远的大局规划能力。

当时办洋务的时候,曾国藩主张自己办厂,自己造铁船大炮。

然而,关于建造大炮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结果十年才造出第一艘船来,还跑得慢,根本不能满足军事要求,但曾国藩并没有就此作罢,他想,在缓慢的学习过程中,中国一定会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技术道路,到了那时,还会受制于洋人的条条框框吗!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接管江南制造局,而霉运从此开始,因为他彻底改变了曾国藩的办厂方针,即不再自己制造,而是转为直接从西方购买整装军舰,他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直接购买的军舰见效快,战斗力强,容易有成果。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从此之后,江南制造局变成了真正的修理厂,又回到了十年间造不出一只船的时候,到了最后,竟完全停止了造船业务。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吃别人那里买来的东西,久而久之,自己倒是不会做东西吃了,当哪天别人停止出售时,那情形是可怕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洋务运动存在某种先天性的缺陷,有着不可克服的弱点,这一点不论在曾国藩手上,还是在李鸿章手上,都是无法克服的,注定要失败的。然而,倘若当初李鸿章也按照曾国藩的方针去做,那至少可以为国家保留一点技术力量,但结果却是除了空旷的厂房,什么都没能留下。这便是一种短见的表现。

所以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鸿章比曾国藩还是要差一截。而关键就差在了缺少全局意识。

熟悉清朝历史的读者或许还记得,洪秀全在英勇就义之前,说了一句话:“(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为觏也。”说的就是曾国藩虽不善于打仗,但善于识拔人才,善于规划大局。而且,有这两点足够了,足以使他成为千古人物了。

那么,曾国藩的大局观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跟他的胸襟抱负有关。我们都学习过儒家文化,知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儒家的经典传统,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才不是在这样的儒家说教中走出来的!而这其中就有曾国藩。他是一个为朝廷谋全局的功臣,为他自己所属的利益集团规划全局的读书人。他不想只当一个大官,而想有一番作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所以用大局意识来要求自己。这是由他的利益立场和胸襟抱负所决定的。

曾国藩早在京城做官时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大局观。当时咸丰刚即位不久,急着需要人才,曾国藩就对他大谈人才之道,建议他及早培养人才,而不是等待人才,作为皇帝,要主动一点,这样才能发现人才。曾国藩纵观全局,发现朝中缺少有勇有谋的武将,而文臣也尽是些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之辈,所以,更是建议专门设立一个讲锐气与士气的学堂,朝中每人必须参加,而且要付诸行动,作为考核的标准,不合格者,当即辞退。此规定一出,那朝中文武真是精神抖擞,情形与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最后被慈禧废除了。

咸丰三年(1853年)十二月廿一日,当时的曾国藩正在衡阳练兵,而且即将练成,却巧遇安徽告急,皇帝要他去支援。他想了一下,还是拒绝了,他对皇帝大谈特谈自己据守的武昌之重要性,他还说数省合防,以武昌为先:现在大局,宜堵截江面,攻散贼船,以保武昌。论天下之大局,则武昌为必争之地,何也?

能保武昌,则能扼金陵之上游,能固荆襄之门户,能通两广、四川之饷道。若武昌不保,则恐成割据之势,此最可忧者也。

在另外一个折子中,他又说:臣才识短浅,何足以规划全局。

就近处数省而论,则安徽军务最为吃重,江西次之,福建又次之。

就全局观之,则两利相形,当取其重,两害相形,当取其轻。又不得不舍小而图大,舍其枝叶而图其根本。诚使大江两岸,各置重兵,水陆三路,鼓行东下。剿皖南,则可分金陵之贼势,即可纾浙江之隐忧。剿皖北,则可分庐州之贼势,即可纾山东河南之隐忧。而上游之势既重,即下游之贼,不得不以全力御我。自古平江南之贼,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欲复金陵,北岸则须先克安庆、和州,南岸则须先克池州、芜湖,庶得以上制下之势。若仍从东路入手,内外主客,形势全失,必至仍蹈覆辙,终无了期。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本。此臣反复筹思,安庆城围不可遽撤之实情也。

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规划的大局,就是以上游为司令部,而后顺着长江往下打,打到哪里算哪里,如此这番,一城一城克服,最后总能直捣金陵。而整个战争形态也正是按照他的构想发展的,最后,安庆成双方的决战地,谁夺得安庆,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与曾国藩相反,缺少全局意识的洪秀全与李秀成并没有重视上游,而只是在江浙地区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令咸丰帝一时手忙脚乱,但却不知自己错过了援救安庆和南京的最佳时机。所以,他终究是无法挽回大势的。

曾国藩的全局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当他的子女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就将他们送到乡下去,让他们体验真正的乡村情怀,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淳朴。等他们做官的时候,就知道农民有多么善良、多么不容易了。曾国藩知道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所以让子女在衣食住行上一概节俭,他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但更是为了将家族的富足传承下去。曾国藩的一个朋友准备在卸任前大贪一笔,曾国藩劝他说,你真是糊涂,这笔钱是当地人民的救命钱,迟早会被发现的,那时你的子女还有好日子过吗?即便朝廷开恩,舆论压力也是绕不过他们的,他们将一生背负你犯下的罪行,实则你是在害他们。那人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曾国藩看得长远,自己活了一辈子,竟不懂如此道理,真是可耻至极。曾国藩安慰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每个做父亲的都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但是,据我所知,你已经把最好的本领教给了他们,他们满腹经纶,他们能够看透这个世界,他们知道财富来之不易,这已经足够了,害怕他们受穷吗?那简直是杞人忧天。一番话说的友人茅塞顿开,原来,给予子女最好的礼物,是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以及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实质。这样就不至于走太多的弯路,不至于怨天尤人,不会因现实的本来面目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样的人生就会幸福一点儿。

当我们再回头看曾国藩这些全局意识时,会觉得他的确是了不起,有很多问题即便是现在的家长也不见得就懂,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家庭悲剧了。如今,在重视物质利益而缺乏精神需求的家庭中,岂不是很值得提倡!

曾国藩在打败太平军后眼看着自己的军队正在独霸天下,便觉着有可能招来横祸,于是千方百计地将它解散。曾国藩知道慈禧心口不一,所以每次在她面前总不随便下结论,慈禧问他是何原因,他说:老佛爷问及的事情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我妄自论断是对举国上下的大不敬,想必连鬼神也不放过。这样一说,倒惹得慈禧笑了。

其实,像曾国藩这样富有大局观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如今做官的朋友不妨也记住一点:一切行之有效的大局观,必须以外部环境为现实基础。不能正确考察外部形势,或者是漏掉了重要细节,都会犯下大错,甚至难以挽回。

作为一名官员,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开创政绩,或是忙着升迁,都要有大局意识,从大局谋篇,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在最后还是要深记一句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时!

该抬头时再抬头,时候不到只能等待

好事多磨,亦是多魔,然别无他法,只耐心等待便有所得。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一段,然而机会没有来临的时候,只能静静等待,别无他法。

俗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能力的积累过程。只有学会了爬才能学会走,而后才能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违背的规律。所以,当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最好是不要“抬头”,不然只会自伤元气,甚至被人看扁,那你的升迁之梦可能就面临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