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57

第57章 另一段征程(2)

赖文光

赖文光是谁,他曾在历史上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样一个曾经在历史上鲜活地存在过的英雄。

赖文光,男,生于1827年,死于1868年,广西人,出身农村小知识分子,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最初担任文职工作,1856年改做武将,之后一直跟随英王陈玉成转战各地,由于战功卓著被封为遵王。从他的简历中,我们不难推算出,赖文光一定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要不然,他怎能在4年紧张的战争中,迅速地从一个舞文弄墨的文职人员转型为一个驰骋沙场的武将呢?

看来,是金子总能发光,赖文光的崛起也是一种必然。英王陈玉成死后,赖文光一直跟随扶王陈得才远征西北,后来就发生了上文所述的悲剧。当一切尘埃落定,当小人彻底地露出了他们卑鄙的嘴脸,英雄所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奋发图强。

接下来的事情真真实实地验证了赖文光不是陈得才那样的混球,也不是马融和那样的孬种。在清军疯狂地镇压下,赖文光对捻军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改组,在他的领导下,幸存下来的捻军很快又以一副全新的面孔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一改捻军最初的松散形式,赖文光根据捻军人数较少的特点将捻军步兵改组为骑兵队,每个士兵配备两三匹快马交替使用。在作战策略上也摒弃了以往固守城池的策略,改用游击战术,采取打一仗换一个地方,占点儿便宜就逃跑的策略。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捻军的作战机动性和主动性,而捻军在行军之中最占便宜的地方是它的行军速度够快。大家都知道,骑兵的一个最大的作战特点就是敏捷迅速。在行军作战中,快,也是战斗力。

在古代的战争中,骑兵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特别难以对付的兵种,最初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宋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蒙古骑兵够快、够狠、够强悍。

可是,跟蒙古骑兵相比,捻军骑兵首先在数量上就要少很多。其次就是蒙古军从东北进军中原,至少后方基地是稳固的,而捻军却始终处于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安全的避风港。这也就注定了捻军不可能像太平军那样能够长时间地存在下去,不过在短时间的战斗中,他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面对新捻军的兴起,朝廷以为,对付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私盐贩子”没必要杀鸡用牛刀,虽然清军腐败成性,打起仗来不争气,但是对付这些人应该没有问题。

如今,清朝最大的劲敌——太平天国,竟然是让一支民兵组织给端掉的,这要是传到国际上,岂不是要让外国人笑歪了嘴,而且这个笑话也很可能招来外侵。

所以,朝廷总要做点什么事来显示一下大清的威风吧!

看来,捻军的兴起可真不是时候,清政府正愁找不到耍威风的地方呢,这下好了,那就先拿捻军开刀。

于是,朝廷瞄上了捻军,可是找谁去对付捻军呢?还找曾国藩吗?不能!在剿灭太平军的战斗中,风头都让湘军占尽了,如果这次再让曾国藩的湘军抢了个头功,那大清国的脸面还往哪里搁呢?这次要派一支清军,找谁呢?慈禧翻了一下以前的功劳薄,发现有一个人比较合适,他就是僧格林沁。此人不仅功绩突出,最重要的是,他是蒙古亲王,是自己人。如果他能在剿灭捻军的战斗中建个一等功,清政府也好在世人面前说话时多几分底气。此外,派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前去剿杀捻军,可以明确地表达清政府的两层意思:一,告诉曾国藩不要猖狂,我大清不用湘军也能打胜仗;二,告诉世人,我们大清朝不是好惹的,我们的清军还是有战斗力的。

肩负着大清朝的厚望,僧格林沁满怀希望地走上了剿捻的不归路。起兵之初,由于捻军与太平军联系中断,势力较强的太平军又在湘军的沉重打击下落得七零八散,让清军占了便宜,逼死了陈得才,降服了马融和。僧格林沁狠狠地为大清争了一口气。高兴得慈禧直拍僧格林沁的肩膀头,估计这时慈禧一定在想,看来僧格林沁这次可以好好地为我们大清露露脸了。可是,谁都知道,想要在人前露脸,首先自己要有点本事,如果没本事,最好还是老实点。省得到时候,本想露脸结果露出了屁股让人笑话。而僧格林沁恰巧就是那种既没本事,又想在人前露脸的人,这也就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收拾完陈得才以后,又出来一个赖文光。针对这种杀也杀不尽的现象,僧格林沁不但不生气,反倒很兴奋,因为他已经沉默了太久了,只有在沙场上,只有在砍死对手的时候,他才能找到蒙古亲王的尊严。所以他要和捻军决战到底。

可是,新捻军整顿完毕以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病猫”了,他们已经摇身变成了一只“猛虎”。他们不仅攻击性强,而且,作战灵活机动、行踪诡异、来去如风。

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清军来说,捻军的这种打法,就是耍赖皮,他们就像一群飞来飞去的苍蝇,不吸血,却又不停地挑衅着清军的耐性,搞得僧格林沁真想一巴掌把他们都打扁。可是,行军打仗最忌心浮气躁。

无奈,僧格林沁只好耐着性子紧盯捻军,以图将他们一举歼灭。

聪明的赖文光早就看准了僧格林沁的这点小心思,于是,创出了新的作战方法,将捻军骑兵分为两队,遇到清军,两队并行逃窜,诱惑清军尾随,等到他们人困马乏以后,两支同时分为前后两队,前面两队从两侧折回,后面两队调头回攻,对清军形成包围之势,然后围歼。

赖文光的这一招让僧格林沁吃了不少苦头,同治三年冬天,在邓州唐坡,捻军险些结果了僧格林沁的老命,幸亏他逃起命来还算头脑清醒,带着十几个兄弟逃进了邓州城,否则,恐怕他已经上了黄泉路。

即使如此,僧格林沁丝毫没有求助的意思。不过,僧格林沁这么挨打,大清朝的掌权者慈禧可就看不下去了,虽然捻军的棍子打在了僧格林沁身上,可是这却丢了大清国的脸面。

太平军很厉害,清军打不过他们还可以原谅。可是,捻军不过是一群不成气候的私盐贩子,要是连这伙人都收拾不了,清军还有什么资格谈战斗力?真是笑死人了!

慈禧绝对不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她要给僧格林沁派去一个帮手,这个帮手的第一人选很显然就是曾国藩。

清政府很清楚,虽然,湘军大半已经解散,可精华部队还在曾国藩手里,曾老头还留着一手呢!

那好就选他了。可是消息一传到了僧格林沁的耳朵里,僧格林沁立马不干了,为什么?

这个问题还得僧格林沁自己来回答了。

僧格林沁

清政府这么干完全是出于政治利益来考虑的。让曾国藩出兵,既可以借捻军之手削弱湘军,又可以借湘军之力除掉捻军,此外还可以让僧格林沁等人坐收名利。一石三鸟,真不愧是慈禧想出的高招。

不过僧格林沁不是一个盗世欺名的小人,他身上还留着蒙古人的一点儿血性。潜意识里,他不愿意接受清政府这样的“侮辱”,他要靠自己的双手亲自干掉捻军,以彰显自己的威名。

在大清朝腐败成性的大背景下,怎么还会有僧格林沁这样还没有坏透的人呢?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僧格林沁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僧格林沁,男,生于公元1811年(跟曾国藩同岁),死于1865年,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注意在清朝这是一个很高贵的姓氏,大清朝开国皇后孝庄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可是,僧格林沁这个高贵的姓氏最初并没有带给他高贵的生活。

清嘉庆十六年,僧格林沁出生在一个落魄的皇亲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僧格林沁只能同阿玛一起给有钱的人家放羊(看来,贫穷的确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12岁时他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3年后,道光五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巧的是这个郡王一生无子,而他郡王的头衔却需要有人来继承。于是大家就开始搜索出身高贵,又愿意过继做别的儿子的贫寒皇亲。

这一次,僧格林沁高贵的姓氏成功地将他从一个放羊娃,变成了一个郡王嗣子。

所谓嗣子就是有继承权的儿子。在古代,有权继承父亲头衔的儿子被称为嗣子。一般情况下,嗣子都是嫡长子,假如自己无子还可以立自己的哥哥或弟弟的儿子为嗣子,可是如果连哥哥弟弟都没有,或是,哥哥弟弟都没有儿子,那么就只能找别人的儿子来做嗣子了。

在那个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很差劲的年代,一个普通人能够成为郡王嗣子的概率实在是小得惊人,而这个小得惊人的概率就真实地发生在了僧格林沁身上。

僧格林沁成了那个倒霉的郡王的嗣子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道光帝的嗣外甥。道光帝见他为人敦厚,天资聪敏,性格开朗、豪放(典型的放牧人民的本色),于是就十分重用他,并给了他许多建功的机会。

到了顺治年间,僧格林沁已经熬成了资格较老的蒙古大将了,可是由于他曾经顽强抵抗外侵触怒了洋人,被清廷留职查办。后来由于他选对了政治立场,在辛酉政变中帮了慈禧一个大忙,官复原职,又被加封为蒙古亲王,再次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镇压太平军的战斗中,虽然僧格林沁也吃了不少败仗,但是相比较而言他还算是清军中比较有能力的将领。为了维护蒙古骑兵的尊严,他决意要跟捻军拼个你死我活。

从私人感情上来说,僧格林沁十分不愿意接受援兵,不仅因为他向来藐视汉人,还因为他同湘军、同曾国藩向来积怨很深。但是,朝廷既然有意这么做,他也不能说个不字,只好听着上面的安排,然后私下做着自己的打算。

可是,同治三年九月以后,捻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而且越战越勇,并在湖北先后杀死了清军将领石清吉,围住了清将成大吉。为了解救成大吉,也为了杀杀捻军的气焰,清廷立刻急电曾国藩赶紧清点兵马前去剿捻。

曾国藩接到清廷的电文时,曾国荃已经获准回湖南老家养“病”去了,而且当时湘军也已经裁撤大半,朝廷对曾国藩的猜忌正在减弱。而且,由于曾国藩主动提出停收各地的税款,朝廷也已经不再追查天京财富的下落。

所有的一切都让曾国藩意识到了,朝廷不会再向他下手,他已经安全了。而剿捻一直以来都是由僧格林沁负责的,湘军半道跑去助阵,僧格林沁一定不会待见他们。而且,湘军和僧格林沁一直不合,他们还曾经因为争功问题发生过一段不愉快的事情。

那是咸丰十年的时候,僧格林沁正在赶往山东剿杀捻军,途中刚好在鄂、皖一带遇到与太平军作战的湘军。由于僧格林沁一直都因为清军的战斗力低下而嫉妒湘军。所以,他对湘军百般刁难,处处吹毛求疵,甚至为了让湘军难堪,他还曾经指使陈国瑞的手下宋庆挑衅湘军,并杀害了湘军将领李昭寿,并恶人先告状地上书说,李昭寿沽名钓誉企图争功,要求朝廷严查。

很显然,李昭寿是湘军的人,而湘军是曾国藩的人,僧格林沁这么对付李昭寿,其实就是在对付曾国藩。虽然最后看在慈禧的面子上,曾国藩选择了息事宁人。但是,曾国藩对僧格林沁的怨恨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释然,相反,却日益加深。

以曾国藩有仇必报的性格,朝廷让他出兵剿捻或许他会听命,但是,要让他去解救僧格林沁,估计有点难度!

见死不救

果然不出所料,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曾国藩上书朝廷,以自己没有能力指挥剿捻清军为借口拒绝了剿捻的任务。

或许会有人问,曾国藩到底有多牛,连朝廷的命令都敢违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一个事理,那就是:落水的凤凰不如鸡。朝廷自身腐败无能,清军又没有战斗力,本来想靠僧格林沁露回脸,结果弄巧成拙。僧格林沁不但没能彻底消灭捻军,反而让人捻军给揍了个鼻青脸肿。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就算是耍威风也得首先要看看形势呀。所以曾国藩说不去,朝廷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否则把他逼急了,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于是,接到曾国藩的奏折之后,朝廷并没有表示对曾国藩的说法有什么不满,而是说,你不去可以,那你就派手下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过去吧。这样你自己省事了,僧格林沁的兵力也可以加强。

朝廷对曾国藩奏折的回应很明显是在极力地维护大清的面子,曾国藩说自己指挥不了剿捻的清军,朝廷就不让曾国藩前往,这就等于在告诉曾国藩,你曾国藩不过是一个汉臣,你也确实指挥不了清军。同时,朝廷也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我们大清要的不是你一个曾国藩,而是你手中的湘军。如果你手中没有湘军,你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凭曾国藩的聪明才智,一眼就看穿了朝廷的意思。于是在收到了朝廷的批复以后,他立即回复说,他正在对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支军队进行遣散,他们恐怕也没法去助剿捻军了。

慈禧看到这样的奏折,第一反应肯定是,气愤!可是气愤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可以闲坐着气愤的时候。于是只好回复说,那就让刘铭传带一支淮军过去吧,僧格林沁快撑不住了。

这话僧格林沁不爱听了,什么叫我快撑不住了,我堂堂的一个蒙古亲王怎么可能会怕几个私盐贩子?我现在的失利只是暂时的,不需要求着那一群爱抢功的汉人来帮我,我们清军自己定能靠自己摆平捻军。

僧格林沁这些话一说出口,就给了曾国藩一个拒绝发兵的理由。于是曾国藩并没有按照朝廷的意思派遣刘铭传前去支援。表面上,曾国藩是在给僧格林沁一个担任主角的机会,而实际上却是在看僧格林沁的笑话,他要看看僧格林沁的这场剿捻大戏会以什么样的结局落幕。

曾国藩的这一做法,致使僧格林沁部清军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也直接导致了僧格林沁悲惨的谢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