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44

第44章 前线的战事(2)

不过这样的事情难不倒李鸿章,要不曾国藩怎么会派李鸿章率军援沪呢?仅仅是因为李鸿章的老家离上海近吗,仅仅是因为他对上海熟悉吗?

不能说不是,但不全是。因为,李鸿章最擅长的就是玩手段、耍花样。当初他就是凭借这一点赢得了曾国藩的赏识。

现在上海的形式复杂多变,正是李鸿章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但是李鸿章很清楚,自己以后虽然可以靠自己所率的1万淮军立足上海,可在他的脚还没有站稳之前,他还得依赖曾国藩的帮助和暗中支持。所以,到了上海,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还是先请教一下老师比较好。

所以,在未得到曾国藩的明确表态之前,李鸿章来到上海以后,并没有立刻拿出自己的一套小聪明,而是静观事态,等待老师的明示。

原来,在慈禧和恭亲王夺得政权以后,他们很快加紧了与洋人勾结的步伐,慈禧和恭亲王有很明显的“借师助剿”的倾向。

其中,“借师”就是借西方列强的兵力,“助剿”是否仅仅为了剿灭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起义呢?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下文的深究。

就目前看来,“借师助剿”是否行得通呢?针对这个问题,清廷表现出了它民主的一面,好吧,大家都来畅所欲言,说说各自的意见吧!

曾国藩认为:该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行的。注意是在某种意义上可行,不是绝对可行。

如果可以借助西方列强的兵力剿灭农民起义,那么清政府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西方列强与农民起义军作战,无论双方谁的伤亡大,对于大清而言都是好事。而且,在与西方列强的联手合作之时,可以加强对西方列强的了解,就可以为以后向他们学习先进技术作准备。

但是,该政策最好仅用于上海,曾国藩对清政府解释说,原因有三个。一,上海的西方列强比较集中,便于集中与太平军作战;二,清军和湘军兵力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部队驻守上海,就可以靠他们打击造反的“刁民”;三,其他城市并非开放通商口岸,西方列强没有权利进入这些城市,而且,一旦他们进驻这些地方,再赶他们走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到时候恐怕只会请神容易送神难!

然而曾国藩是否将心中所想一起呈给朝廷了呢?话说三分,向来都是曾国藩的作风。在曾国藩心中一定还隐藏着没有说出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必定跟他和湘军的切身利益有关!

一,如果西方列强协助清军到处剿杀农民起义,那么,湘军的重要性对清政府来说就会大大减弱。

二,西方列强一般军队较少,战舰较多,如果允许他们在全国剿杀农民起义,那么他们首先要进入的就是长江。而就在此时,太平军的水师基本被湘军歼灭,现在长江之上几乎是湘军水师的天下,如果西方列强进入长江,势必会打破湘军水师独霸长江的局势。

虽然曾国藩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在另外一帮人看来,他们举双手赞成“借师助剿”,而且他们的呼声很高,不仅因为他们人多,还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权贵。

这部分人大多是被太平军抢占了土地和财富的各地官绅。他们宁可选择在西方列强的经济压迫下苟延残喘,也不能容忍太平军对他们的彻底“革命”,所以只要能够剿灭太平军,只要能给他们留口气,他们甘愿做西方列强的走狗。

当然,他们可以不要脸面,可以公然地去做走狗,可是大清国还是要脸面的,给自己见不得人的脸孔上围一块遮羞布对大清来说还是很必要的。

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清廷决定选择采纳曾国藩的建议,“借师助剿”仅限于上海。既然大基调定了,那么李鸿章到上海的重任也就明确了。既要迎合清政府“借师助剿”的政策,又要顾及湘军和自己的利益。曾国藩曾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表示,李鸿章此去上海的任务并不是彻底剿灭太平军,而是抵御太平军对上海的进攻。只要太平军还没有被彻底消灭,那么李鸿章就有长期待在上海的理由。这样,他们就可以长期稳定地牵制住上海这块可以给湘军提供丰富粮饷的富裕之地。

此外,处心积虑地同洋人搞好关系也是很必要的,曾国藩在教导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时这么说:“与洋人交际,其要有四语:曰言忠信,曰行笃行,曰会防不会剿,曰先疏后亲。”

其大意就是说让李鸿章在同洋人打交道时不要抱有仇恨之心,而应以礼相待,恪守诚信,但是不要太早向洋人示好,这样会让洋人看不起。在镇压太平军时,不要一下子歼灭,而应该以防为主。通过同太平军的作战,向洋人显示自己的实力,等赢得洋人的尊重和好感以后,不要傲慢,而应平易近人地与之修好。

得到曾国藩的明示,再加上李鸿章在江湖上修炼了多年的交际手段,对付洋人绰绰有余了。所以,李鸿章到了上海以后,如鱼得水,牢牢地抓住了上海,而且还将上海周边地区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但是,李鸿章在上海算是站住脚了,那么在李鸿章每天酒足饭饱以后,他都会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呢?翅膀长硬了以后,他还会乖乖地听从曾国藩的调遣吗?这个问题随着事态的发展,我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开赴天京

为了助李鸿章一臂之力在上海站稳脚,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861年12月26日),在李鸿章赶赴上海的第十五天,曾国藩以江苏“省长”薛焕丢城失地为理由弹劾薛焕,建议朝廷任命李鸿章为署理江苏“省长”。

我不知道,曾国藩在极力把李鸿章推上更高的政治舞台时,是否想过两人以后的关系走向。但是,此刻,曾国藩只能往好的方面去想,尽量祈祷事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因为曾国藩的这一举动,并不仅仅是为了李鸿章。

他考虑更多的是为了保住湘军的军饷来源。江浙一带向来都是大清的粮袋子、钱罐子,如果牢牢控制住这些地方,那么湘军就不怕没有粮饷了。

当然,曾国藩所能想到的,慈禧和恭亲王也一定能够想得到。所以,曾国藩提出,如果朝廷准奏,那么他将即日拨军队开赴天京,保卫长江下游。

曾国藩的这个奏折看上去像是一场交易,然而,实际上它就是一场交易,只是交易的双方都不愿意赤裸裸地把这场交易称之为交易罢了。他们更渴望对方能够在这场交易中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七日(1862年4月25日)李鸿章被任命为署理江苏“省长”,清政府大方得体地表示出对湘军集团的重视,准了!这下曾国藩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兑现自己的承诺,准备开赴长江下游与太平军作最后的决战。

同攻打安庆的情况类似,太平军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天京,一个是江浙,二者虽然相互独立,却又可相互照应。所以,曾国藩决定继续采用围城打援的老办法。政策已定,曾国藩决定兵分四路向天京进发,其中鲍超由宁国、广德进攻句容、淳化为东路;多隆阿由庐州、全椒进攻浦口、九洑洲为西路;曾国荃由芜湖、太平进攻秣陵关为南路;李续宜由镇江进兵为北路。

四路军队之中,以南路为主攻军队,其余三路负责歼灭援军。三路打援军中以西路军最为重要,无疑任务也将最为艰巨,其次是东路,再其次是北路。

从此次的军队部署上,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曾国藩处处偏向于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因为如果一切按计划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四路军齐头并进,那么其余三路打援军就必须在进军的路上尽职尽责。如果这样,他们就很可能被天京援军消弱兵力,那么曾国荃率领的主攻部队,就可以保存实力,到达天京以后,曾国荃的部队就可以在各路军的配合下攻取天京。

当然,如果单纯地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来看,曾国藩这么布军也没有什么错,因为,任何一个部队都需要相互合作,都需要有一部分人作出一定的牺牲,整个团队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但是,曾国藩忽略了,虽然大家可以听从他的部署,而曾国荃作为主攻队伍的主帅,他姓曾,而不姓张或姓王,他是曾国藩的九弟!这就难免会让有些人胡思乱想。

在这些人当中必定少不了一个人,他就是多隆阿。一旦一个人心中有了不快的事情,那么他很快就会表现出来,只是现在时间未到,他还依然表现得百依百顺,然而一旦形势有变,那么谁都不能肯定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无论怎么样,现在的进军计划总算定了下来,那么下一步无疑就是拔军出发。就在大军出发在即之时,作为南路军主帅的曾国荃,才匆匆从湖南老家带着新招募的几千湘军赶到安庆。

此时,由曾国荃直属统领的湘军已经增加至18000人,再加上其十弟曾贞斡(原名曾国葆)统领的四五千湘军,曾国荃的全部兵力已达两万二三千人。但是这两三万人,如果跟天京守军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所以如果曾国荃抢功心切,直逼天京,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恶战。

大军起兵之后,四路军队的行军速度很快拉开了距离,其中西路和南路湘军行军最为迅速,其余东、北两军明显慢于南、西两军。从四支军队的行军速度,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西路和南路从起兵之时就一直都在叫着那么一股劲儿。

起兵之初,曾国荃就先命曾贞斡、彭玉麟率一支部队由无为起兵渡过长江,沿长江南岸向天京进军,自己则率南路军主力部队由长江北岸挺进,迅速攻陷巢县、含山、和州,并于三月二十四日攻陷西梁山要害,直奔天京。

与此同时,西路军也不甘示弱,日夜兼程奔赴天京。表面上看,曾国藩的这两支劲旅是要前去攻打太平天国首府天京,但在私下里,湘军集团内部正在酝酿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四月二十日,曾国荃听说,西路多隆阿部已经攻陷庐州,距离天京还有130多公里的路程。于是,曾国荃急渡长江,迅速与长江南岸的曾贞斡会师,并火速越过芜湖、东梁山、金柱山等关隘,偷袭安徽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致使守城太平军被打得摸不着头脑,为了保命,只好弃城而逃。

至此,芜湖等地,虽仍有太平军驻守,但是已经被四周的湘军包围,曾国荃部南路军攻下太平府后,立即借势杀回芜湖、东梁山、金柱山等关隘,经江宁、板桥、秣陵关、大胜关等长江北岸沿途重镇,很快逼近天京。

同治元年五月四日,曾国荃率军进驻天京雨花台,彭玉麟的水师也已挺进天京护城河。当曾国荃站在了这座让他“朝思夜想”的历史名城面前时,立刻没了底气。

抬头往前一望,曾国荃不禁惊呆了,天京不愧为天京!原来,当时被太平军改名为天京的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城。它最初建成于明洪武十九年,原城城墙全长34.36公里,墙高14~21米,共有城门13座。整座城池呈不规则多边形,而且它依山傍水,蜿蜒起伏,非常有利于军事防御。

并且,该城筑墙的砖块都是专门由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个省的28府、118县所造的,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太平军据城达9年之久,他们早已把天京城打造成铜墙铁壁。所以,如果有人说当时的天京固若金汤,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天京,无论对于一支怎样精良的军队来说,都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曾国荃所率领的两万多湘军也并非个个精良。

面对这样一座城池,曾国荃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当然,剿灭太平军是迟早的事,可是现如今,太平军不出来,湘军进不去,这一仗要怎么打,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

对于这些问题,曾国荃心中还真是没有底,所以他只好按兵不动,等待其余三支军队抵达天京以后,先把天京城围起来再说。

可是,曾国荃左等右等都没有人来,他知道一定是出事了!可是事情又出在了谁身上了呢?

多隆阿

就在曾国荃驻军天京雨花台时,其余两支打援军,东路和北路,分别在江苏寿州和安徽宁国遭到了太平军援军的阻挠,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南京。

而西路军多隆阿部早已攻下安徽首府庐州(今合肥)距南京仅130多公里,按照他们最初的行军速度,就算半路遇到了太平军,也该到达天京城了,而西路军为何迟迟没到呢?

问题就出在了多隆阿身上。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多隆阿。多隆阿,男,出生于公元1817年12月20日,字礼堂,姓呼尔拉特,满族正白旗人(大清八旗之一)。看到了多隆阿满族正白旗人的出身背景,或许很多人也就猜出了,这绝对不是一位平庸之辈。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湘军兵分四路围攻安庆的时候,多隆阿就曾经率领第二路军成功地把陈玉成的救援部队挡在了安庆城外。

如果从曾国藩的湘军之中选拔骁勇善战者,那么塔奇布之后就数多隆阿了。多隆阿从小习武射箭,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16岁就已经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披上铠甲入伍参军了。进入军营以后,多隆阿骁勇善战的特长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他很快就被选入前锋营,之后加官进爵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安庆之战中,多隆阿的战绩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最终攻下安庆的却是曾国荃,他所做的事情不过是为曾氏兄弟建功立业作铺垫罢了。

想到此,多隆阿真是郁闷,可是,让他郁闷的事情,并没有随着他的忍气吞声而告终。和安庆之战一样,曾国藩想再次利用多隆阿打援,成功地帮助他们曾氏兄弟拿下天京。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这次却没能打响,多隆阿早就受够了曾氏兄弟踩着别人的劳动果实邀功请赏的伎俩,所以在打下庐州以后,多隆阿率西路军停军观望,根本没有前去天京的意思。

他的迟迟未到,直接导致了曾国荃孤军深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这可急坏了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