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500强企业留人之道
19585600000030

第30章 环境留人篇——营造良好氛围(5)

留人秘诀: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良好而独特的工作氛围,更能吸引那些追求个性独立的人才,他们对工作环境满意度越高,就越愿意留下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创造并维持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使身处其中的人乐于工作,并乐于成为组织的一分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工作,工作效率一定是最高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

案例回顾:自由是留人的根本

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的耐克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该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等。2002财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49.8亿美元,比2001财年增长2%。

耐克公司在体育用品方面取得这么令人震惊的成绩,离不开公司的经营策略,更离不开耐克公司的共同努力。耐克公司的企业战略动力来自于它对个性发展的注重,它一直提倡和鼓励自己的员工向传统和陈旧观念挑战,这种观念充分体现在耐克公司的工作环境中。耐克公司拥有一个非常适合工作的环境,舒适、自由而又友爱和谐,因此聚集和留住了一批设计、营销乃至体育方面的天才。

在耐克总部,一排悬挂着48面不同国家国旗的旗杆后面,是一座大理石水池。穿过大理石水池,可以看到年轻的员工快速地在各大楼问的连接通道上穿梭,这些大楼都是为了纪念一些未满35岁的杰出运动员,例如:马克安诺大楼、爱尔柏特·沙拉查大楼、丹·法斯大楼、迈克,乔丹大搂、波·杰克森运动中心等。这些突出的建筑物,矗立在足足有七英亩宽的人工湖旁边。湖的另一边,沿着宽宽的红砖道,再经过好几座雕像和一些古朴的石椅,便是一座精心设计的日式花园。耐克总部种植了许多高大的树木,树上系着一些慢跑发带。这些建筑给耐克公司平添了几分运动的气氛。

更令人奇怪的是,耐克人把外面的世界取名叫“生物圈”、“真实的世界”或“狭路之外”。狭路之路指的是那茂密的绿草墙,城墙里不分日夜都可以看到那些不穿袜子、认真奉献的跑者。这儿就是美国耐克为运动与健身服务世界,让世界更“多彩多姿”的地方。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既健康又健美的身体,一定意义上,耐克不仅仅是运动品的代言人,更成了健康的象征。

耐克公司还不准任何人抽烟,耐克领导者出钱鼓励员工骑脚踏车、轮滑鞋以取代开车,员工们会利用午饭时间到健身中心去做上两小时的运动,绝对不会有人说闲话,因为任何人的部门今天都有可能会工作到晚上九点。耐克的员工不需要走出公司,就可以理发、洗衣、按摩或作曲线的评估、购买耐克的产品,甚至还可以让因为工作而很久不见面的家属,在堆满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的货品店里买东西。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耐克人的儿女开着车穿过麦克·舒密特大楼,转过法斯大楼,往乔·帕特诺托儿所附设儿童游乐场驶去。

耐克的年轻一代员工,在经过董事长面前时,只是流露出简短的微笑或微微颔首为礼。没有人会像老板一样穿着笔挺的西装或领带衬衫。以一般企业的观点来看,有些人的头发甚至太长了点,并且显得有些不干炼。至少有一半的员工,背着印有Just Do It或Nike字样的背袋,在耐克的世界里神采奕奕地走来走去。另外还有很多人穿着耐克研发部所发明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鞋子,不是颇具异国情调的运动凉鞋,就是前卫的原型(Prototye)鞋子。有些人把鞋带绑到小腿肚上,就像罗马人的绑腿一样。偶尔也会看到,耐克的高级主管在“校园”里穿着两只完全不一样的鞋子。因而在耐克每个人见过面、打过招呼之后,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对方的脚上瞧过去,这已经成了耐克人独特的习惯。

正是这些奇怪而且独特的习惯,以及耐克公司独到的工作环境,让耐克的员工也变得卓尔不群,而且在公司工作像生活在家中的感觉一样,这样的一个环境让耐克的员工不舍得离开,而且留在公司,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也推动耐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耐克公司用自身骄人的业绩还印证着其创始人比尔·鲍尔曼曾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拥有身躯,你就是一名运动员。而只要世界上有运动员,耐克公司就会不断成长壮大。”

专家点评: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

现如今,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然而,所谓大道无形,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少人都感觉“虚”,不知道文化建设从哪入手,重点在哪,所以也导致了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虚张声势混为一谈,口号标语满天飞,但企业的文化建设却总是不入门,在门外徘徊,根本无法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无法提升管理水平,更无法通过提高企业文化的方式为公司创造更高的利润。

而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是有效的。很多企业的领导很有远见、很有激情,但他们没有合适的途径和手段对内对外传达企业的远景和文化,所以是失败的。

假如员工身处这样一个工作环境里面:员工的办公室与领导办公室面积同样大小,并且员工坐在采光度良好的窗前,而领导坐在办公室中间的位置;无论职务大小,出差公干一律乘坐经济舱,没有特殊;无论员工在全球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公司无处不在的医疗照顾和资源支持;员工总是能够从公司的内部网络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无论员工选择何种工作方式和哪个地点,只要员工能完成工作,没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员工就是一名领导者。不平等,让员工有做被雇佣者,甚至做奴隶的感觉。肯定会把人气走,还不如高层主管放下架子,与普通员工一起同甘共苦。这种强调“平等”的做法能使员工有“主人”的感觉。彼此信任后形成的默契,使双方都能有越来越强的责任心。

很多员工与领导相处时,总会感到紧张不安,他们不知如何做才好。当领导离开时,他们反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能从中自娱自乐。一般来说,没有领导在场,员工能更好地做出决定。因此,当领导回来时,也许会吃惊地发现:领导不在的时候员工的表现是多么令人满意。让领导离开员工能检验领导的管理是否成功。如果作为一个领导已经能够培养员工按照领导所讲的方式去做事,如果他们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当领导不在的时候,一切可以照样圆满地完成。离开员工,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工作框架,而不是什么都为他们想到。作为领导者,除非是十分重大的问题,需要领导者的决策和指导外,领导只需为员工指引方向。

在经营方面,有的管理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有的虽然卖力地工作,可是成绩并不见得理想,原因也许就在于能否巧妙地运用他人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就是花费许多时间,也不一定能做得十全十美。如果一方面要利用员工的力量,另一方面却连细节都要加以干涉,员工就会觉得繁琐,因而失去工作意愿,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总之,必须把握工作要点,即善于放权,又善于控制局面。这样也就构建了非常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尽管付出的辛劳不多,却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耐克公司作为一家生产体育用品的公司,它的员工更要比其他行业的员工显得更要有干劲和活力,而这就需要公司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很好的约束,给他们一些自由,正是因为这样,耐克的员工才显得那么独特,而且流失率也非常的小,这些健康活泼的人们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发展的机会。

花旗集团:打造“花旗式”工作环境

公司标志:

中文常用名:花旗集团

总部所在地:美国

主要业务:银行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46777.0

2007年排名:14

留人秘诀:美化企业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每个工作人员所向往,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会给员工带来良好心情,在好的心情中工作,员工才会发挥最大的潜力。而好的工作环境正是需要企业去构造,假如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备,耽误员工的工作,加上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关系复杂,勾心斗角,那么势必会引起员工的抵触和反感。这种反感情绪会与日俱增,当到了员工忍无可忍的时候,员工也只好将企业给“抛弃”。所以,作为一个好的企业一定也注意企业工作环境的建设和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