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贪功
廉颇一生建功立业无数,到了晚年,他仍贪功不退。秦国后来进攻赵国,这时廉颇正在魏国,赵王派兵去看廉颇还能否率兵征战。廉颇还想建立功勋,彰显英雄本色。但最后还是由于仇家郭开从中作梗,不要说立功了,故土都未能回去。
汉武帝讨伐匈奴,老将李广几次自荐。汉武帝见他态度十分坚定,不得不批准他担任卫青的前将军,但最终因为迷路误军而自杀。宣帝时先零羌反叛,营平侯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非常自信,认为当时的汉将中无人能够超越自己。他在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湟水南岸)接受诏命,平定了羌族的叛乱,可他的儿子却因为平羌之事惹来杀身之祸。
汉光武帝时,五溪的少数民族反叛,马援请求出征,光武帝悯恤他年老,没有同意。马援请求说:“我还能够披甲跨马。”光武帝让他试一试,马援跨上马鞍左顾右盼来表示可被任用。光武帝笑道:“这个老者真是勇健啊!”于是用他为将,结果在壶头山遭到厄运。
唐朝代国公李靖本来是告病在家。这年正遇上吐谷浑族侵犯边境。他听说后马上去见丞相房玄龄,并对他说:“我虽然年迈了,平叛还是没问题的。”但他平叛归来后却差点死在高甑生设计的圈套中。唐太宗打算攻打辽东,召他进来对他说:“高丽还不臣服,您也有出征的意思吗?”他回答说:“现在我有病,虽然身体衰弱,但陛下真的不嫌弃我的话,我的病就快好了。”皇帝怜悯他年岁大了,没有同意。郭子仪八十多岁,还当着关内副元帅和朔方、河中节度使,没想到辞职退居,最后被唐德宗下令罢免。
历史上这几人,哪一个不是文韬武略、人中豪杰?然而他们都被功名所牵累,何况是比不上他们的人呢?文臣以运筹帷幄辅国,武将凭借骁勇善战定邦,人们成就功名的欲望就是因为这个名声的存在才产生的。从古至今,贤卿大夫们极少去探究这个道理,不爱惜自身,真是让人慨叹急流勇退的人太少了!
人臣震主
作为臣子,为江山社稷立下战功,名扬四海,如果长时间伴随君王左右,连君王都会对他感到敬重的话,那么他大多会招来君王的猜忌,一般不会有好下场。这在历史中举不胜举。
先说说韩信。他年轻时承受胯下之辱,就是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后来投靠西楚霸王项羽,没有受到重用,几次三番向项羽献计献策都不被采用,韩信只好投靠汉王刘邦。起初,在刘邦那里也没有得到好的待遇,仅为治粟都尉。后经萧何大力举荐,刘邦才拜他为大将军。韩信的才干和智谋才有了用武之地,做了许多震天动地的大事,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背水列阵,大破赵兵;兵不血刃,收复燕地;突发奇兵占领三齐,后又十面埋伏,大破项羽,逼霸王别姬自刎垓下留下了千古浩然的英雄美名。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难以完成统一天下大业。韩信对于刘邦可称得上忠烈,楚汉相争之时,韩信有好几次自立为王的机会,完全可以消灭刘邦和项羽,但他都弃之不用,为的就是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
然而,当了皇帝的刘邦,生怕战功赫赫、兵权在握的韩信总有一天会叛变,以至于食之无味,夜不能寐,最后终究以谋反罪名杀掉了韩信。
与韩信下场类似的还有汉朝的霍光与周亚夫。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有拥立昭帝、宣帝之功,其权势和皇帝一样威重,宣帝谒见宗庙时,霍光陪宣帝坐在车的右端,宣帝内心很害怕他,如有芒刺在背一样感到不安。霍光死后不久,宣帝就找到一个借口将其全家杀掉。民间传说:“威重震主者,没有好下场,霍氏灭族之祸,起自霍光和宣帝同坐一车之时。”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元勋周勃之子。周勃死后,其子袭侯位,后犯法被杀,汉文帝就想选择周勃儿子当中的贤者为侯。众人皆推周亚夫,于是亚夫袭侯爵、封条侯。
周亚夫因治军严明深得汉文帝赞许,以至于其驾崩前嘱咐继任的汉景帝:“如果国家危机,周亚夫可以为帅。”
汉景帝继位不久,便出现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叛乱来势汹汹,一时汉室告危。汉景帝遵文帝之嘱,果断地让周亚夫率军平叛。周亚夫临危受命,东征西讨,终于击败了七国联军,为保卫刘汉王朝立下盖世功勋,被景帝拜为丞相。
汉景帝欲废太子刘栗,周亚夫不同意,最终拗不过皇帝意志,刘栗还是被废了,景帝也从此疏远了周亚夫。周亚夫在平乱时得罪的宠臣梁孝王,此时又不断在汉景帝面前说其坏话。再加上周亚夫为汉朝社稷考虑,坚决反对汉景帝违背汉高祖刘邦“不准封刘姓以外的人为王”的规定,而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的行动,深深得罪了窦太后与汉景帝,以至汉景帝认为自己死后,周亚夫不会做自己儿子的忠臣。于是,汉景帝借故罗织罪名,捕周亚夫入狱。周亚夫“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也许东晋的谢安的下场比周亚夫要好些。谢安风流倜傥,处事沉稳,曾不动声色地为挫败奸臣桓温的篡逆阴谋立了大功。桓温死后,谢安执政,使东晋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
谢安打退了苻坚的百万军队,使晋朝再次生存下来,他的功劳名誉日益盛大,那些一心想往上爬的奸邪的人,经常诋毁他,说他的短处,使得晋孝武帝开始疏远猜忌他,又因相信了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奸猾的煽动,致使谢安辞职到外地去,以至于最后死于外地。
隋文帝时的功臣高颎就没有谢安这么好的运气了。隋文帝杨坚做北周的权臣,想要谋权篡位,看到同为北周大臣的高颎精明干练,就命人笼络高颎为自己出主意、定计策。高颎冒着灭门九族的危险欣然听命,为杨坚逼北周禅让而建立大隋立下功劳。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高颎更是立下赫赫战功,被杨坚任为丞相长达二十年。
高颎知恩图报,为大隋江山勤勤恳恳地劳作,却触犯了皇后独孤氏,在她的挑拨离间下,隋文帝也怀疑并疏远了高颎,直至削官为民。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又拜了高颎为太保,而高颎又因看不惯杨广淫靡颓废,被杨广冤杀。
唐朝的一代名将郭子仪的遭遇也令人慨叹。开元盛世后期,唐玄宗迷恋酒色,宠信奸佞之臣,穷兵黩武,挑起边境战争,引起了长达八年之久、给国家造成重大灾难的安史之乱。当边镇大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兵毁掉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时,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太子李享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重用李光弼、郭子仪平息叛乱。郭子仪临危受命,率领军队与叛军短兵相接数载,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唐德宗即位,却疑忌郭子仪名望权势太重,便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
李晟靠孤军收复了京城,但不被庸主所信任,使得他日夜哭泣,眼睛因此都哭肿了,最后还夺掉了他的兵权,并百般猜忌他,使他差点不免于死。李德裕功劳卓著,声名威震四方,辅佐唐武宗中兴,威望特别高。唐玄宗登上皇位时,在太极殿奉册。皇帝事后对左右的人说:“刚才行礼时在我旁边的那个人,不就是太尉吗?他一看我,我的毛发就因为害怕而竖立起来。明天就罢免了他,最后把他贬到海岛上直到他死在那里。”像郭崇韬、安重诲也都是如此。
晏子扬雄
齐庄公因行为放纵被大夫崔杼杀了,与其同死的还有八位大臣。大夫晏子听说此事后,就来吊祭庄公。左右的人问他:“大夫要为庄公殉难吗。”他说:“君主又不是我一人的,我为何要舍身为他殉难呢?”左右的人又问他:“大夫要逃走吗?”晏子说:“君主的死又不关我的事,我为何要逃呢?如果是为了国家而死我就可以死,为了国家的生存而逃我就逃走,若是为了个人私利这样做,不是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谁会去这样做?”
崔杼和大夫庆封勾结,立年幼的杵臼为国君,胁迫大臣们宣誓服从。崔杼的家丁拿着兵器逼迫着晏婴,他誓死也不服从,说道:“我不单单是为了忠于国君,而是为了忠于社稷。”铁骨铮铮、气贯长虹,以致崔杼、庆封不敢杀晏婴了。
晋国的豫让原先投靠危中行,后来智伯杀了危中行,豫让就为智伯效力。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隐姓埋名找机会刺杀赵襄子。后来被赵襄子捉住了,赵襄子问他:“智伯杀危中行你不为他报仇,为什么你现在为智伯报仇?”豫让说:“危中行待我像平常的庸人一样,所以我以普通人的身份回报他;智伯待我像国士一样,我就以国士的身份报答他。士为知己者死,我死而不悔。”
晏子的话和豫让的话差不多,但晏子不愿意用自己的死去殉庄公。这样看,晏子正气凛然以国家利益为重就是豫让不能相比的了。
扬雄在西汉做官,亲身经历王莽篡汉的变乱。他终生坚持正道,与晏子同等。社会上有些儒生拿他的《剧秦美新》来贬斥他,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是扬雄迫不得已才写的。颂扬新莽的恩德,结果只能是美化残暴的秦王朝,其中深意不难体会。序中所说新莽与传说中圣明的五帝一样,甚至比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还强之类的话,有史以来没有听人说过,这只不过是在戏弄王莽罢了。如果扬雄擅长趋炎附势,他可以写王莽是真命天子,去赞颂他挽救汉室的功劳,这样完全可以邀功,争得国师重臣一样显赫的地位,怎么也不至于那样抑郁不得志。
彭越无罪
韩信、英布、彭越都因为谋反而丧命。
其中韩信趁着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征伐陈豨的机会,企图假借朝廷的命令,释放官府的罪人,然后又调动军队袭击在京师的吕后和皇太子。
英布见汉高祖派使臣考察自己是否谋反,就出兵向东攻击荆地,向西攻打楚地,并对汉高祖刘邦宣称自己要当皇帝。他叛变的罪行已经很明显了。
只有彭越,仅仅因为刘邦讨伐在邯郸陈豨,要他出兵,他说自己有病不能亲自带兵去邯郸,只能派手下大将军率兵前去,就得罪了汉高祖。汉高祖既已下令将彭越削籍为民,而吕后又指使他人控告彭越还想谋反,彭越于是被杀。
韩信、英布、彭越谋反的事,只有彭越是冤枉的。扈辄曾经扇动彭越谋反,彭越不听劝告,但也没处死扈辄。有关机构认为彭越不杀劝说他反叛的人,就说明他心里想谋反。若是这样,就与贯高企图谋杀汉高祖而张傲不同意的事是一样的。彭越因为没有处死劝说自己谋反的人而被杀;张敖说自己不知道贯高谋反的事,便被宣布无罪,这是为什么呢?
乐说揭发韩信、贲赫告发英布,都被分封为侯。梁大揭发彭越却未受到赏赐,这难道不是因为汉高祖刘邦也知道彭越被杀是有冤情的吗?栾布是彭越的人,奉命出使回来之后,彭越已经被杀害了。栾布仍然对着彭越的尸首向他汇报出使的情况。刘邦知道以后派人把把栾布叫来大骂一顿,想把栾布烹杀。栾布坚持彭越没有谋反的现象,朝廷却用无关紧要的事情把彭越处死了。后来,刘邦不但释放了栾布,还将他任命为郡都尉。如此看来,汉高祖在用刑上辜负了彭越,这真是太可悲了啊!
田横吕布
秦末,各地反秦起义如火如荼,田横也起兵反秦,想要重建齐国,自称齐王,后来被刘邦击败了。
西汉政权建立后,田横率手下五百多人逃到海岛上。刘邦派遣使臣到海岛上去劝降,并且说:“假如田横归顺汉朝的话,最高可以封王,最低也可封为侯。”于是田横带着两个门客,去到洛阳。在将要抵达洛阳时,田横对自己的门客说:“想当初,我和刘邦都是地位平等之人。现在,刘邦当上了皇帝,而我却沦为阶下囚。要让我做刘邦的臣子,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耻辱!与其这样受辱,不如死了算了!”于是拔剑自刎了。
田横不羡慕王侯爵位,视死如归,所以汉高祖听后,流着眼泪称赞他的贤良。班固则认为田横是个“雄才”。唐朝的韩愈路过田横墓时,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说:“自古以来死去的人太多了,先生虽死,光芒至今还照耀人间。”田横那种英烈凛然的气节,至今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吕布占据徐州,后来被曹操打败,做了俘虏。曹操准备处死吕布的时候,吕布对曹操说:“你最大的心患就是我吕布,现在我已经归服你了,如果你饶我一条性命,让我带领骑兵,你自己带领步兵,我们互相配合,平定天下指日可待。”曹操最终还是把吕布杀了。
吕布的勇武未必在田横之下,可是他却想忍受屈辱投靠仇敌,所以苏东坡曾有诗说:“犹胜白门穷吕布,欲将鞍马事曹瞒。”这是对吕布的嘲笑。
五代时期,割据燕州的刘守光吃了败仗,被晋王李存勖生擒。刘守光知道自己性命难保,便痛哭流涕,哀求道:“晋王你想要收复唐朝的天下,成就霸业,我善于骑射,为何不饶我一死,让我为你效劳呢?”这便是更加庸碌、奴性十足的下等人才,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