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人间词话
19575600000077

第77章 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原文】

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①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②。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③。

【注释】

①“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出自《子夜歌》。

②“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送孟东野序》。王国维在这里引述了其意。

③“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荆谭倡和诗序》。王国维在这里引述了其意。

【译文】

古诗中说:“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是事物失去它固有平静而发出鸣声的产物,所以有“欢乐愉快的词句难以写得精巧,忧愁痛苦的话容易写得好”这种说法。

【评析】

王国维一直认为,抒情是诗词的灵魂,写作诗词要有感而发,要直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文学大师脱颖而出的秘诀所在。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一般来说,事物失去它的平静就要发出鸣声。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扰动它就发出了声音;水本来没有声音,风激荡它就发出了声音。波浪腾跃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在堵拦水势,水流湍急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在阻梗水道,水的沸腾是有什么在烧煮它。金属和石头制造的乐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声音;人的语言也是这样,心里有了不得不说的话就要说出来。他们歌唱是有所思慕,他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念。凡是口里发出来而形成声音的,大概都是存在不平的因素。韩愈又在《荆潭倡和诗序》中说:和平的声音平淡浅薄,愁苦思虑的声音精要微妙,欢愉的词句难以写得精巧,愁苦的话容易写好。所以作文章的原因通常起于作者长期旅居在外或身屈下位。王公贵人,志得意满,不是天性能够作文章又喜欢作文章的人,就没有空暇作文章。韩愈的这两段话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王国维在此则提出的“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来看,王国维的词学观有不少是韩愈文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参阅作品】

子夜歌

(南北朝)无名氏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

【注释】

①日冥:黄昏时候。

②底:怎能。

【鉴赏提示】

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个妇女对情人的思念和爱慕。有谁有了感情后没歌唱和表达出来的欲望呢?有谁肚子饿了没有吃东西的欲望呢?在黄昏时倚着屋门,怎能不因思念爱人而忧伤呢?简单明了,又充满感情,这首词深受王国维喜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我们在欣赏这首词时,不妨挖掘一下它的背景资料,看看它是不是“不得其平而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