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保健手册(下)
19531100000009

第9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2)

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五果、五畜、五菜是为副食,其中义以肉类为荤食,瓜果、蔬菜为素食。中医学一向倡导副食宜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并认为此亦长寿一诀。《黄帝内经》中早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疔: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多因火热之毒蓄结所致。疗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值及症状而定名,如面疔、指疔、足疔、烂疔、红丝疗、疫疗等。临床表现:韧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腋头。形虽小而根深,肿硬如钉着骨,疼痛剧烈,来势甚凶,易扩散而走黄。)的记载,意思是说多吃肥厚油腻的食物,易引起痈(痈: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焮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则易溃砬。溃后脓溶液稠黏,疮口易敛的,都称为“痈”。痈,即气血受毒邪所固而壅塞不通之意。属阳证,初起常伴有实热征候,如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等。痈分“外痈”、“内痈”两大类。)疽毒疱等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引起人的死亡最常见疾病是心脑血管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过多关系密切,因为饮食中含胆固醇食物过多,胆固醇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壁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由此产生。另外,肉类食物在人体肠道中停留时问较长,易导致肠癌的发生;所以,这些食物宜少吃,但也不能一点不吃。

多吃荤食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完全戒绝,应荤素搭配。因为动物肉类荤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它们不仅含热量高,而且还是机体组织器官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并可作为能源在体内储存,以备机体急需。所以,单纯吃素对身体是不利的。虽然也有长期吃素的百岁老人,但他们多是尼姑、和尚,从小就出家,身体已经适应厂。如果原来吃肉,一下子什么肉都不吃,反而打乱了体内平衡,人体得小到必需的营养物质,即便胆固醇减少了,全身的状况也会更差。中医学强调整体论,不能顾头不顾尾,而应荤素搭配,保证人体营养全面而均衡。

现代研究也证明,瓜果蔬菜等素食较荤食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属低热量的食物,对减肥的人来说尤其适宜。绿叶蔬菜和瓜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提高机体抵抗力,还可防治肿瘤。素食中大量的粗纤维,又可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肠癌等。瓜果蔬菜中的丰富维生索、尤机盐等也是人体所必需的,对保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电解质代谢正常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新鲜的瓜果、蔬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极高,是延年益寿的良好食物。

所以合理的菜肴,耍荤素配合适当,一般说,蔬菜的总量要超过荤菜的一倍或一倍以上,是最符合营养要求的。

2.谨和五味,长有天命

食有五味——辛、甘、酸、苦、成

中医学认为食物皆有味,可分辛、甘、酸、苦、成五味。辛可发散,行气血;甘能和中缓急止痛;酸可固涩止泻,苦能清热泻火燥湿;成能软坚散结。食物因其五味厚薄不均,而各不相同,性能各异。

五味分人五脏

中医认为,五味功用各异,对五脏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黄帝内经》曾说过:“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就是说,饮食五味和五脏各有其亲和性,某味先入某脏从而有益于某脏。所以应当根据这种关系,适当选用饮食物,补益五脏。如酸先人肝,酸性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而肝阳易亢,肝阳易虚,故适宜以酸味食物养肝敛阳。甘先入脾,甘味食物具有补脾和中之效,脾气素弱者宜以甘味食品滋养。

五味太过伤五脏

五味虽各有所喜,能滋养五脏,但若长期偏嗜某味食物,就会产生积蓄,可能使某脏之“气”偏盛,损伤内脏的功能,甚至能影响寿命。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如果味过于甘,反而会因甜滞碍脾,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味过于咸,义会渗透伤肾。根据中医了五行学说,五味中某味太过,不仅可影响对应脏器的功能,而且也会波及其他脏的功能,如酸入肝,肝克脾,过食酸味则肝强克脾,脾气乃绝。所以,以五味养五脏,应全面照顾,不应偏食。

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五味太过伤五脏”,仅举一例加以说明。中医一贯强调食盐不可过量,因过量的盐分会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引起神经、肌肉、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另外还发现,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肝硬化、中风及肾脏病,均与过量食盐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时刻需要注意,吃盐勿过量,尤其是肝、心、肾等脏器有病的患者,更需提倡低盐饮食。

五味太过能伤及五脏,这是其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调和五味不仅能滋养五脏,且可借助食物百味来调整机体功能,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

调和五味,增长天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食物五味可分人五脏,并起滋养作用,若不能全面兼顾,有所偏颇,就会产生疾病;但若注意调整,不仅可健身,且可防病、治病。长期以来,历代养生学家们均倡导“调和五味以养生”,注意五味调和,能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毛孔固密。这样,人体的健康就得到有效保证,体格才能强壮。如果人们谨慎而严格地遵守饮食养生法则,就会增长寿命。

3.饮食有节,定时适量

暴饮暴食,变生疾病

古人早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说法,不主张进食过饱。饮食不知节制,恣口腹之欲,暴饮暴食,不仅有碍脾胃运化,且可致呕吐、食积、腹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也以为,暴饮暴食会使肠胃负担加重,消化液分泌失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急性胃扩张、酒精中毒、急性胰腺炎、胃穿孔等严重疾病。另外,经常多食、饱食,也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而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相对缺血,长久会导致疾病,使其衰老。

饮食有节,饥饱适中

暴饮暴食易致疾病。同样,饮食长期过少,也会造成营养不良,难以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也会导致疾病。故而饮食须有节,有一定的限度。饮食有节,就是要求人们每日的饮食有一定的节制。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饮食定量,以做到“饥饱得中”,一则可保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提高食物的利用程度,二则可减少疾病的发生。节食对减肥也非常有益。

饮食定时,运化守律

饮食要有规律,适当安排饮食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饮食者若不能定时而随意食用,特别是儿童,零食不离口,使肠胃始终处于充盈状态,一直在工作得不到休息,会导致胃肠功能减弱。长期如此,势必食欲减退,造成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

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进食定在早、中、晚,每餐间隔为4~6小时,和人体消化食物的时间是吻合的。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在胃中停留和传递约需4小时,而肉食约需6小时,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中食物消化至一定程度,便会产生饥饿感,便可再度进食。现代研究也证明,在这兰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旺盛。可见,定时进餐,不仅仅使肠胃张弛有度,而且对食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

饭饱八成,延年益寿

人们早就知道,僧侣和隐居者当中长寿者特别多,这与他们采取有节奏的、平静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的定时与定量关系密切。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现代科学家们也认为限制饮食可可以延长寿命。即每餐吃八成饱,在保证身体最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减少糖和脂肪的摄人量,减轻肠胃的负担;与此同时,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因为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而受到良性的刺激。这种刺激能有效地提高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加强体内环境的均衡稳定,增强免疫力,平衡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结果使细胞保持旺盛,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当然,提倡限食长寿,并不意味吃得越少越好,不然将会走向其反面。

4.顺应四时,调摄饮食

饮食调养应四时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固有规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使其脏腑、气血生化运行有序。历代医家早就注意到健康长寿的秘诀,并提出了“天人相应”的论点,认为人与饮食和四季变化都有各自的生、长、化、收、藏的特点,并据此利用饮食的性味特点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以补充人体的元气,充实气血,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四季饮食须辨证

中医学特别注意人体阴阳平衡,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说。用药和用膳,道理一样。四季的饮食调配,也须注意饮食的性味、特点和人体脏腑的虚实寒热。人体虚弱就要补益,人体有病邪就要祛邪除病,也就是要调摄阴阳虚实,使之“阴平阳秘”,人就可以无病而长寿。可见饮食的调摄法和药物的应用法道理相同,都需要对症,目的都是调摄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要掌握的尺度分寸是“无虚虚,无实实”、“无太过,无不及”。就足说,四季用补、用泻都要根据人和自然界的具体情况,虚弱的人就不要再入为地加重其虚,有实邪的实证病人也不要误补,人为地加重其实邪。泻不可以太过,补也不可太过。用补用泻要恰到好处,不论足饮食还是用药,补与泻用量和用时不足,达不到预期目的,用之太过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目,“过犹不及”,四季进补也不宜太过。人们饮食不足可使脏腑阴阳不平衡,用补太过同样会导致阴阳不平衡。

“春夏养阳”。即要求春夏的饮食调配有利于阳气的保养。春季,万物萌生,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升发,此时食用之物如葱、枣、豉、花牛等应顺应其性,扶助阳气;夏季,万物生长茂盛,阳气盛而阴气弱,此时应少食辛干燥烈食品,以免过分伤阴,宜多食甘酸清润之品,如绿豆、青菜、乌梅、西瓜等侧重于清热、祛暑,酸甘化阴。但热天不宜过分贪凉饮冷,以免耗伤阳气,脾胃受损,进食时应以热食为主,其目的也无非是保养阳气而已。

“秋冬养阴”,即要求秋冬的饮食调配有利于阴气的顾护。秋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天气转凉,气候多燥,少食辛燥食品,以免动伤阳液,宜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顾护其阴液,益胃生津。冬季,是万物潜藏的季节,气候寒冷,宜多食谷、羊、鳖、龟、木耳等物品以滋阴潜阳,填补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