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19530400000028

第28章 为人与处世(5)

善于妥协是一种生存的手段

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各不相同,每个人也有着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因为这种差异,人们之间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会影响个人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困扰。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做人需要有原则,一个没有原则的人是没有是非标准的,是不值得信赖的,但坚持自己的原则还需要有灵活性。当你的个人意见与周围有较大的冲突的时候,你就需要环视周围的情况,必要时收回自己的意见,和别人妥协,以期谋求协调的环境和最可行的途径。

有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有的人看问题喜欢钻牛角尖;有的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毫不在意别人的想法。这些类型的人会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让人觉得难以相处。他们常常会使自己在人群中处于较孤立的境地,并常常为自己的独断专行付出代价。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做决断时,因为听不进别人的话而后悔莫及。

某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在投资一笔生意时,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在未做详细市场调查的情况下,贸然决断。结果生意失败,落得个血本无归。

生意场上,也有人因为不懂得让步而错失良机。

某公司和另一家公司为了某项业务互不相让,在竞争过程中互相拆台,都想独揽这项业务。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项业务却被第三家公司夺得。如果双方能够通过协商,共同分担这项业务,就会双方获利,而不至于丢掉这笔生意了。

在夫妻生活中,也有不少夫妻因为不愿妥协而分道扬镳,以致于留下了终生的悔恨。

孟女士原本有一个十分和美的家庭,只是因为丈夫禁不住另一个女人的引诱,与之发生了一夜情,便断然与丈夫分了手,一个人到异乡去谋生。思念孩子的痛苦和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一直折磨着她,当她想回头的时候,前夫已成立了新的家庭。

学会妥协,就是学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就是学会让步,就是学会克制个人的愿望和冲动;就是学会谅解,以便于保持理性;就是在各种可能中选出一条最可行的途径。

学会妥协,不是无能和退缩,这是一种成熟的品质,也是一种务实的现实原则。

以德报怨化解矛盾

在世人看来,做了好事不声张,行了善举不留名,“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品质高尚、有道德修养的表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却要替他掩藏几分,这似乎就与人们惯常的处世原则相抵触了。而明人吕坤还认为这样的宽厚地待人,可以使自己胸怀宽阔。他说得对吗?

古代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仁厚著称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知道搞错了,就把曹节家的猪送回来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这两则故事里的古人,都为“别人不好处”掩藏了几分。沈道虔“纵容”小偷偷他家萝卜,曹节也不点破邻居的错误,表面看来,无是无非,甚至显得窝囊懦弱。但实际上,却显出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偷萝卜拔笋争麦穗,是不好的行为,但也是人穷家贫的无奈,何必深责?替他掩藏几分,反倒能使他自惭改过。邻居错认猪,尽管有自私一面,但失猪对一般人家也毕竟是大损失,情急之下错认,也可以理解。古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正是胸襟宽阔、与人为善的体现。

需要明确的是,吕坤所说的“掩藏别人不好处”,是掩藏“别人”——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的一般过错,特别是针对我们自己所犯的过错,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决不是对那些贪污腐败分子、刑事犯罪分子、黑社会恶势力姑息放纵。对这一类坏人坏事,我们不但不能掩藏——那是包庇犯罪,我们还要与之坚决斗争。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对同志的一般“不好处”不采取粗鲁方法来公开揭穿打击,而是厚道待人,是要让其自己惭愧反省,否则,就有可能伤害同志的自尊心,甚至使事情恶化。

一位同学放在大衣兜里的500元钱不翼而飞。这可是关系到优秀班级、毕业分配的大事。一位女班长,便决定自己查清“案子”,揪出小偷。班里的重点嫌疑人查了个遍,没有头绪,怀疑面进一步扩大,人人自危……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全班同学都带着对他人的猜忌离开了学校。只是在后来,丢钱人写给作者的一封信才使真相大白。原来他的钱并没有丢,他当时没找到,就报了案;后来虽找到了,但案子已查得惊天动地,他不敢站出来说没丢。

是呀,错在哪里呢?我们甚至还没有见到“别人不好处”,只是无根据的怀疑,就摆出了一副“坚决斗争”的姿态,谁也不放过,这样做,不是说明我们缺乏对他人的最基本的信任,缺乏仁爱宽厚与人为善的宽大胸怀吗?

生活在日本明治时代下半叶的日本禅师白隐一向受到人们的称颂,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有一对夫妇是他的邻居,开着一家食品店。这天,夫妇俩突然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大了起来。夫妇俩大为震怒,追问女儿男方是谁?女儿在一再苦逼之下,说出了“白隐”二字。

夫妇俩怒冲冲地找白隐算账,但白隐只有一句答话:“是这样?”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白隐虽已名誉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非常细心地照料孩子。

一年之后,那位没结婚的年轻妈妈终于吐露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赔礼道歉,并要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在交回孩子时只轻声说了一句:“是这样吗?”

我们看到,有高深修养的禅师,他心地坦荡,不在乎别人的误解,为了孩子他可以忍受诽谤。他不点破年轻的孩子妈妈的秘密,对其“掩藏几分”,是为了保护这姑娘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在事情清楚以后,他也没有对自己的善举表示丝毫自得,“是这样吗?”自家好处轻轻地就掩过去了。这才是“涵蓄以养深”“宽厚以养大”。我们在与同事相处、与街邻相处、与同学相处、与亲朋相处时,应该有白隐的这种宽厚之心。

这里是一个生活小品,幽默而亲切,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品味做人的美好: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了取面包。她取了面包,重又返回餐桌,却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个黑人,正在喝自己那碗汤。“他无权喝我的汤。”老太太寻思,“可是,他或许太穷了。算了。不过,不能让他一个人把汤全喝了。”于是,老太太拿了汤匙,与黑人面对面坐下,不声不响开始喝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喝着,两个人都默默无语。

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盘面条,放在老太太面前,面条里插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了,各自起身,准备离去。

“再见!”老太太说。

“再见!”黑人说。他显得很愉快,因为他做了件好事。

黑人走后,老太太才发现旁边一张餐桌上,摆着一碗汤,一碗显然被人忘了喝的汤……

尊重别人是快乐的开始

许多人都学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当你向一个物体发出多大力量时,这个物体将反作用给你一个完全相等的力,这一原则同样可以从物理学上应用到人际交往中。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你对别人的尊重多一分时,别人对你的尊重也在增长。以下由两个著名谈判专家所讲述的小故事也许可以说明这个原理:

我和一位同事去曼哈顿出差,由于在那天早上的第一个约会前有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从容地吃顿早饭。点完菜之后,我的同事出去买份报纸。过了5分钟,他空手回来了。他摇摇脑袋,含糊不清地小声骂街。

“怎么啦?”我问。

他答道:“我走到对面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他不是找钱,而是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在纳闷,他开始教训我了,说他的生意决不是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的。”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这一插曲,我的同事认为这里的人傲慢无理,都是“品质恶劣的家伙”。他以后再不让任何人给找10美元的票子了。饭后,我接受了这一挑战,让我的同事在饭店门口看着我,我横过马路去。

当报亭主人转向我时,我和顺地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个忙。我是个外地人,需要一份《纽约时报》。可是我只有一张10美元的票子,我该怎么办?”他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我道:“嗨,拿去吧,找开钱再来!”

我兴高采烈拿了“胜利品”凯旋而归。我的同伴摇摇脑袋,随后他把这件事称为“54街上的奇迹”。

我顺口道:“为我们这次出差任务又多得一分,一切在于方法。”

事实正是这样,尊重他人正是你获得合作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建立起公平和信任,并能互相交换实情、态度、感情和需要。有了这种自由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分担后,就可以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双方都成为胜利者。

例如,40年代中期,已故休斯制作了一部电影《被剥夺权利者》。电影主演是珍·拉塞尔,一位漂亮的浅黑色女郎,半露的高耸乳峰给人留下很深印象。这个电影可能已经被人忘记了,但是电影的广告牌也许还记得。拉塞尔仰卧在空中的一堆干草上。

那时候休斯迷上了拉塞尔,以致跟她签订了一个一年一百万美元的雇用合同。

12个月之后,她合理合法地说:“我想要我合同上规定的钱。”

休斯声明他现在没有现金,但有许多不动产。女明星的立场是她不听这些辩辞,她只要她的钱。休斯继续向她说明他现在现金周转不灵,要她等一等。而拉塞尔一直指出合同的法律性,上面清楚地说明年底付款。

双方的争执看来是没法和解的,他们以竞争性的敌对面目出现,于是都通过自己的律师在交涉,原先的亲密关系变成了胜败的斗争关系。外界谣传说,只有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了(请注意,这位休斯就是后来的环球航空公司产权争议花过120万美元诉讼费的人)。如将这一冲突诉诸法律的话,谁将获胜,也许律师是唯一的胜利者。

这一冲突后来是怎样解决的?事实上,拉塞尔很聪明地对休斯说,“啊,你我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一起互相信任的气氛下分享信息、感觉和需要呢?”他们正是这样做了,于是以合作者出现,结果使他们之间的纠纷得到了创造性的解决,满足了双方的需要。

最后把原来的合同改为每年付5万,分20年付清,合同上的金额不变,但时间变了。结果休斯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并获得本金的利息;另一方面,拉塞尔的所得税逐年分期交纳,并且会有所降低,有了20年的年金收入,她就不必为每日的财务问题操心了。

演员的职业一般是不很保险的,此外,她既保住了面子,又取得了胜利。要记住,当你跟休斯这样的怪人打交道时,即使你对,你也胜不了。就个人的不同需要而论,拉塞尔和休斯都是胜利者。他们之所以获得胜利的原因在于他们都为对方提供了合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