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19530400000106

第106章 才情与颠峰(28)

1855年的春天来临时,斯库台战地医院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伤病员的死亡率从原来的50%下降到2.2%。这一业绩震动了英国社会,南丁格尔的声望越来越高。这时,南丁格尔抽出时间前往克里米亚的巴拉克拉瓦,了解那里两个战地医院的情况。当她骑马登上塞瓦斯托皮尔外围的炮台时,阵地上发出一阵阵欢腾的呼声:南丁格尔小姐来了!消息迅速传开,士兵们纷纷从帐篷里跑出来,他们都想见见这位心目中的女神,他们连呼“万岁”,响亮的回声在炮台上空缭绕。就在南丁格尔开始进行医务巡察时,她突然昏倒了,发起高烧来,医生诊断是“克里米亚热病”。她整天昏迷不醒,病情十分严重。这使巴拉克拉瓦的士兵们非常难过,消息传到斯库台,伤病员们情绪低落,不少人都对着墙哭起来。英国国内的人们也关注着她的病情,盼望她尽快好起来。她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了两个多星期,即使在高烧昏迷中,她仿佛仍在忙着医院里的各种事务,她心里惦念着,嘴里叨念着。后来,她终于脱离了危险,病情有所好转。素不相识的人们互相传递着这一好消息,都很兴奋。她争于要料理工作,谢绝了医生要她回国休养的劝告,没等健康完全恢复,就又回到了斯厍台。

尽管南丁格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声望,但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困难重重。军队医务当局感到现在形势好转了,便开始不重视南丁格尔的意见了,许多事项都拖延不办。护士中间也不断产生摩擦,一些较为得力的护士陆续结婚。有的人出于嫉妒、不满,对南丁格尔造谣、诬陷,制造混乱,甚至把状告到陆军部,以致陆军部责令南丁格尔澄清自己的有关行为。一些不明真相的军官、大夫也埋怨她,甚至想把她赶走。1855年冬天,是一个寒冷漫长的冬天,在繁重的工和和一次次的打击、诬陷面前,本来就筋疲力尽的南丁格尔多次病倒,但她每次总是顽强地支撑起瘦弱的身体,继续投入工作中去。面对挫折,她更加坚强。对于各种流言、屈辱、误解,她都一概不予理睬。她埋头苦干,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上,与军队、士兵结下深厚的感情。她抱定一个想法: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只要战地医院还有护士,她就绝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3)拥有的财富

①在荣誉面前

这时,南丁格尔对军队,特别是士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从普通士兵身上发现了令她感动的崇高品格,她看到这是一群具有牺牲精神的人。她爱这些忠诚勇敢的士兵,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心中涌动着一种亲切的情感。她感到,这些士兵们不仅在生病、负伤时需要关心、照顾,就是康复以后,也需要帮助、指导。于是,南丁格尔一方面向政府、军界呼吁改革英军中普通士兵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改善普通士兵的待遇;另一方面,则开始从医院着手,尽可能地为士兵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她经过反复努力,顶着军队当局的反对和“违反规章”的责难,终于在医院里开办了一个阅览室,室内安置了整齐的桌椅,桌上摆放着她用自己的钱买来的笔、纸、报刊,墙上挂着地图、画片。士兵们非常喜欢这个阅览室,他们安静地坐在那里写字读书。此后,她还陆续地办起了专门面向前线士兵的军人俱乐部“英克尔加咖啡馆”和专门面向伤病员的战地医院俱乐部,开办了军人学校,举办了大型演讲会,成立了歌咏队,组织了士兵小剧团。士兵们,特别是伤病员们的生活开始增加了新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实际上,南丁格尔以自己的努力为英国军队的管理完成了一项重大的改革,改变了普通士兵在军队中低下的地位,改变了英国士兵那种野蛮的醉汉形象。

南丁格尔的工作得到了公众的首肯,她在国内的声望上升到了最高点,人民关心她、崇拜她,把她看作是这场战争中的女英雄。从前线回国的士兵把关于南丁格尔的佳话传说带回国内,伤病员在给家人写信时,详细地描述南丁格尔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这些英雄业绩被热情的人们编成诗歌,编入歌曲,关于她的传记小册子销售一空,“南丁格尔小姐”这名字出现在各个地方,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为她写下这样的诗篇:

在英国的年鉴里,

永远载下她的言谈话语,

那盏小小的油灯,

放射出划时代的光芒,

“持灯女士”将永留青史,

在这个国家谁能忘记,

民族的精华,

女中的豪杰。

1856年4月,英俄两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士兵们痛饮狂欢,护士们也开始分批回国。7月份,最后一名伤员离开斯库台战地医院,登上了还乡的船只。南丁格尔结束了自己的东方使命。整个英国都在盼望着她的荣归。政府准备用一艘军舰接她回国,人们搭起了凯旋门,准备了乐队、欢迎词、各种礼物……然而南丁格尔谢绝了这一切。对于个人的荣耀、赞誉她看得很轻,很淡,而对这段生活她却难以忘怀,感触极深。离开斯库台,仿佛使她失去了众多的亲人,她在笔记中写道:“啊!可怜的士兵们,我不是个好母亲,我要离开你们归去了,而把你们留在克里米亚地下深深的墓穴中。”真是一位外表冷峻而内心具有着深厚感情的伟大女性!

②成功的打造

7月28日,南丁格尔隐姓埋名,从君士坦丁堡登船,后经法国回到英国。一天傍晚,她只身一人,穿着黑色的长裙,提着小箱子,从车站步行回到茵幽别墅。站在窗前的老佣人第一个看见了她,大叫一声,泪流满面的跑上去迎接她,这年她36岁。

经过克里米亚战争后,南丁格尔的名字在英国已经家喻户晓。南丁格尔通过努力,以自身的形象为护理工作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使公众改变了对护理工作和护士的看法,也使人们改变了对士兵的看法。从此,护士不再与行为不端的荡妇划等号,士兵也不再被看作卑贱的醉鬼。

人们熟知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事迹,那的确是她的重大业绩。但实际上在后来的日子里,她还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回到家后,南丁格尔感到身体疲惫不堪,但一幅幅画面萦回在她的脑海里,使她无法平静下来。她从过去的经历中认识到:英国军队不合理的军医制度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中各种疾病的流行,使死亡率达到惊人的地步,而这一制度现在仍在运转,仍在谋杀着英国士兵;在各地医院中存在着许多弊端,管理相当混乱,不尽人意的现象随处可见;护士的声誉虽然有了好转,但目前的护理人员素质低,不懂护理技术,合格的极少……南丁格尔把这一切看作是历史的召唤,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改变现状的使命。以坚韧的意志和忘我的热情重新投入到了更广泛的社会改革的工作之中。

她根据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了解到的情况,写出了小册子《英国军队死亡率研究》,并最早以图表的形式显示了有关统计资料。她本着对普通士兵命运的关心,利用与维多利亚女王见面的机会,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对军队的医疗卫生状况进行科学调查分析的建议。经过她与各方面多次交涉、争取甚至是斗争,这个调查委员会终于成立。她参加了访问医院、兵营、疗养所,查询证人,了解事实,整理材料等调查工作,勤勉努力,严肃认真。她在掌握大量资料、事实的基础上,写出了《英国军医部门的效率及医院管理——以及影响士兵健康的各种因素调查》。在报告中,用了6个篇章,全面回顾了克里米亚战役的惨痛经过,并详尽地分析了英军营房在和平时期极端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论证了军医工作对军队素养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这著作被后人认为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走向成功的典范。”由于她的努力推动,1858年5月,英国下议院在热烈的气氛中就此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决议。这以后,她又亲自担负起了艰巨的印度卫生调查团工作。她着手积累有关印度的第一手资料,设计“情况调查登记表”,寄给印度各地的兵站。她在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于1862年写出了《南丁格尔小姐的意见》。这份“意见”见解深刻,论述发人深省。由此,她成为了英国的印度事务专家,许多终生在印度工作的人都来向她求教。一位同事在给南丁格尔的信中曾这样评价说:“您对增进英国军队福利和效率所做的贡献超过了任何活着的男人或女人。”

在此期间,南丁格尔还积极致力于公共设施卫生保健事业以及医院的改革,出版了论述医院建设的《医院札记》。她提出的“一个医院起码应当对病人无害,这一点应当列为医院的必备条件”,成为了医院建设的基本原则,至今仍具有启发性。她还为一般妇女写出了《家用护理手册》,这本小书语言生动、简洁,而且相当实用,很受社会欢迎,被译成了法、德、意大利等多国文字。

③真正的赢家

南丁格尔勤奋地工作着,她的面前总放着堆积如山的报告、文件。她的学识才华和她的宝贵经验使得她成为当时欧洲唯一的一位对平民医院、军队医院和公共卫生事业都有发言权的人,不断有人从英国各地以及荷兰、普鲁士、印度、葡萄牙等国前来求教,政府官员也时常向她咨询。然而,南丁格尔的健康状况始终未见好转。她的身体曾几次濒临崩溃,有时一连几个月躺在病榻上,高烧不退,脉搏快跳不止,周围的人们都以为她挺不过去了,她也认为活不了多久了。就这样,她在地狱的门前徘徊了几次,可结果却又都奇迹般的回到了人间,只是身体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放弃人生的拼搏,而是更加抓紧每时每刻进行工作,甚至抽不出时间接待来访的朋友。

在后半生从事的众多工作中,南丁格尔耗力最多,也最使她欣慰的恐怕要算南丁格尔护士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了。她用英国各界人士、团体捐赠的“南丁格尔基金”,于1860年开办了一所培养护士人才的学校。学校的管理和训练相当严格,女孩子们也很勤奋,认真听课,定期实习临床护理。成效很快就显露出来了。护士学校的毕业生们以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行,受到了许多医院的欢迎。从1872年,南丁格尔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护士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上。她一再强调,护士学校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她教育学生,南丁格尔的护士“决不能做那种只追求物质报酬的人”,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而庄严的事业,选择了这项职业,就要具有献身精神。她同每一个同学都成了知心朋友,和她们交谈,鼓励她们读诗,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学员生病了,她用自己的钱送她们去疗养;学员毕业了,她送鲜花为她们祝福;用谈话、通信等各种方式启发、鼓励在校的或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护士学校的学生们则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建立起了南丁格尔学校的光荣传统。女孩子们感到无论她们走到哪里,南丁格尔小姐仿佛都在她们身旁。她们毕业后给南丁格尔的一封封来信,既带来异国他乡的风情,带来衷心的祝愿,也带来渴求的询问,带来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汇报。1887年时,英国有16所医院的院长是南丁格尔护士学校的毕业生。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甚至活跃在澳大利亚、锡兰、印度、瑞典、加拿大等国。南丁格尔为使护士真正成为了“白衣天使”,无私地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南丁格尔度过了幸福而充实的晚年。她的居室洁白、整齐,充满了阳光,窗前的花架上一年四季都放满了友人送来的鲜花,整个房间洋溢着优雅、清新的气息。她的神情总是那样安详,她的额头更加饱满,她第一次有了闲暇与亲朋好友叙谈,她虽然终生未婚,但总有许多晚辈来到她身旁,谁都愿意把心事透露给她,她那宽厚的博爱精神普照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赢得了人们崇敬和爱戴。

190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授予她荣誉勋章。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这样的勋章颁发给一位女性。1908年,她荣膺伦敦市自由公民称号。

1910年8月13日,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彻底超脱了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午睡后从此长眠未醒。

国际红十字会于1912年决定将南丁格尔的诞辰定为“国际护士节。”此外,国际红十字会还设立了南丁格尔奖章,以此作为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奖章的图案由橄榄枝环绕的红十字和南丁格尔手持油灯的半身像组成。弗罗伦斯·南丁格尔作为一位女性,不仅开创了医疗护理事业的新纪元,而且为护士职业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她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毅力与胜利

科学领域历来被视为人男人的天地,人们往往都能随口说出那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富兰克林、达尔文、爱因斯坦……。然而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妇女闯进了这个领域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她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开辟一门新兴的学科——放射学,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此于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全世界为数极少的几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这是唯一的一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她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后来因为与彼埃尔·居里结婚,人们称为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