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19525600000012

第12章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12)

齐国军队攻打鲁国时,鲁庄公想去迎战。曹刿当时是鲁国一个没有权势的贵族,他请求谒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贵族说:“当权的人考虑应战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有长远谋略。”于是他就去谒见鲁庄公,他问庄公:“凭什么条件作战呢?”鲁庄公说:“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从不敢独自占有,一定要分给左右的近臣。”曹刿回答他说:“小恩小惠还没有遍及于人民,老百姓不会跟从你去作战。”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和宝玉、丝织品,在祷告时,我不敢以少报多,以小报大,以恶为美,一定用诚实的态度对待鬼神。”曹刿说:“小的诚实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不能赐福保佑你。”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然不能判断十分清楚,但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判断。”曹刿说:“这是尽心办事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同去。”

鲁庄公跟曹刿共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军会于长勺。鲁庄公想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人击了三次鼓发动三次进攻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击了。”齐国军队溃不成军,大败而逃。鲁庄公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来看齐军战车的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败退的齐军后,说:“可以追杀了!”于是就驱兵追赶齐军。

彻底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这样指挥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他们齐军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战胜了齐军。齐是一个大国,是很难摸到他们的真实情况的,我担心他们有埋伏。所以当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旗帜倒了,才下令追杀他们。”

鲁庄公深服其言……

秦晋崤之战

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都去世了,秦穆公就想借此机会打败晋国,自为霸主。他对周围的谋士说:“我几次帮助晋国平定内乱,连他们的国君都是我立的,理应由我担任诸侯的首领。只因晋国打败了楚国,我才把首领的位子让给重耳。现在重耳已经死了,我还犹豫什么,到了与晋国一争高低的时候了。”他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将去打晋国。

盂明视率大军先灭了一个叫滑的小国,抢到大量珠玉、粮食和衣物,然后到了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白乙丙对孟明视说:“这里靠近崤山,地形复杂,我们一定要小心啊。”但孟明视并不以为然他认为秦军强大,没人敢来袭击。走了一段路,前面来人报告说路被乱木挡死了。孟明视到前面一看,只见横七竖八的木头堆在路上,上面还竖着一根三丈多高的旗杆,旗上大大一个“晋”字。孟明视虽然有些警惕,但还是命士兵放倒红旗,搬开乱木前进。

岂料秦军刚放倒红旗,顿时鼓大作,晋军从四面山野中杀了出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秦军真是走投无路,只好回到堆乱木的地方。谁知晋军早在那些木头上洒了硫磺等引火物,只等秦军退到这,就把火点燃了。山谷顿时变成了火海。秦军争相逃命,死伤不计其数,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员大将也成了俘虏。

晋襄公一见晋军大胜,十分高兴,准备把秦军的三员大将杀了,用他们的头来祭祖先,庆胜利。晋襄公的后母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听说此事非常着急,便对襄公说:“秦晋两国本是亲戚,关系不错,可别为杀这几个人伤了两家的和气。现在秦军大败,秦君一定怨恨他们,不如把他们放回去,让秦君自己去处置他们,省得我们落个杀人的坏名声。”晋襄公听她说得有理,便把孟明视等人放了。但后来又后悔了,就又派人去追。等追兵赶到黄河边上,孟明视三人坐的船刚离岸。追兵无船,只好作罢。就这样,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捡了条命,活着回到了秦国。

秦穆公听说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侥幸逃回,就穿着丧服,亲自去城外迎接他们。孟明视等人见到秦公,赶忙跪下请罪。而秦穆公非但没责备他们,还自己承担了责任,希望他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孟明视等人见秦公并未怪罪他们,仍然叫他们掌握兵权,十分感动,决心戴罪立功。以后他们收兵买马,训练军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孟明视认为秦国军队又具有打败晋军的实力了。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5年),孟明视向秦穆公请求,率兵攻打晋国。得到同意后,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400辆兵车出发了。

晋国早料到秦国不会甘心的,也早作了准备,派出迎战的大军。两军相遇,只一战,秦军又败下阵来。孟明视本以为这次可以取胜,没想到又吃了败仗,觉得这回可没脸见秦穆公了。可没想到,秦穆公并没责备他,还让他继续掌握兵权,这使他十分感动。

经过两次失败,孟明视开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意识到自己的指挥才能不够,训练军队和作战的方法都有缺陷。于是,他变卖家产,抚恤阵亡将士家属,亲自操练军队,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就在他正紧张训练军队的时候,晋襄公派大将先且居(过去的大将先轸的儿子),率领晋、宋、阵、郑四国军队进攻秦国了。面对士气高昂的四国联军,孟明视十分沉着。他认为秦军尚未充分准备好,不能应战,命令紧闭城门,加紧操练。很多秦国人都认为孟明视输怕了。变成了胆小鬼,建议解除他的兵权。秦穆公却对大家说:“孟明视一定能打败晋军,咱们等着看吧。”

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4年),经过孟明视等将军的严格训练,秦军已经是一支兵精将勇、英勇顽强的军队了。孟明视认为讨伐晋军的时候到了,他请求秦穆公亲自挂帅出征,并且发誓说:“如果此次出征不能获胜,我决不回来见家乡父老。”秦穆公下令给出征的军队500辆兵车,配备精良的兵器和充足的粮食,又拨给出征兵士家属一批粮食和钱财以解士兵后顾之忧。经过充分的准备,秦穆公、孟明视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向晋国。

秦军过了黄河,孟明视下令烧了渡船,表示不获胜利决不生还。孟明视亲自担任先锋,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军抢占去的城池收了回来。消息传到晋国都城,朝野上下一片惊慌,群臣见秦军如此凶悍都建议回避一下,不要与秦军作战,连大将先且居也不敢迎战。晋襄公无奈,只好命令晋军坚守,不得同秦军交战。

秦军在晋国的土地上往来驰骋,犹入无人之境,晋军不敢迎战。秦穆公见失地已收复,也打下了晋国的威风,憋了3年的气总算出了,就率领大军到崤山,当年晋军堆乱木树红旗的地方,将上次阵亡将士的尸骨埋好,并亲自祭奠一番。孟明视、西乞术和自乙西跪在地上,大哭不止。将士们看了都很感动。

伍子胥过昭关

在诸候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打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先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象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真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孔子周游列国

吴王阖阊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时就死了父亲,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只好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