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沃森的智慧
19523300000004

第4章 父与子

小沃森的斑斑劣迹并未影响到父亲的声望,他的事业仍然蒸蒸日上。老沃森逐渐升任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总裁,又在1924年将公司的名字改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也就是IBM。有这样一位父亲,小沃森自然是衣食无忧,可是他对父亲的事业却不像别人那么在乎,在他看来那简直是“小儿科”。

小沃森对IBM的认识始于5岁时被父亲带到代顿去参观磅秤厂,车间里那浓烈的烟雾和辛辣的金属味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沃森经常被爸爸带到公司去,他有时跟着开一些小规模的会,有时就干脆自己到处乱跑。

他最喜欢去的就是楼下的机房,那里有好多打孔机。可是他一去大家可就遭殃了,因为他总是碰翻卡片,把本来有条不紊的工作搞得乱七八糟。

他顶喜欢的是那些打孔过后留下的纸屑。那些纸屑通常是收集起来卖给造纸厂的,可是如果有游行队伍从楼下经过的话,大家就会把这些纸屑从楼上撒下去,要是让小沃森赶上了,那就正好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就会猛撒一通,比谁撒得都欢。

小沃森虽然在暗中对爸爸的事业嗤之以鼻,但是他也总是下意识地拿自己和爸爸做比较,而结果只能是令他更加地自惭形秽。可越是这样,他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天生个性极强的他对于老沃森给他安排的一切非常反感,他认为这种包办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

于是,他总是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尤其是做与爸爸不同的事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老沃森非常迷信,特别排斥飞机。有一次,他带领全家去参观一个展览会,看到有人正在用一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役的飞机招揽顾客,乘一次5美元。就在他们买了票排队等候的时候,孩子们闹着要吃冰淇淋。当老沃森和孩子们买冰淇淋回来后,那架飞机已经失事坠毁了,飞机上有三人丧生。那件事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老沃森的心里,他固执地认为这是上帝的暗示。因此在以后的旅行中他总是坐火车,从不坐飞机。

而小沃森偏不信邪,他是家族中第一个坐飞机,第一个看有声电影的人,而且日后还成了一名飞行员。

小沃森第一次乘飞机是在巴黎,那也是一次展览,老沃森架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他飞一圈。那种巨大的噪音和剧烈的震动之后的平稳给小沃森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恰恰契合了他对于新奇事物的追求和那种张扬的个性,从此他从内心里爱上了飞行。

不过,小沃森并没有把这一次当作是真正的飞行,他想要的是一次真正的飞行旅行。13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那完全是一个偶然。

那时候,他们全家正在欧洲旅行。在瑞士巴塞尔做短暂停留准备去巴黎时,小沃森看到了旅馆里的一张飞机航班表。那上面说去往巴黎的飞机4点钟出发。他赶紧向正在和曼根夫人一起吃饭的父母报告,还没等父母说话,曼根夫人就说:“太好了,我和你一起去!”老沃森出于礼貌,不便反对,于是小沃森终于得以成行。

到达巴黎后,小沃森由于比家人早到,有充足的时间来自由支配。于是,他就安排自己看了一场有声电影,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片名是《爵士歌手》。

尽管小沃森成长得不尽如人意,有时还令老沃森发火,但是老沃森还是在内心里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虽然他嘴上从未这么说。

老沃森总是尽量地把儿子带在身边,培养儿子对IBM的感情,使儿子能够更多地贴近公司。当然他也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地教儿子一些为人的道理。

他们旅行时,在火车上老沃森教儿子如何利用梯子爬到上铺去,如何拉上窗帘保护隐私,以及如何使用盥洗室。

那时候火车的公共盥洗室中,多数有一条长凳,大家坐在长凳上排着队轮流使用盥洗室。等人都走了,老沃森就开始了他的说教。

“你看,孩子,这是一个公共盥洗室。后面的人会根据你的盥洗习惯来品评你的为人和修养。”

“首先,你要取一条毛巾把它打湿,用它把洗手盆里洗刷干净。然后把脏手巾扔到旁边这个桶里。”

“做好了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开始洗漱了。”

这时候,小沃森偷偷地溜到外面,不知道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爸爸已经洗漱完毕,又把洗手盆洗刷得和开始一样闪闪发亮。

“这就是洗漱结束后的样子,你后面的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做。”

“好了,小伙子,该轮到你了。”

开始,小沃森总是硬着头皮去做,可是时间久了,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一生都没有改变过。

在旅行中,小沃森还注意到,爸爸总是给侍者小费,而且出手大方,一般一给就是10美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星期的工资。

小沃森对此颇为不解,他问爸爸:“你为什么给包厢服务员那么多小费呢?”

老沃森告诉他:“我给他小费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他很辛苦,蜷缩在狭小的乘务室一晚上是很难受的,非常令人同情;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出门有机会接触服务员、司机这些人,如果稍不注意,很容易破坏自己的形象,而这对公司是很重要的。”

父亲虽然没有明说要儿子做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小沃森很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想着想着,忽然悲从中来,大哭起来。

回到家里,妈妈奇怪地问他:“你这是怎么了?”以为他又在外边淘了气。不过总是他惹哭别人,这次怎么自己哭得这么伤心呢?

“我不能做,我不能进IBM。”

“没人叫你去呀!”妈妈赶紧把小沃森搂在怀里。

“可是爸爸想让我去,我确实干不了。”小沃森仍然抽泣着。

爸爸回来后,妈妈向他说了这件事。

爸爸来到小沃森的房间,摸着他的头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爸爸不会强迫你。”

“你爷爷当初还想让我学法律,做律师呢。我不是一样当上了推销员,做起了生意?”

话是这么说,老沃森的心里可不这么想。这在小沃森13岁时,他们父子两人的一张合影上可以看得出来。

照片上,父子俩并肩而立,差不多一样高,服装也完全一样:深色的西装和大衣,圆顶礼帽。13岁的小沃森穿着商人的衣服还略显稚嫩,但大家可以轻易地看出老沃森的用意。

可是不久,小沃森的状况引起了全家人深深的忧虑。

那是在一次患哮喘病期间,有一天早上,小沃森到了早饭的时间仍然没有起床。于是妈妈来到小沃森的房间。

“你怎么了,我的孩子?”

可小沃森简直说不出话来了,他艰难地喘息着,“我好难受。”

妈妈试图帮助他坐起来,可是他就像瘫痪了一样,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

全家人吓坏了,赶紧请来了医生。

可是小沃森好像无法思维一样,说话一个词一个词地蹦,语不成句。

这下连医生也没有办法了。

过了一个多月,小沃森才逐渐恢复过来。

他说,患病时他感到全身无力,头脑无法思维,深深地陷入一种无法言表的恐惧当中。

医生也说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就无从医治。

从那之后的几年里,小沃森的这种病每年都要复发两次。这对他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折磨。

有一次,在和弟弟迪克去加拿大夏令营的过程中,小沃森的病又复发了。当时迪克只有9岁,他害怕极了,一直守在哥哥身边,不敢离开。

小沃森感到自己简直就要死掉了,他对迪克说,“如果我死了,请告诉爸爸、妈妈这不是他们的错。”

这就是小沃森,尽管他处处表现得和家人格格不入,但是在生死关头,他心里最惦记的,仍然是自己的父母。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小沃森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父亲身上,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位绅士,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以及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良好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是从小开始的,它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修养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