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沃森的智慧
19523300000028

第28章 威廉斯堡会议

父亲死后,小沃森成了IBM最主要的领导人,他所接手的,除了IBM的辉煌业绩外,还有一大堆弊病。

一天,一个分部经理气冲冲地来找他:“沃森先生,这简直让人没法干了。你猜,与我们争购那块修建工厂的土地的另一方是谁?是另一个分部!我真不明白,这样内讧有什么好处?争相抬价,吃亏的只能是IBM!”

小沃森听了也很生气,他找来另一个分部的经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呢?”

“我们也不知道竞标的另一方是他们。”那个人也一肚子委屈。

小沃森意识到,这种误会是由于单一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公司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

每天在他的办公室外,等着见他的经理排着长队,有的甚至要排上好几天才能见到他。

他下决心对IBM进行改组,虽然目前这种管理模式是父亲所津津乐道的。父亲在世时,对IBM的大小事务事必躬亲,但是IBM的日渐壮大,使这种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繁杂的工作。

小沃森找来了IBM的组织设计师布鲁恩:“我们必须对IBM进行改组,它已经使我忍无可忍了。”

“我们早该这么做了,这种管理体制与IBM的国际知名企业身份极不相称。”

“那么我们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始吧。您是工商管理硕士,在这方面是专家。请您发表一下高见吧。”

“让我们先来画一张组织图。金字塔的最项层应该是您,我们的总裁先生。您的下面最好是分成几个大部分,即由几个副总裁做金字塔的第二层。再下面的第三层才是分部经理。这样,就只有几个副总裁向您汇报工作,而您勿须听几十个人的汇报了,这样您可以省很多事,不必像现在这样忙得团团转。”

“这可太好了!还要加上一条,一些小事副总裁可以做主决定,不必事事向我汇报。不过我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的事情如何解决呢?”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公司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公司的高层领导组成,定期召开例会,沟通情况。”

“公司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就由我、威廉斯、拉莫特、迪克、米勒和利尔森组成。”

“另外,我们的公司还需要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对我们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好!立刻筹备在年底前召开一个高级经理会。宣布我们的决定。”

会议如期在威廉斯堡举行,来自IBM各个岗位的大约100名左右的高级经理参加了这一会议。

会议一直开了三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将是IBM的一个新起点。

在宣布了改组决定后,小沃森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同仁们,过去我们都是实干家,现在不同了,我们要学会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我们要做的是‘人’的工作。我相信通过群策群力,我们一定能解决更多更难的问题。”

与会人员一致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议上还明确了,衡量每个经理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他所在部门的效益。这使得每个经理都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会议讨论持久而激烈,一些经理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和建议。

“总裁先生们,对于智囊团和一线人员之间的矛盾我们如何调和呢?”一个经理问道。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布鲁恩接口说,“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如果一个项目未经智囊团的参谋人员签字同意,就不能最后拍板。但如果签了字,参谋人员同项目经理就风险共担。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也不必争来争去,问题提交给上级处理,上级会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一旦上级做出决定,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没有人对这个方案提出异议。

另外,把产品部一分为二,两个分部之间形成竞争机制。

会议结束时,几乎每个经理的职务都发生了变化。

威廉斯堡会议,是IBM改组的里程碑式会议,它明确了以分权制取代集权制,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引入竞争机制等重要原则,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制,使IBM彻底脱胎换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是企业振兴的一剂良方,一个再科学的经营策略,用久了,也会产生很多的弊病。不过改革需要领导者具有非凡的勇气,而小沃森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气,所以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