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企业的12个基础
19519300000035

第35章 打造优势品牌(1)

一、靠品牌打遍天下

做大公司没有品牌是绝对不行的,公司占市场要靠品牌,名牌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消费者购买此产品往往是慕名而买。名牌产品在市场上能起到良好的名牌“效应”。名牌产品的声誉是公司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往往使有形资产相形见拙。因此,公司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保名牌,使消费者产生对产品的信赖,这是公司的经营重心之所在。

任何名牌都不是天生的,不是产品一上市就享有好的声誉。每一个名牌产品的诞生,无一不是公司多年苦心经营的丰硕成果,无一不是公司刻意创新的结晶。诸如市场上的三大名牌自行车、八大名酒、十八种名牌香烟、桑塔那汽车、奔驰牌豪华轿车等等,均属此例。

纵观名牌产品的成长过程,名牌产品之所以声名大振。独霸市场,无不是对产品精益求精、刻意进取而博得广大消费者和用户的偏爱和青睐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虽然使任何竞争者都垂涎欲滴,但都望尘莫及、深表折服。因为名牌的形成是以公司为创名牌付出辛勤汗水,努力开发,好中求好,甚至以几代人的努力为代价、为前提的。虽然有些产品一鸣惊人,大出意料,似乎偶然,然而,却是刻意创新的必然“正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名牌不是常青树,可以四季常青,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以质量求生存的竞争浪潮的出现,名牌成为杂牌的可能和机率已大大提高。名牌的名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维持产品已有的质量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公司能否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质量更上一层楼。很多名牌产品的相继落后,沦为杂牌,甚至倒牌就是证据。

如某市卷烟厂生产的“大光牌”香烟就曾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因其松紧适度,香味醇厚,燃烧安全,色泽纯正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成为一些家庭接待客人的必备佳品。但是,“大光烟”成名之后,公司忙于批量生产,迷信于“名牌效应”,结果,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再也不吸“大光”,“大光”已成为低档货的代名词,产品积压逾万箱。名牌烟终于沦为杂牌,甚至在地摊上舍本处理也无人问津。名牌向杂牌的沦落,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杂牌效应。公司虽然利用各种手段努力改进质量,甚至搞了“品尝”推销,利用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企图挽回公司产品声誉,但都无济于事,“大光牌”终于倒了。公司不得不改换门庭,相继推出其他几种优质产品,但由于“大光”的倒牌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损坏了公司声誉,致使优质产品也成为杂牌,公司“门前冷落车马稀”,至今门可罗雀。与此相反,张家口卷烟厂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只生产“官厅”、“大境汀”等丙级烟,效益平平,自从80年代中期后,公司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进口了美国先进卷烟设备,并一反过去只生产烤烟型香烟的历史,开始生产混合型香烟,先后推出“北戴河”、“迎宾”等新型品种,又研制了“发彩”等优质香烟,从而使一个小厂终于跃居“国家二级公司”,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成了“二名牌”,深受顾客喜爱。

通过以上例证的正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要求得发展,必须从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不断用产品质量的提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产品才能由杂牌成为名牌,相反,如果只抱着“名牌”而沾沾自喜,忘记了进取创新是公司的生命,那结果只能是由“名牌”变为“杂牌”。事实说明,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

杂牌是名牌的衬托,没有杂牌,就无所谓名牌。名牌如不革新发展也会沦为杂牌,杂牌不断进取可以成为名牌,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发新产品,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创造出产品的特色,博得消费者的信赖。

二、依靠品牌产生效应

凡是做大的公司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效应。

公司要开发真正适合市场的好产品,有一个原则可以遵循,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人弃我予,人取我弃。

1.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

产品开发要取得成功,要能在市场上取得竞争胜利,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所谓“人无我有”,就是别人没有的产品或品种,我有,我能开发、生产。所谓“人有我新”,就是别人有的产品或品种,我不仅有,而且与人之相比具有新规格、新花色、新式样、新功能等,即具有新颖性、创新性和新特点。所谓“人新我好”,就是别人的产品也新,但我的产品不仅新,而且质量好,经久耐用,功能齐全,服务周到。

公司竞争突出地表现为争夺消费者、争夺市场的竞争。谁胜谁负,谁处于主导、有利地位,取决于竞争双方产品的情况,取决于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因此,公司的竞争集中地体现在产品上,其胜负取决于竞争双方各自产品能否在品种、规格、花色、式样、质量、服务等方面满足消费者需要。

产品的有与无、新与旧、好与坏以及有与新、新与好,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的,并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竞争双方矛盾统一的表现。竞争矛盾双方,一方有另一方无,有的一方就占优势,就能取得竞争胜利;一方有另一方新,新的一方就占优势,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一方新另一方好,好的一方就占优势,就能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公司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一定要做到以我有对你无,以我新对你有,以我好对你新,总之,一定要使自己的产品形成特色和优势,以己之长克人之短,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2.人弃我予,人取我弃

产品开发,要面向市场,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关起门来搞开发,不考虑市场,不顾及竞争,注定是要失败的。产品开发,必须要有正确的竞争观念和灵活机动的竞争策略,必须要懂得弃与取的辩证关系,把握弃与取的时机。

弃与取是市场供求矛盾变化和竞争双方矛盾变化在经营对策上的反映。当市场上出现对某一种产品的需要时,有眼光的公司,应看准时机,抢在别人的前面,尽快开发、生产出这种产品,及时投入、占领市场,但当许多公司都竞相开发、生产这种产品并投入市场时,在获利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又应及时地放弃这种产品生产,转而开发、生产别的产品,或者当一开始就有许多公司开发、生产这种产品时,就不进行这种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这就叫“人取我弃”。当市场上出现对某一种产品的需求,并且别的公司无力开发,或无意开发,或对效益估计悲观不愿开发时,如果本公司有力开发且有效益,就应积极开发,发挥自己优势,另外,当许多公司都放弃某种产品开发、生产后,市场重振,又有利可图时,公司可东山再起,再次进行该种产品的开发、生产。这就叫“人弃我盯”。

弃与取是对立的统一。弃是为了取,暂时的弃是为了将来的取,少弃是为了多取。只取不弃,不仅取不到还会弃,暂时取到了将来也会弃。但只弃不取,是无任何意义的。弃与取,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转化的。辩证地看待弃与取,弃不一定就是不好,取就一定是好。在一定情况下,弃可以避免损失,换来今后的盈利;但在另外情况下,弃就等于放弃有利时机,放弃效益。对于取,道理也是一样的。总之,公司进行产品开发,要根据市场实际及自身条件和优劣势,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宜取则取,宜弃则弃,适时取,适时弃,以我予对人弃,以我弃对人予。这既是我国古人管仲的经营之道,也是当今公司的取胜之道。在产品开发上,要切忌跟着别人脚步走,或消极地跟着市场转,亦步亦趋,大家都于我也干,大家不干我也不干,这样做注定要失败。

三、质量是好产品的生命力

产品质量不过关,就会打垮公司。更谈不上做大的问题了。公司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

首先,产品质量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过硬的产品,再好的服务也是不会取信于人的。有些公司,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他们不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不过硬的问题,而是片面地把力量放在做广告,搞宣传,搞服务,巧设各种销售名目上,似乎只要有了花样翻新的服务,就不愁“丑姑娘外嫁”。这种经营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也可能获得一点效益,但它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违背了市场经营“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规律,最终必然会遭到失败。公司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只有眼睛向内,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扎扎实实抓质量问题,才是长久之计。例如:近两年,在市场疲软、产品积压问题严重之时,江苏省如东针织服装厂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内部产品质量上。他们认真研究工厂的每一道质量工序,以“质量是生俞”的口号动员职工,扎扎实实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选好料,他们宁肯多花4000至5000元一吨的原料成本,保证100%使用纯澳毛;二是为织好每件毛衣,他们坚持在袖口腋下等机器不易发挥最佳作用的地方用手工加工,确保制作精细平整;三是为保质量,他们重新对全厂职工严格培训,不合格的工人不许上岗,每道工序都配有一名技术人员,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四是为把好关,他们对每一件出厂的羊毛衫,都实行高档羊绒衫的幻光检验手段,不让一件次品从手中漏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东针织服装厂生产的“摧翠”牌羊毛衫的高质量很快名闻遐迩,不但在江苏省79家羊毛衫产品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而且获国际羊毛局颁发的纯羊毛标志。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港澳地区。可见,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产品。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再好的服务质量,也不能为公司赢得稳固的市场和稳定的效益。

其次,优质的服务是产品畅销的条件。公司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还必须具备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品种愈来愈多的情况下,公司产品要实现销售渠道畅通,没有优质的服务是不行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好的服务能起到弥补质量不足的效果。有一个电视机生产公司,他们生产的产品并不是最好的名牌货,但他们售后服务工作做得很好,在销售地区都设有维修部,维修部电话向全社会公布,随叫随到,上门免费服务。顾客们说:“买了外货,出了毛病伤脑筋。买了该厂的货,出了毛病有着落。”所以,该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顾客对他们的产品也基本满意。可见,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公司产品的销售,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矛盾统一性,要求我们在公司经营活动中,一定要把抓产品质量与抓服务质量统一起来。产品过硬,服务才能有靠山;服务过硬,产品畅销才能有保证。这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是老板必须牢牢把握的。例如:以“马牌”油漆享有盛誉的河北邯郸市油漆厂,已经连续十年出口产品免检,在国内畅销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多次获部优、省优称号。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以质量站稳脚跟,靠服务开拓市场”。

在这里还可以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起来看,所谓“质量”,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质量概念,单纯指产品质量;广义的质量概念,除了产品质量外,还包括“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虽是两个不同的质量概念,却又密切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产品质量,取决于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前提和条件。因为任何用于交换的产品,都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生产和制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生产和经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各个方面工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例如:一种产品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生产和制造它使用的原料的优劣。再好的生产条件,如果采购来的原料质量低劣,也难于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其次,取决于生产条件。有了优质原料,没有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科学管理程序,也是难于制造出优质产品的。从其他方面看,影响就更多了。可以说: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无不对产品质量的优劣有影响。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必须从全面抓好工作质量人手。所谓“工作质量”,就是指公司的各项工作对达到和提高本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减少不合格产品数量的保证程度。这些工作包括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采购工作、后勤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财务工作等等。在这些工作中,资金的筹集与分配,原材料准备的数量、质量和及时程度,产品的设计和试制,仪器仪表的保存和测试,技术和老板的数量和业务水平,政治思想教育、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在质量指标中,常常用不合格品率、达标率和可靠性指标等来反映工作质量,同时也反映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