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19518200000011

第11章 吃苦的精神

孟子有一句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都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传说中夏的开国之君大禹就是一位特别能吃苦的人。远古尧、舜、禹时代,滔滔洪水,危害中国,先后有共工氏,以及禹的父亲鲧等人治水,但均未成功。禹又受命治水,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决九川,距四海”,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又疏通多道河流,使之流入渤海。大禹为了治水,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不光领导人民治水,还亲自上阵,测量河道,挥镐挖泥,一年四季不停地奔忙。孔子赞誉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意思是说自己住得很坏,却倾全力兴修农田水利;鲁迅也曾称他为“中国人的脊梁”,并创作出小说《理水》歌颂他的功绩。

民族英雄为拯救国家、民族的危难,身先士卒,不辞辛苦,许多仁人志士从小为了学习,也是发愤苦读,留下了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匡衡“凿壁偷光”的动人故事。

有的同学或许会说,古人强调吃苦,是因为那时候条件艰苦,被逼无奈;而如今社会进步,物质发达,也就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吃苦。诚然,在电气化时代,我们自不必为读书而去“映雪”、“囊萤”、“凿壁偷光”,但这种艰苦奋斗、自我磨砺的精神却永不能丢。

俗话说:“嚼得苦菜,百事可做。”就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而言,吃苦不再是一种为生活所迫的被动行为,而是做人应有的一种优良品质。苦难是一所学校。吃苦的经历是一笔取之不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物质贫困可以促使一个人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一个人年轻时吃点苦。能增长许多见识,受益无穷。而一生不曾尝过吃苦的滋味,才是一件悲哀的事。

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美国的家长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有一个特别的考试: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的。美国中学生有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耍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也是个发达国家,那里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日本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分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或做家庭教师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相反,许多中国家庭却很少有这种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自觉意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认真读书,包办了孩子应该自己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于是,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日久天长,孩子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心安理得。这种环境又怎能培养出孩子的吃苦精神呢?

在一个中日少年夏令营里,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吃苦的事例比比皆是。野外活动中。中国孩子怕晒,纷纷躲进帐篷里;不会野炊,大家只能袖手旁观。通过比较,一个男孩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如日本孩子能干,也没有人家能吃苦。”记者问是什么原因。男孩脱口说道:“家里养的呗!”当记者追问如何养成的,男孩谈起了自己的生活:“我平时住姥姥家,姥姥很少让我干家务,偶尔干一点,也是特别轻松的事,比如扫扫地、倒倒垃圾,甚至连碗都不让我刷,怕我打碎碗划破了手。至于电、火和刀子更是不让碰,生怕发生危险。我家炊都不会,怎么会野炊呢?不瞒您说,我姥姥还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呢?道理上十分明白,实践起来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