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518000000056

第56章 实现自我之途(6)

杨贵妃受宠终丧命

武惠妃死后,唐玄宗一直郁郁寡欢。后来,他听说其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艳丽无比,就设法把她接到宫中,册为贵妃,对她恩宠有加,杨家的姐妹兄弟也都因此封官受爵。公元755年,重臣安禄山以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将士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唐玄宗言国忠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杨玉环,无奈六军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之难慰军心,难振士气。不得已,唐玄宗为了国家社稷,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玄宗心里怀念不已。后宫女子几千人,没有一个合他心意的。有人对玄宗说,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的美貌举世无双,玄宗见了以后,十分喜欢。唐玄宗让杨妃假称是皇帝的意思,请求做女道士,号“太真”,然后偷偷把她接到宫中。杨妃体态丰满,容貌娇艳,通晓音律,生性机警,善于逢迎玄宗的心意。不到一年,宠爱就如武惠妃一样,宫中都称她为“娘子”,对待她的礼仪与皇后相同。

公元745年8月,玄宗册封杨太真为贵妃,赐她父兄很高的官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都赐予京师的宅第,待遇非常。民间有歌谣传唱:“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杨贵妃深受玄宗的宠爱,每次骑马,高力士都为她拿马鞭牵辔头,专门为杨贵妃织绣衣服的工匠有七百人,朝廷内外争着进献器物、衣服和珍宝。岭南经略使张九章与广陵长史王翼因为进献的物品精美,张九章加封三品,王翼入朝任户部侍郎,天下人都纷纷效仿。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玄宗就命令岭南每年都用驿马飞奔送来,到了长安,荔枝颜色味道都还没有改变。

公元746年,杨贵妃因为嫉妒泼悍,对玄宗无礼,玄宗非常恼怒,就下令把她送回她哥哥家里。结果一整天,玄宗都很不高兴,到了中午还不吃饭,左右侍从总是不合心意,屡屡被鞭挞惩打。高力士想试探玄宗的心意,就请求把贵妃院中储备的器物送给贵妃,总共装了一百多车,玄宗又把自己吃的食物赐给贵妃。到了晚上,高力士跪下上奏,请求迎接贵妃回来,于是打开宫门让贵妃入宫。从此杨贵妃所受的宠爱更深,后宫没有人能比得上。公元750年2月,杨贵妃又违背了玄宗的心意,被送回杨家。户部郎中吉温让宦官对玄宗说:“妇道人家见识短浅,违背圣上的心意,陛下何必吝惜宫中一席之地,不让她死在宫里,而忍心让她在宫外受辱呢?”玄宗也后悔了,就派宦官把自己吃的食物赐给贵妃。杨贵妃哭着对宦官说:“我罪该万死,陛下不杀我,让我回家。现在要永远离开宫闱,金玉珍宝玩物,都是陛下赏赐的,不值得献给陛下。只有头发是父母给我的,献给陛下,表达我的真诚。”于是,剪下一束头发献给玄宗。玄宗立刻派高力士把她接回宫中,从此更加宠爱她。

公元756年6月,渔关失守,通往京师长安的门户被打开。玄宗得知后,惊慌失措,与杨贵妃等逃往蜀中。14日,到达马嵬驿,将士们饥饿疲劳,都很愤怒。陈玄礼认为灾祸是由杨国忠造成的,想杀了他,于是让东宫宦官李辅国告诉太子李亨,太子犹豫不决。恰好有吐蕃的二十几名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对他抱怨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士兵们都大声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有人用箭射他,射中了马鞍。杨国忠逃到马嵬驿西门里,士兵追上他,把他杀了,将尸体肢解,把首级挂在矛上,悬在西门外示众。又杀了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你们怎么敢杀宰相?”士兵们把他也杀了。韦见素听到外面混乱,跑出去看,被乱兵捶打,头破血流。有人喊:“不要伤了韦相公。”把他救下才免去一死。

士兵们又包围驿站。玄宗听到喧哗声,问外面出了什么事,左右侍从回答说杨国忠谋反。玄宗走出驿门,慰劳士兵,让他们撤走,士兵们不听。玄宗让高力士问他们,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不应当再侍奉陛下,希望陛下割爱,把贵妃正法。”玄宗说:“我自会处理。”旋即走入驿门,拄着拐杖,低着头站在那里。过了很久,京兆司录参军韦谔上前说:“现在众怒难犯,安危在顷刻之间,希望陛下赶快决断!”于是跪下叩头,血流满面。玄宗说:“杨贵妃一直住在禁宫里,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说:“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杨贵妃还在陛下左右侍奉,他们怎么能安心?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们安心,则陛下安全。”于是,玄宗命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里,用绳子把她勒死,把尸体抬到驿站的庭院里,叫陈玄礼等人进来察看。陈玄礼等人脱下铠甲,叩头谢罪。

郑注巧言令色得升迁

郑注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公元818年,他投奔襄阳节度使李愬,李愬十分赏识他的医术,与他很亲近,让他当了节度衙推。李愬换防到徐州后,郑注便逐步参与军中大事的决策。当时,朝廷宦官、余州监军王守澄见郑注纵论天下,机智善辩,也很器重他,又让他当了军中的巡官。王守澄入朝任枢密使,深得唐穆宗宠信,郑注也随着发迹,从卫佐、评事、御史、检校库部郎中,一直做到昭义节度副使。唐文宗即位后,郑注参与了宦官王守澄对宰相宋中锡的陷害,铸成冤狱。

翼城人郑注身材矮小,总是低眉垂眼,但却很会说话,讨人喜欢。他靠行医云游四方,十分穷困。郑注曾经为徐州牙将治过病,牙将十分高兴,就把他推荐给节度使李愬。李愬吃了他的药以后,效果很好,于是十分宠爱他。郑注倚仗受宠,逐渐干预军政,恣意妄为,节度使府的官员都十分忧虑。监军王守澄把大家的意见告诉了李愬,请求把他除去。李愬说:“郑注虽然的确像他们说的那样,但他是个奇才。你如果不相信,请试着和他见一面,如果一无是处,再除去他也不迟。”于是,让郑注前去拜见王守澄。王守澄起初还很为难,不得已接见郑注,坐下来谈话。没谈多久,王守澄竟也非常高兴,并把郑注带到中堂,促膝交谈,欢声笑语,只恨没有早些相见。第二天,王守澄对李愬说:“郑注的确像你说的那样。”从此,郑注又受到王守澄的宠爱,权势更大。李愬任命他为巡官,把他当作自己的幕僚。

王守澄被穆宗召入朝廷,任命为知枢密以后,就把郑注带到京城,给他修建住宅,供给他财物。又向穆宗推荐,穆宗也很厚待郑注。穆宗晚年得病,王守澄专擅朝政,权倾朝廷内外,郑注日夜出入王守澄家,与他商议谋划,一谈就是一通宵。二人巧设关节,收取贿赂,外人看不出其中的痕迹。穆宗去世后,敬宗即位。没过几年,敬宗被身边的宦官杀死,王守澄等人立江王李涵为帝。李涵即位后,改名李昂,是为文宗。文宗因为郑注依附王守澄,权势熏天,对他非常痛恨。公元833年9月,侍御史李款上奏弹劾郑注,不到十天,连续弹劾了几十次,王守澄把郑注藏在右神策军中。

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都很憎恶郑注,左神策军将领李弘楚劝韦元素说:“郑注奸邪狡诈,无人能比。如不趁他羽翼未丰之时将他除去,等到羽毛丰满之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现在郑注因为被侍御史李款弹劾,藏在右神策军中。我请求以你的名义,假称你生病,召他来诊断。来了之后,你请他坐下,我在旁边侍候,等你用眼睛向我示意,我就把他抓出去杀掉。然后你再面见皇上,叩头请罪,详细陈说他的罪行。况且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也一定会帮你说话,圣上怎么会因为除去奸人而降罪于你呢?”韦元素认为有道理,就派李弘楚去召郑注。郑注来了以后,非常恭敬谦卑,谄媚的话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韦元素不知不觉拉着他的手,听得聚精会神,也不觉得疲倦。李弘楚在旁边多次暗示,韦元素不理他,最后又送给郑注很多金银绢帛,送他回去。李弘楚大怒,说:“你失去了今天除掉他的机会,将来一定会遭到他的陷害。”

当初,王涯升任宰相的时候,郑注为他出过力。而且王涯畏惧王守澄,因此把李款弹劾郑注的奏章压了下来。王守澄上奏请求任命郑注为侍御史,充任右神策军判官,朝野都为之惊骇感叹。12月,文宗中风,不能说话。王守澄向文宗推荐郑注,说他擅长医术。文宗召郑注来看病,吃了郑注开的药,很有效果,从此开始宠幸郑注。

王仙芝黄巢起义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虽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没能改变这种局面。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点。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紧对农民进行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农民纷纷破产,到处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难,只有走上反抗这条路了。

公元874年,唐僖宗即位,濮州(今河南范县)地方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起义。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贫富不均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越来越大。唐王朝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但是各地藩镇都害怕跟义军交锋,互相观望,使唐王朝束手无策。唐王朝硬的一套不行,就采用软的手法。在起义军攻下蕲州的时候,他们派宦官到蕲州见王仙芝,封他“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王仙芝听到有官做,迷了心窍,表示愿意接受任命。黄巢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气愤。他带了一群起义将士,到王仙芝那里,狠狠地责备王仙芝,说:“当初大家起过誓,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现在你想去当官,叫我们弟兄往哪里去?”王仙芝还想搪塞,黄巢抡起拳头,朝王仙芝劈头盖脑地打了过去,打得王仙芝满脸是血。旁边起义将士也你一言,我一语骂王仙芝。王仙芝自知理亏,只好认错,把唐朝派来的宦官赶跑。经过这番波折,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两路进军。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被唐军打败,王仙芝被杀。

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重新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当时,官军在中原地区力量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批兵力准备围攻。黄巢看出敌人企图,决定选择官军兵力薄弱的地区,带兵南下。他们顺利渡过长江,进入浙东。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县);接着,又劈山开路,打通了从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的七百里山路。经过一年多的长征,一直打到广州。起义军在广州休整以后,岭南地区发生瘟疫。黄巢决定带兵北上。唐王朝命令荆南节度使王铎、淮南节度使高骈集合大批官军沿路拦击,被黄巢起义军一个个击破。起义大军顺利地渡过长江,吓得高骈推说得了中风症,躲进扬州城不敢应战。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将领发出檄文,说:“我们进攻京城,只向皇帝问罪,不干众人的事。你们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触犯我们的锋芒!”各地将领接到檄文,害怕起义军,都想保存实力,不愿为唐王朝卖命。消息传到长安,唐僖宗吓得朝着大臣哭哭啼啼。

公元880年,黄巢带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潼关。潼关周围漫山遍野,飘扬着起义军洁白的大旗,一眼望不到边。守潼关的官军还想顽抗。黄巢亲自到阵前督战,将士们见了,一齐欢呼,声音在山谷间回响,震天动地。官军将士听了心惊胆战,哪敢抵抗,纷纷烧掉营寨,四下逃命。起义军攻下潼关,唐王朝惊慌失措,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逃到成都去了,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当天下午,黄巢坐着金色轿子,在将士的簇拥下,进入长安城。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

但是,黄巢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占领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驻守。几十万起义军进入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官军势力。没过多久,唐王朝调集各路兵马,包围长安。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黄巢派出大将朱温驻守同州(今陕西大荔)。就在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朱温投降了唐朝。唐王朝又召来了沙陀(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贵族、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领四万骑兵进攻长安。起义军十五万迎战,遭到大败,只好撤出长安。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攻。公元884年,黄巢在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败之后,受到官军紧紧追赶,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兵败被杀。

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坚持十多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最后虽以悲剧而告终,但却给了唐王朝以毁灭性的打击,加速了唐朝腐朽政权的灭亡。它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起义军打出的“均平”旗号,是农民革命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以后的农民起义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