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518000000004

第4章 识人用人之术(3)

梁冀把持朝政将近二十年,权倾天下,桓帝只好拱手,什么事都不能亲自参与。对于梁冀专权,桓帝意欲铲除。公元159年,桓帝将单超、左悺叫进内室,对他们说:“梁将军兄弟在朝廷专权,胁迫内外,三公、九卿以下,都得按着他们的旨意行事,现在,我想要诛杀他们,你们二位的意思如何?”单超等回答说:“梁冀兄弟的确是国家的奸贼,早就应该诛杀;只是我们的力量太弱小,不知圣意如何罢了。”桓帝又说:“确实如你们所说,那么,请你们秘密谋划。”单超等回答说:“谋划并不困难,只怕陛下心中狐疑不决。”桓帝说:“奸臣威胁国家,应当定罪伏法,为什么狐疑不决呢!”于是,又把徐璜、具瑷叫来。桓帝和五个宦官共同定计,桓帝将单超的手臂咬破出血,作为盟誓。梁冀心中怀疑单超等人,8月派中黄门张恽到宫中住宿,防止单超等人有变。桓帝令人收捕张恽,罪名是“擅自入宫,欲图谋不轨”。桓帝来到前殿,召尚书们入殿,发动事变,派尚书令尹勋手持符节,率丞、郎以下官吏都手持武器守卫尚书官署,把全部符节送入宫中,派人把左右御厩的骑士、虎贲、羽林卫士、都候所属的剑戟士,共计一千余人,和司隶校尉张彪一同包围梁冀的府第。派光禄勋持节,向梁冀收缴了他的大将军印信,将他改封为比景都乡侯。梁冀自知难逃此劫,遂和妻子孙寿双双自杀。梁氏、孙氏的全部宗族亲戚不论老少皆斩首示众。梁冀的故吏、宾客被罢官的有三百多人,一时朝中几乎空荡无人。梁氏倒台,老百姓欢欣雀跃。汉桓帝没收了梁冀家产,价值三十多亿,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租税的半数。被梁家占用作花园、兔苑的民田,仍旧给农民耕种。汉桓帝论功行赏,把单超等五个宦官都封为侯,称做“五侯”。从那时候起,东汉政权又从外戚手里转到宦官手里了。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到了皇帝长大,渐渐懂事,就不甘心长期当傀儡。而要想摆脱外戚的控制,就只好依靠宦官的力量,消灭外戚的势力。这样,外戚的权力又转到宦官手里。无论是外戚也好,宦官也罢,都是豪强地主最腐朽势力的代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互相争夺,轮流把持朝政,东汉的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董卓入京为乱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后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

公元189年8月,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他的部下攻入皇宫,诛杀宦官,中常侍张让等人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步行出宫。没有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入夜到达黄河岸边。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刘协,在夜里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宫中。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大家一齐上车,到达洛舍歇息。之后,陈留王刘协和闵贡合骑一匹,从洛舍向南走,这时才逐渐有公卿赶来。董卓率军到显阳苑,远远望见起火,知道发生变故,便统军急速前进。天还没亮,董卓来到城西,听说少帝在北边,就与大臣们一齐到北芒阪下奉迎少帝。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起来。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董卓上前参见少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到洛阳,手下只有步、骑兵三千人,由于担心兵力单薄,不能使远近慑服,于是,每隔四五天,他就派军队夜里悄悄出发到军营附近处,第二天早上,再严整军容,大张旗鼓地返回,让人以为西方凉州又派来了援军,而洛阳城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不久,何进与何苗的部下都投靠董卓,董卓又暗中指使丁原部下的司马、五原人吕布杀死丁原而吞并了他的部队,从此,董卓兵力大增。接着,他暗示朝廷,以雨久下不止为理由,让皇帝颁策罢免司空刘弘的职务,由自己接任。

董卓对袁绍说:“天下的君主,应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每想到灵帝,便令人愤恨!陈留王似乎更好,现在我打算拥立他。”袁绍说:“汉朝统治天下近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什么过失,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董卓手按剑柄,呵叱袁绍说:“你胆敢这样放肆!天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袁绍也勃然大怒,说:“天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董卓因新到洛阳,见袁绍是累代高官的大家,所以没敢害他。袁绍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在东门,离开洛阳逃奔冀州。

9月,董卓召集文武百官,蛮横地说:“皇帝没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你们觉得怎样?”公卿及以下官员都十分惶恐,没有人敢回答。董卓又高声说:“从前,霍光定下废立的大计后,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现在有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都以军法处置!”在座的人无不震骇,只有尚书卢植反对。董卓大怒,离座而去。他准备杀卢植,蔡邕等人为卢植求情,董卓这才作罢,只是免去卢植的官职。于是,卢植逃到上谷郡隐居起来。

董卓派人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给太傅袁隗看,袁隗回报同意。于是,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袁隗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无不悲愤,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接着,董卓迁何太后到永安宫。这一天又下令大赦,改年号“昭宁”为“永汉”。不久,董卓又用酒毒死了何太后。

失街亭孔明斩马谡

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于魏将张郃,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被军法处死,终年三十九岁。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欲伐魏,与群臣商议这次军事行动。丞相司马魏延说:“听说夏侯懋是魏帝的女婿,此人胆怯而没有智谋。现请给我五千人的精锐部队,带着五千人口粮,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到子午道后折向北方,不日便可抵达长安。夏侯懋听到我突然来到,一定弃城逃走,长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横门粮仓的存粮以及百姓逃散剩下的粮食,足以供给军粮。等到魏国在东方集结起军队,还要二十多天时间,而您从斜谷出来接应,也完全可以到达。这样,就可以一举而平定咸阳以西的地区了。”诸葛亮认为这是危而不妥的计策,不如安全地从平坦的路上出去,可以稳稳当当地取得陇右地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而不会有失,所以不用魏延之计。

诸葛亮扬言从斜谷取郿城,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充当疑兵,据守箕谷;明帝派遣曹真都督关右地区各军驻扎在郿城。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军进攻祁山,军阵整齐,号令严明。起初,魏认为蜀汉昭烈帝刘备已经去世,几年来没有什么动静,因此放松了防备,此时突然听到诸葛亮出兵,朝廷和民众都很惧怕。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如雷轰顶,受到震动。明帝派遣步兵和骑兵五万大军,命右将军张郃监管军务,向西抵御诸葛亮。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让马谡统领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诸葛亮前进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不久,即以军法处死马谡。在马谡的葬礼上,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蒋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重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严明;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

当初,马谡安营扎寨时,副将王平一再规劝马谡,马谡不采纳;等到失败时,马谡部众四散而逃,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擂响战鼓,把守营地,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于是王平缓缓地收扰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领人马返回。诸葛亮既杀了马谡和将军李盛,还收回了将军黄袭等的兵权,王平的名声地位就特别提高和显示出来,便提拔他为参军,最后升迁到讨寇将军,封为亭侯。诸葛亮上书请求自己贬降三级,汉后主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职务。

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确是历史上贯彻执行“赏罚分明”政策的典范。给奖容易罚人难。尤其以自己所爱的人、亲人或难得之人才为对象而“忍痛割爱”、断然论处,进而毅然执行,这更是难中之难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孔明做到了。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司马氏专权弑帝

魏国在三国中是最强大的,但到魏主曹芳当政时,司马氏实际上已经操纵了大权。司马师带剑入殿,一切政事都由他决断,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里。司马师死了以后,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专横。那么,对于司马氏的专权,魏帝是怎么处理的呢?

公元254年9月,司马昭领兵入京进见魏帝曹芳,魏帝到平乐观检阅他的军队。左右亲信劝魏帝借司马昭觐见辞行的机会杀掉他,再带领军队击退大将军司马师。需要的诏书都已写好放在面前,魏帝却突然害怕了,不敢实施这一计划。后来司马昭领兵入城,大将军司马师就阴谋废掉魏帝。他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召集群臣商议,以魏帝荒淫无度宠幸亲近歌舞艺人为由,认为他不能再承担帝王的重任了。群臣都不敢反对。于是,司马师上奏章要没收魏帝的玉玺,将其贬为齐王。又让郭芝入宫告诉太后。太后正在与魏帝对坐闲谈,郭芝就对魏帝说:“大将军想要废掉陛下!”魏帝站起来就走了。太后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后有儿子却不能教育,现在大将军主意已定,又领兵在外以防备非常事变,只能顺着他的旨意,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后说:“我要见大将军,对他有话说。”郭芝说:“有什么可见的!现在只应该快点取来玉玺!”太后无奈,就让身边的侍从取来玉玺放在座位旁。数日之后,司马师召集群臣,决定到元城迎立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当时年仅十四岁。10月初五,曹髦进入洛阳,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

公元260年,魏帝见自己的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5月初七,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王经说:“古时鲁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失败而出走,丢掉了国家,被天下人所耻笑。如今权柄掌握在司马昭之手已经很久了,朝廷内以及四方之臣都为他效命而不顾逆顺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宫中宿卫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凭借什么?而您一旦这样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却反而使病更厉害了吗?祸患恐怕难以预测,应该重新加以详细研究。”魏帝这时就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决定这样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太后。魏帝随即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司马昭的弟弟在东止车门遇到魏帝,魏帝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兵士被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魏帝战于南面宫阙之下,魏帝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骑督成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趁机抽出长戈上前刺杀魏帝,把他杀死于车下。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痛哭道:“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司马昭进入殿中,召集群臣议论。尚书左仆射陈泰不应,但家人都逼着陈泰去,这才不得已而入宫。见到司马昭,陈泰悲恸欲绝,司马昭也对着他流泪,说:“玄伯,你将怎样对待我呢?”陈泰说:“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司马昭考虑了很久才说:“你再想想其他办法。”陈泰说:“我能说的只有这些,不知其他。”司马昭就不再说话了。后来太后下令,列举高贵乡公的罪状,把他废为庶人,以百姓的丧礼安葬。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

司马氏身为人臣,权倾天下,威逼魏主,发生交战,结果以司马氏篡国,魏主身亡失国而结局。这段历史告诉世人,在矛盾双方力量差距悬殊时,较弱的一方一定不要轻举妄动,以卵击石,而应灵活应变,等待和创造时机,审势以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