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518000000033

第33章 兴国安邦之略(4)

有人劝孙策返回故乡,去占领江东。孙策听从建议,率领一千多名士兵,还有几十匹马,一边前进一边招兵,到达历阳时,已经有五六千人了。当时周瑜的伯父周尚担任丹阳太守,周瑜率军前来迎接孙策,并支援他军费和粮草。孙策喜出望外,说:“我有你的帮助,大业一定能成功!”孙策进攻横江、当利,战无不克,樊能、张英战败逃走。孙策渡江以后,辗转作战,所向披靡,没有人敢与他正面交锋。百姓听说孙策要来了,全都吓得失魂落魄;地方官们纷纷弃城而逃,躲到深山之中。孙策到了以后,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不敢掳掠百姓家里的东西,小到鸡狗蔬菜,都丝毫不去侵犯。百姓万分喜悦,都拿着酒肉去犒劳孙策的军队。不到十天,前来投靠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孙策得到士兵二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声威震动江东。

孙策是三国第一英雄,连曹操在孙策在世也说“狮儿难以争锋”,不敢下江东。曹操、刘备两个人有着无数奇才相助,耗费数十年乃成三鼎之一,孙策在辅助人才比他二人都要少得多的情况下也不过用了不到五六年的时间就打下了整个江东,使得远比他逊色的弟弟孙权可与曹操、刘备相抗衡,可见孙策的雄才伟略在当世实是难逢敌手。可叹这样的人才还未能一展抱负便饮恨身亡,使人扼腕叹息、涕泪满襟!

司马睿迁都建东晋

公元4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但迁都并不能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公元316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西晋虽然灭亡了,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况且南方还在晋朝手里,于是他们就在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流亡大臣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这就是晋元帝。

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的地位和名望并不高,他之所以能够称帝,完全是靠着他的幕僚王导和其堂兄王敦的扶持。

起初,司马睿被派到建康作镇守时,王导是他府中的参军,因为为人灵活机警、足智多谋,深得司马睿的信任,司马睿把他当作知心朋友。他们一同来到了建康。原以为到这里会受到隆重的欢迎,可没想到江南有名望的大士族嫌司马睿地位低,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个也不来拜见他。司马睿心里很不高兴,要王导想办法。王导也知道要在江南站住脚,没有这些大士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王导的堂兄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颇有势力。王导就把王敦请到了建康,两人商量了半天,总算想出了个主意。

这年3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祈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高擎着琅琊王的旗号,并布置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侍立两旁,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也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往江边,迤逦有一里多长。司马睿、王导他们故意绕道走建康城里最繁华的街道。这一天,在建康城里看热闹的人本来就多,大家看到这种从来没见过的大排场,都轰动了,纷纷围观,人声鼎沸。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听到这个消息,从门缝里偷偷张望。他们一看这个阵势,都被镇住了,又见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对司马睿毕恭毕敬,大吃一惊,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都纷纷出来迎接,拜见司马睿。这样一来,司马睿在江南士族中的威望就大大提高了。王导接着又劝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这一带的名士。只要把这两人拉拢过来,就不愁别人不顺从我们。”司马睿马上派王导上门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两个人都很高兴地接受了官职,并开始在江南士族中大力推崇司马睿。从此,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也就站稳了脚跟。

北方大乱以后,北方的士族纷纷逃到江南避难。王导又劝说司马睿要及时救济他们,并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来。司马睿听从了他的建议,前前后后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深得他们的欢心。就这样,司马睿靠着王导的安排,既拉拢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更加巩固了。他非常感激王导,曾感慨地对王导说:“你就是我的萧何啊!”

公元317年,羽翼已丰的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登基那天,王导和文武官员都进宫来朝见。司马睿看到王导要给自己行大礼,急忙从御座上站起,走下殿来一把扶住王导,要他一起到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这个意外的举动,使王导和众大臣都大为吃惊。因为在封建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臣下绝不能与皇上同座。王导急忙推辞道:“这怎么行。只有太阳高高在上,万物才能得到它的煦照。如果太阳跟一般的万物在一起,万物还能得到它的照耀吗?”王导的这一番吹捧,使司马睿十分高兴,他也就不再勉强,接受了大臣们的朝拜。司马睿登基以后,为了感谢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扶持,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为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亲信一时布满朝中。当时,民间流传这样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意思是说东晋的江山是王氏与司马氏共同拥有的。

谢安王坦之稳晋

简文帝时,掌握军政大权的桓温曾多次觊觎帝位,但都因谢安、王坦之巧妙机智地从中斡旋才未能得逞。简文帝死后,谢安又趁桓温不在建康,拥立司马曜为帝。桓温得知后,怒不可遏,随即率领大队人马赶回建康,并指定谢安、王坦之到新亭迎候。这无疑又是一场“鸿门宴”。但谢安再次巧妙地阻止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晋室凭借着谢安的机智勇敢又得以维持下去。

公元371年,大司马桓温废黜司马奕,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诛杀了反对他的人,权倾一时。中书侍郎郗超是桓温的亲信,百官都很惧怕他,十分小心地对待他。谢安曾经与左卫将军王坦之一起到郗超那里,太阳快落山了还没被召见,王坦之想离去,谢安说:“你不能为保全性命忍耐一会儿吗?”

公元372年7月,简文帝司马昱全身不适,留下遗诏,说:“大司马桓温依据周公的旧例,代理皇帝摄政。”又说:“对年轻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能辅佐,君则自己取而代之。”侍中王坦之自己手持诏书进入宫中,在简文帝面前把诏书撕掉了。简文帝说:“天下,来自于意外的命运,你有什么不满意的!”王坦之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么能独断专行!”于是,简文帝就让王坦之修改了诏书,说:“宗族国家之事,一概听命于大司马桓温,就像诸葛亮、王导辅政时的做法一样。”这一天,简文帝驾崩。

桓温希望简文帝临终前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不禅让,至少也应当让他摄政,但最终连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因此,桓温非常恼怒。桓温怀疑这是王坦之、谢安暗中阻拦,便对他们怀恨在心。公元373年2月,大司马桓温来朝见孝武帝。24日,孝武帝诏令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这时,都城里人心浮动,有人说桓温要杀掉王坦之、谢安,接着晋王室的天下就要转落他人之手。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则神色不变,说:“晋朝国运的存亡,取决于此行。”桓温抵达朝廷以后,百官夹道叩拜。桓温部署重兵守卫,接待会见朝廷百官,有地位名望的人全都惊慌失色。王坦之汗流浃背,谢安从容就座。坐定以后,谢安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卫在四邻,明公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置人呀!”桓温笑着说:“正是。”于是就命令左右的人让他们撤走,与谢安笑谈良久。郗超经常作为桓温的主谋,谢安和王坦之去见桓温,桓温让郗超藏在帐子中听他们谈话。风吹开了帐子,谢安笑着说:“郗超可谓入帐之宾。”于是,桓温又让郗超出来,一起谈笑。一场危机又化于无形。

当时天子年幼,外边又有强臣,谢安与王坦之竭尽忠诚辅佐护卫,最终使晋王室得以安稳。

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共掌朝政,唐朝之规章法典多为其所制。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是以人称之为“房谋杜断”。唐太宗时与之商谈国事时,房氏常出谋划策,但优柔寡断。而杜氏果断立决,取舍得当。二人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辅佐唐太宗治理天下。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杜如晦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调任陕州长史。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被调任地方官,李世民十分担忧。房玄龄说:“其他人没有什么可惜的,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大王想经营四方,一定要有他才行。”于是李世民立刻上奏请求让杜如晦做自己王府的属官。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征伐,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军队里的事务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决断,非常迅速。李世民常派房玄龄入宫奏事,高祖感叹说:“玄龄为我儿奏事,虽然远隔千里,却好像与世民面谈一样。”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参与了谋划。他们秘密出入秦王府,帮李世民拿定主意,出谋划策,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最终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

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对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泛搜求贤才,按照才能授予官职,这是宰相的职责。最近听说你们受理辞讼,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还怎么能帮助朕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具体事务由尚书左右丞负责,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房玄龄通晓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劳,惟恐有一点差错。他运用律法宽厚公平。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士人,不遗余力,甚至尚书省的制度架构,都是二人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贤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