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517800000082

第82章 八阵图遗址在哪里?

千百年来,八阵图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神奇的八阵图遗址也因史载不一,真假莫辨。史载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遗址有五种说法。

陕西勉县八阵图。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载:“(定军)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营东即八阵图也。”该阵图遗址在今勉县东南,但阵图遗迹在郦道元时就已“倾覆难辨”,今日更是无迹可觅。

四川、重庆境内见诸史载的阵图遗址有四。其一为新都八阵图。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说:新都县北十九里有诸葛八阵图。现四川新都县还有一处以“八阵”命名的八阵乡——当今学者萧涤非认为阵图遗迹即在该乡境内。其二为广都八阵图。广都县为汉时所设,隋朝改为双流县。广都八阵图始见于梁代的《益州记》一书,阵图遗址按史载在今双流县中和场,但现在也无遗迹可寻。其三为宜宾八阵图。据《宜宾县志》,当年诸葛亮曾从宜宾溯金沙江而上至西昌,诸葛亮在宜宾布过八阵图,遗址在今四川宜宾市流杯池公园内。其四为夔州(重庆奉节)草堂八阵。阵图遗址位于四川奉节县草堂区草堂(即杜甫在奉节的草堂遗址)附近的金马河畔。此阵图扼古代川鄂陆上之咽喉,为湖北入川东门户奉节之要冲。

但古今闻名遐迩的当推夔州水八阵图。最早用文字记载该阵图的为北魏郦道元,他在《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径诸葛图垒南”下注释说:“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北魏以后,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此凭吊,寻觅历史的痕迹,曾在夔州客居一年多的唐代诗人杜甫曾多次来此观阵图遗迹。诗人观大江东去,阵图依然,叹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心怀灭曹吞吴之志,却因刘备为报义弟之仇,妄向东吴动干戈的错误决策所破灭,感慨之至,成千古绝句《八阵图》一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曾为夔州刺史的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多次来此凭吊阵图遗迹,并在其所著《八阵图录》中详细描述了八阵图的情景:“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鹤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颅涌混漾,可胜道哉。大树十围、枯槎—丈,破磴巨石,随波塞川而下……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唯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淘洒推激,迨今不动。”刘禹锡文中描述的阵图石堆历经数百年江水冲击依然不动,正可和杜甫诗句“江流石不转”相映成趣。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曾多次来此观阵图遗迹。至明代,始有人从凭吊阵图遗迹进而探究诸葛亮八阵之阵法。明人茅元仪在所修《武备志·诸葛亮鱼复江八阵图》中展示的八阵阵法为:纵横排开六十四个小阵,分别组成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和一个中军阵,二者合为一大阵,阵后设二十四队游骑、为大阵的机动兵力。

古代,不仅文人来夔州水八阵图遗址流连凭吊,夔州人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慕诸葛亮神机妙算、料敌如神的大智,也常来阵图遗址凭吊。到宋代,观阵图遗址已成为夔州一种民间风俗——人日踏碛。人日即每年正月初七,碛就是阵图遗址,它是横卧于长江北岸的一块大沙滩,长一千五百多米,宽六百多米。宋人张晋在《踏碛》诗里说:“夔国先年有旧风,来看踏碛莫匆匆。”《夔州府志》、《奉节县志》都有人日踏碛之记载。是日夔州人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结伴前去观阵图遗址,所谓“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家出”便是这种民俗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巴蜀、沔阳所存数处八阵图遗址,究竟孰为诸葛亮真迹,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