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曹丕篡汉称帝以后,刘备也于第二年,即魏黄初二年(221年)在成都西北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蜀或蜀汉,定都成都,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刘备对孙权杀关羽、夺荆州非常愤恨,便在这年七月,亲率大军东下伐吴,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俗称“火烧连营七百里”。战争初期,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导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刘备退回了白帝城,忧愤成疾,不久便一病不起。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局。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叙述了在刘备出兵以前,赵云和秦宓进谏的情节,都是符合史实的。查阅史籍,赵云进谏的事见于《赵云别传》的记载,说是“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而且只要先灭了魏,吴自然便会归附。不应该把魏放在一边而先与吴交战,只要兵势一交,就不能轻易地和解了。”但是刘备在盛怒之下,并没有采纳赵云的意见。又据《三国志·秦宓传》记载:刘备既已称了尊号,将要东征吴国,秦宓向刘备陈述天时,认为出兵必然不利。秦宓因此获罪,被下狱幽闭,后来又把他释放出来。
那么身为丞相、作为刘备智囊的诸葛亮,对伐吴的态度如何呢?据《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所写,诸葛亮是反对伐吴的,曾屡次向刘备进谏,而刘备没有听从。及至秦宓进谏被下狱囚禁,诸葛亮急忙上表营救,表文中说:“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主力,别作良图,则社覆幸甚!天下幸甚!”而刘备看毕,却掷表于地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连诸葛亮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又记载:刘备伐吴惨败,退回白帝城,叹息说:“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
但《三国演义》上有关诸葛亮对刘备伐吴进行谏阻的情节,以及后来刘备的悔恨之言,却是没有史实依据的。史书中除记载了赵云和秦宓的进谏以外,还有“群臣多谏”的话,而这“群臣”之中都有哪些人,史书上并没有标出姓名,我们现在便不清楚了。至于诸葛亮对这件事的态度怎样,史书上却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使后人产生了许多猜测。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把“外结好孙权”作为刘备立国的策略基础,所以他从维护吴蜀联盟的立场出发,一定不同意出兵伐吴,是会站出来进行劝阻的。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把“跨有荆、益”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所以他对失去荆州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支持刘备伐吴,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而且,他事先也没有估计到伐吴会落得个如此惨败的下场,从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蜀军比吴军强大,明显占有优势。但以上的两点意见,毕竟都是猜测,或者说推论,并没有什么史料上的根据。
在《三国志·法正传》中倒有这样的记载: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城)。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即使还要东征),必不倾危矣。大概诸葛亮和赵云等人一样,本来是反对出兵伐吴的,但当时刘备正在盛怒之下,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诸葛亮料到:就是自己出来劝阻,也是白费唇舌,而且还会造成君臣之间的不愉快,所以也就保持沉默。但他在事后想起了法正,在法正活着的时候,刘备对法正的信任超过诸葛亮,只有法正才能在最紧要的关头制止刘备。同时诸葛亮也深知法正谋略,如果法正不死,能够跟随刘备伐吴,必然不会让刘备在战术上犯那样的失误,伐吴也就不会失败了。
刘备在夷陵的惨败,大大削弱了蜀汉的国力,影响甚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