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闲聊,一说到“摇羽毛扇的”,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羽毛扇”在汉语中成了智囊或谋士的代名词。戏台、荧屏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总是手持一柄雕翎扇。《三国演义》中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小说对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这似乎没有疑义,古人也是这样认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到周瑜就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周瑜是诸葛亮的对手,也是三国时一个摇羽毛扇的。
那么,诸葛亮的扇子从何而来?在长江流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相传诸葛亮小的时候放牛,结识了一位白胡子老头,两人常在一起读书。老头行踪神秘,引起了小诸葛的好奇。一日,他偷偷将白石灰放入老头的竹拐杖里,老头走后,他顺着白石灰印迹找到一棵大树下。原来老头是一只金鸟(一说为老鹰)变的,正在树上打盹呢!诸葛亮就在树下守侯,忽然,金鸟打了一个哈欠,从嘴里掉出一颗珠子,正好落入诸葛亮口中,“咕噜”一下滑入肚中。老头随即惊醒,对诸葛亮说了实言:“我是修炼了三千年的金鸟,全靠这颗珠子活命。现在,珠子没有了,我也活不长了。我知道你很聪明,有意成全你。你必须在八月十五这天来这里找到我的尸体,拔下我的羽毛,编成扇子,日后有何难事,摇摇扇子就有办法了。”诸葛亮的扇子就这么来的,以后他在刘备帐前作了军师,这把羽扇帮他出谋划策,屡建功绩,成为智慧和谋略的象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羽毛扇是诸葛亮的夫人送给他的。诸葛亮还未迎娶妻子时,一次,与妻子的父亲襄阳名士黄承彦谈论国家大事,妻子在一旁听。后来妻子就送给诸葛亮一把扇子,诸葛亮问其何意,其妻让亮猜,亮想来想去不得而知,说一定是做为定情信物吧。其妻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天在家父面前畅谈,看你眉飞色舞,喜怒皆形于色,这如何做得大事!给你这把扇子以遮面!”
但上述的说法毕竟是传说,诸葛亮手持羽毛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据学者研究,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前后,政局混乱不堪。世家大族为了明哲保身,逃避现实,整日谈说“玄理”。这些清谈人士,口锋犀利,无边无际。为给清谈助兴,他们手上常执一些“谈具”,如麈尾、如意、羽扇等。诸葛亮未出茅庐时,也是一位“纵横舌上鼓风雷”的清谈之士。当了蜀军主帅后,仍喜欢手执羽扇指挥三军。裴启《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当时羽扇盛行军中,《晋书·顾荣传》记载顾荣攻打陈敏时,也有“麾以羽扇,其众溃散”之句。也有的学者认为,诸葛亮身体虚弱,无法负载甲胄在身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尽一个军事家的责任,带病出征,就只好“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