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19513900000042

第42章 上屋抽梯(1)

【原文】假之以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注释】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诚斋易传》这样解释:“若腊(肉)之坚而难噬也。噬之则退毒而伤齿矣……此弱于齿而噬夫坚者,能不遇毒乎?放日位不当也。”

【译文】故意露出破绽,给敌人提供方便条件。诱使敌人深入我方阵地,然后切断其前应与后援,使其陷人绝境。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计名出处】此计依据孙子的《九地篇》中“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见于《三国志·蜀志》:“刘表爱少子琮,不爱长子琦。价求自安之术于诸葛亮,亮辄拒之。符乃偕亮游园,上楼去梯,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解释】巧设梯子,引诱对手登梯上房;然后抽走梯子,断其后路,使之无法逃脱,任我摆布。这种方法,称为“上屋抽梯”。军事上的“上屋抽梯”,是指诱敌深人,阻敌援兵,断其退路,使其束手待毙的策略。

要“上屋抽梯”,先得“置梯”诱敌,故意露出破绽,给对手提供便利,引诱它冒进向前,然后断其前应和后援,使它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后再加以围歼。此计全旨就在于此。

【计名阐释】

上屋抽梯,有一个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琦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人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刘琦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竭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琦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了一点,侍从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叔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学问,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伏促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使敌中计。〔古计今用例说〕

“上屋抽梯”的本意即民间俗称的“过河拆桥”。运用此计,关键在于:在用利益去引诱对方之前,要给对方提供某种方便。若因为利不厚引诱威力不大,必须先安置好梯子;如果已经有梯子在那儿,就要设法让对方注意到。

作为企业经营者,搏击商海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运用此计。例如当企业创业之初,常常要依靠不少大公司。如在资金、货源等方面受制于他人,而一旦羽翼丰满,企业应该及时“抽梯”以免经营活动处处受他人制约。这也就等于企业搬掉了自己的绊脚石,可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活动;与他人合伙,后期阶段亦可“上屋抽梯”。

企业经营者运用此计都应秉承商业道德,进行正当竞争,把“上屋抽梯”作为优胜劣汰的一种手段。

1.着眼未来,以巧取胜

国内有家新上的酒厂,向玻璃厂订购包装瓶,瓶子要求高,开价却很低,且无商量余地。玻璃厂当时日子很不好过,碰上上门主顾,自是非常珍惜然而经财务分析,对方开价实在难以承受。但精明的厂长经过仔细分析,发现接上这家关系,不会永远吃亏,就断然接受条件,与酒厂签订了一年的合同。

一年期限将满,酒厂等着玻璃厂来续签合同。但左等右等,玻璃厂没来。酒厂只好主动上门,玻璃厂自是热情接待。但是婉转提出,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如不能提高瓶价,那就很不好办了。

酒厂的代表起初很不高兴,没有答应对方的条件,但没过几天,酒厂代表又来了,全盘接受了玻璃厂提出的方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两家企业刚开始联系时,玻璃厂的厂长就预到,将来酒厂要用自己的瓶型申请注册,他们生产的高档酒,一定要用彩色包装盒,那么纸盒上不光有瓶形,连颜色也有了。而酒厂指定采用的彩色玻璃的配方、工艺、技术,在省内惟有自己的企业能掌握,一年以后一定可以弥补过来。

事情果然如他分析的一样。酒厂在玻璃厂提出提价要求后,起初也想转到别处,但一联系,别的玻璃厂都干不了。这时如果改变瓶型当然可以,但有几点难处:一是瓶形已注册,二是仓库里还有几十万彩色包装盒,三是经过一年的销售,已初步给市场留下印象,如这时改变包装模样,损失将不可估计。至此,酒厂只好向玻璃厂妥协。

玻璃厂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深谋远虑,巧施“上屋抽梯”之计,终于使自己企业的正当利益得到维护。

2.上屋抽梯讨债灵

中国人有许多美德,诸如讲亲情不讲金钱等等。因此当朋友或亲戚开口借钱时,许多人往往毫不犹豫掏出钱来,却碍于亲情而不留任何凭据,结果为日后要钱带来无尽的烦恼。不过真遇上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你可以通过函件来获取凭据。

干个体服装生意的老赵怎么也没想到,他当时出于一片同情心,借给表弟60000元人民币做买卖,因是亲戚,也没让表弟立什么字据,时至今日已整整4年了,虽然经多次上门讨要,可表弟总是说没钱,最后竟赖起账来。

老赵走投无路,最后请律师帮忙。律师听后说:

“法律重证据,没有证据官司怎会打赢?你要想打赢这场官司,只有取到有力证据。目前你可以给表弟写信去说。”表弟没复信,老赵只好又去找律师。

律师想了一会儿,说:

“欲速则不达,你也许是太性急了些。我看,不如再故意给他一些让步,告诉他,60000元钱只要他先还30000元看看他会有什么动静。”

老赵又照律师说的去做了,果然在他寄出第二封信不久,那位表弟就给他回了信,答应一有钱就还他。

老赵把这封信交给了律师,事情的结果非常简单,律师以此为证据,帮助老赵讨回了全部债款。此类“上屋抽梯”讨债谋略,企业经营者应该拿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