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说话高手
19513700000011

第11章 如何把握好社交中的说话方式(4)

这位求职者在求职时所利用的手段就是根据自己家庭优越于普通家庭的特点,而这特点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误解,在介绍自己时,选择让对主乐于接受的观点,与对方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和相同点,使自己能够同对方缩短心理上的差距。

在求职活动中,如果求职者能找到与招聘者共同的地方,显然有利于求职成功。怎样才能够找到共同点呢?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自在属性:自然属性包括很多因素,例如籍贯、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民族、学历、文化背景、爱好等。这些属性都容易引发人际吸引,比如老乡关系、同龄人等等。一般说来同龄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在求职中,善于从自然属性中去发现与招聘者的共同点,并迅速地让对方知晓,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双方关系,为求职成功铺平道路。

现实属性:现实属性一般指认识、感情和意向以及兴趣、爱好、个性、需要等因素。这些因素比自然属性更能深刻地牢系双方的关系。

(3)巧言掩饰

在求职过程中,对原单位的事情,尽量少说坏话,否则,主考官会担心你有一天说他的坏话,那么你就永远只好失业了,最好的回答是“我喜欢那份工作,所以来应聘”。

另外,在求职过程中,要运用灵活机智的方法来对待出现的问题。

别说一有机会,你就改变生活的方式的话。在面试中,有“如果……”等条件性问题提出时,千万不要回答与简历有矛盾的个人历史。对自己个人方面要少谈,对自己的将来要乐观,并陈述有利条件。也不要炫耀与你正在谋求的那份工作无关的或以前的才能和成就。同时,在表述自己的成就时,一定要先说最后一次,然后依次倒叙过去。

不要说你没有业余爱好,也不要说你在业余爱好上花去了大量时间。业余爱好方面也许不可避免地要被问到,因此要准备回答,要简单精练地介绍,不要在一些无关的爱好上大费口舌。

别说你将以正在谋求的这份工作作为跳板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一定要表明自己会安心在这儿干下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成绩,这是做上司最关切的希望的。

如果你不是从学校刚毕业,就别隐瞒自己离开原单位的时间和原因。任何隐瞒只能证明你不诚实、不明智、不成熟。简短的说明原因,但避免流露出痛苦和抱怨的神情。虽然遭到一点挫折,要表明自己很快就会从逆境中站起来,重新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要对这点充满自信心。

别对自己从前工作的职位和头衔甚至工资含含糊糊。以前干什么工作、什么职位、什么头衔一定要说清楚,不要犹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别打肿脸充胖子。

在求职面试时,面试的主要内容是“问”与“答”。面试主持人连连发问,应聘者对答如流,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在面试中,主考人往往地千方百计“设卡”,提出一些很难回答的尖锐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提高考试的难度,另一方面为了检查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考试方法。从中选择本单位欲求之才。要应付这种局面,要应答好,就必须有一定技巧,这就是“应付自如”法所要谈的内容。

①在面试场上,常人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曾经熟悉现在忘了或根不懂的问题,面临这种情况,默不作声,回避问题是下策,采取这种方式答应面试中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有时却能扭转被动局面,给用人单位留下好的印象。

②面试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考人提出的问题过大,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对问题的意思不明白。这时,千万别“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所提的问题,否则,大家认为你不礼貌,办事马马虎虎,不认真,不太明确的问题,事实上要搞清楚再回答,切忌答非所问。此时你可采取将主持人所提了的问题复述一遍的方法,如:“您问的是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将自己所理解的问题复述一遍,确认其内容,如果你的理解有偏差,主考人自然会给你补上,这样,既达到了你对问题理解准确性的目的,又给主考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这是个认真、直爽的人”。

③在面试时,主考人有时可能故意挑选些古怪的问题让你回答,这种提问是作为一种“战核术”而进行的。在提问中,让你不明真意,故意提出不礼貌或人难堪的问题,其意在于“重创”应试者,观察你在此种场合以何言相对,从而考察你的“适应性”和处理随机问题的“应变性”和“机敏性”,故称之为“放导提问”。对于此类问题,你反唇相讥、恶语相对,或与主考人员激烈地争论,就大错特错了,对于面试中的类似问题,首先要冷静,要不动声色,以察其动机。

怎样回答左右为难的话题

回答问题需要有不寻常的智慧,特别是回答左右为难的问题,就更需要有聪明的头脑帮快捷的反应。例如两亲家好开玩笑,一次,一家办喜事,宴请亲家,请柬上写道:“来,就是好吃;不来,就是见怪。”另一亲家看了这个请柬,也没有意,还是大大方方地去参加宴会。他带了一份礼物,礼单上写道:“收下,就是爱财;不收,就是嫌礼轻。”

请客者的请柬写得真“苛刻”:或者好吃,或者见怪,两者都将使对方对堪。若认真探究,请客者设置的二难推理并不高明,因为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形成的,而是挖空心思编造的。如果故事只发展到此,无疑是缺乏机智、缺乏幽默的。被请者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显得棋高一着,因为他具备答辩的机智,他同样以请客为题,巧妙地反击,把难堪还给了东道主。至此,故事才获得了强烈的幽默效果。

另一个故事是妻子闷闷不乐,丈夫很着急,一直追问原因,妻子说:“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噩梦!”

丈夫听,极力安慰:“不要紧,梦是反的。”妻子说:“真的吗?你可不许编人!”

丈夫说:“不骗你。”妻子要求他发誓。

“我发誓。”丈夫说:“不过,你到底做了个什么梦呢?”

妻子说,我梦见咱俩一起去首饰店,我想买那条24K的金项链,你偏不肯,今天咱们去好吗?

妻子是个会施展伎俩的人,她不直说自己的要求,直说恐怕丈夫回绝。她先用一个问句要把丈夫降服住,再逼他就范。她使用的法宝就巧设二难,她的闷闷不乐,原来是装出来的,目的是诱导丈夫落进自己的圈套。她让丈夫发誓,把丈夫牢牢地拘禁在自己的语言陷阱里,当妻子亮出“谜底”,丈夫才发觉上当,已经为时太晚了,他陷入二难困境:如果“梦是反的”为真,那么他就得为妻子买金项链;如果“梦是反的”为假,那么他的誓言就不真实。妻子的计谋天衣无缝,顺理成章,丈夫只好俯首听命。

因此,对于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回答问题之前,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在未完全了解问题之前,千万不要回答,要知道有些问题并不值得回答。有时候回答整个问题,倒不如只回答问题的某一部分。

逃避问题的方法是:回顾左右而言他。以资料不会或不记得为借口,暂时拖延,让对方阐明他自己的问题。倘若有人打岔,就姑且让他打扰一下。针对问题的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回答,它们可能是愚笨的回答,所以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工夫。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利用下列常见的答话辞句,如:请你把这个问题再说一次;我不十分了解你的问题;那要看……而定;那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你必须一下历史的渊源,那是开始于;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以前,你必须先了解一下详细的程序;对我来说,那;就我记忆所及;我不记得了;对于这种事情我没有经验,但是我曾听说过;这个变化是国为;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演变的;那不是“是”或“否”的问题,而是程度上“多”或“少”的问题;你的问题太吹毛求疵了,就像一个玩文字游戏的教授;你必须了解症结之所在,并非只此一件而是许多其他的事情了这个后果,比方说;对于这个一般性的问题,让我们来个专题讨论;对于这个专门性的问题,通常是这样处理的;请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来说;喔不,事情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不能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并不是想逃避这个问题,但是;我不同意你这个问题里的某部分。

怎样应付咄咄逼人的话语

咄咄逼人的谈话,一般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己的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有信心战胜你。他的谈锋一般是指向一个地方,对你的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人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

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根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中国人,更善此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本节是无法论述的。每个人也许都有这个经验: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过去,打得准,打得狠。

咄咄逼人者,其时开始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到他的破绽。但是,你抱着这么一种观念,他总膛攻自破的地方,总有软弱的地方,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等待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进就是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打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体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守为攻之时。

针锋相对即是以对方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沾泥带水,使对方无理可言。

假如对主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你可以装作在第一方面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骚动,许多记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话头一转,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回答得多么巧妙,一箭双雕!

这是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之儿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却无法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方面的进攻。你就在这一点上,来回与他周旋,并迅速地想出应付其他问题办法。

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乱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连串进攻。

胡搅蛮缠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从太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办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应付的办法。

这是谈话中要运用的一个很普遍、很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错时,那就不要回答,把问题还给对方,从哪个地方踢来的球,再踢回到哪儿,将对方一军。

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的有多少颗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打擦边球的技巧就是给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似乎球出台了,面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进行无理的指责。

社交中的自我辩解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些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语言技巧。

用“我想……”,“我认为……”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承认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都是不足取的。

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与对方交谈指的是有话要直接告诉当事人,不要当面不说而背后去说,也不要心里有话口里不说,同样的,如果你想要某个人做某事,你应该直接告诉他,而不要绕个弯子。背后的抱怨与批评不会被看成自我辩解。

平静而清楚地重复阐述的观点,表示你有自我辩解的信心。有时你简略地提及你的观点,人们不会一下子就理解它,这就有必要重复一下,把它阐述得更明白。

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常常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要求。要记住,“不”字对自我辩解的作用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