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水平和整体素质应实现显著升级,大中型企业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骨干力量,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然而,即使到2020年甘肃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0%~70%以上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与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甚至也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比例水平。
从“十五”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基本上都是按照与此大体相同的目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提供的分析和预测资料,从“十一五”初期到2020年,全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预计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将上升到57%,取代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课题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分析资料之二十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沿海的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分别达到59.5%、57.8%、58%、40.9%,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安徽省分别达到52%、50%、43%,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陕西、四川、宁夏、云南、内蒙古自治区分别达到47%、51.8%、45%、41%、40%、35%、34.9%,甘肃的这一比重为36.1%(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黄孟复、胡德平主编:《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由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股份制等形式越来越多地趋于混合,而政府部门至今尚未有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等方面的规范、准确的数据,以及各地、各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界定不尽一致,因此上述数据仅能起一些参考性的作用,很难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70%以上、2007—2020年14年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年均增长2~2.5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对甘肃来说是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通过艰苦努力和创新发展方式可以完成的战略任务。这要求甘肃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更加有效的政策,采取一系列特殊而富有创造性的措施,并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超越常规速度的发展。况且,目前不论是甘肃还是全国,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股份等,都没有计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据粗略估算,2006年甘肃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这两部分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即达15%左右,如果将其计入非公有制经济之中,则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实际比例约为51%,远远大于2006年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36.41%。今后,随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工作的逐步规范化、准确化,从反映实际比例的数据来看,甘肃到2020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60%~70%以上是能够做到的。
保证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70%以上这一长远目标得以实现,甘肃省重要战略机遇及相应的战略措施主要有:
第一,未来时期国家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甘肃通过落实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可望在2010—2015年期间使综合环境质量特别是投资环境质量获得质的改善,从而使个体私营经济和国外、境外投资实现比以往更快的发展。
第二,通过持续改善综合环境质量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推动,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一五”以后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企业素质较普遍地实现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因此也必然改变常规的道路,进一步加快速度。
第三,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未来时期将出现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发展趋势。适应这一趋势和国家有关的产业转移政策,甘肃通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在大规模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可以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快速增长。
第四,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和区域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的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甘肃通过实行大规模出售国有产权等政策措施,将促进国有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更快转化,从而使国有经济长期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状况发生快速而又根本性的变化。
三、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阶段
从我国的国情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特点来看,全国以及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起步、上升、成熟这样三个基本阶段。
起步阶段是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原始积累时期和规模扩张时期,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小企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占主导地位,产出规模大但附加值不高。目前国内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正处于这一阶段。
上升阶段是非公有制经济从劳动密集产业为主到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为主的技术和结构升级时期,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大中型企业和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占主导地位,主要的发展特征是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目前沿海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总体上处于这一阶段。
成熟阶段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各个产业领域特别是在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全面增强竞争力并依靠竞争力融入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期,主要的结构特征是高科技产业占主导地位,各类产业达到高度信息化,经济结构趋于轻型化。
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再经过5~1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进入这一阶段。
2005年,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6.1%,在全国属于比重最低的几个省份之一;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25.5万元,普遍低于东、中部省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的规模(江苏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42.57万元、浙江为143.90万元、福建为202.46万元、广东为148.57万元、山东为131.16万元、湖南为169.97万元、山西为149.55万元,吉林为131.42万元,河南为127.26万元);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流通、餐饮和劳动密集的工业行业等传统产业领域,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及非公科技企业所占比重不足10%,企业体制以个人、家族式企业为主。这些特点表明,至“十五”末、“十一五”初期,甘肃非公有制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估计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即到“十二五”时期可以进入上升阶段。
“十一五”期间是甘肃非公有制经济由起步阶段向上升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政府在政策上既要继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数量和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又要有效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自身素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实现外延式与内涵式并重的发展。提高一批重点非公企业的素质和规模,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工业领域,要加强对成长型非公中小企业的支持,发掘其发展潜力,加快其成长壮大。
2010—2015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总体上将进入上升发展阶段。在继续促进非公经济组织数量增长的同时,要把战略重点放在提高非公经济组织的规模水平、集团化水平、资本聚集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增强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非公经济的支柱产业群和各行业的骨干企业群。2015年以后,重点加强非公经济的高新技术化,适度跨越式地实现非公经济的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缩短非公经济由上升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