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不生气
19400800000014

第14章 守卑心法(2)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今本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郊(交)也,牝恒以靓(静)胜牡。为其靓(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为下。(帛书本)

老子的“三合一道”即天道、人道、治道常常是以互证的方式呈现。其中一种重要的载体就是天下自然的现象。本章,老子用的比方就特有意思。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大国,应居于下流,意思是大国应有谦虚之德。大国居下流,好比天下之女性。以大国比作女性。又一个男女交欢之喻。

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帛书本作“天下之郊(交)也,牝恒以靓(静)胜牡。为其靓(静)【也,故】宜为下”。这是解释上一句。为什么大国要居下流?是因为大国好比女性。天下之男女交合,往往是女人以静匹胜男人,待以静,处于下位。帛书本说,因其守静的缘故,所以宜居下位。“我行青龙,彼行白虎;彼前朱雀,我后玄武,不死之道也。”所以,大国也应效法男女交合中之女下位,以静制胜。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取,一般理解为吞并,意思到了,但不合老子思想,老子不会主张大国吞并小国,他讲的是大国小国“各得其欲”。故这里理解为纳,接纳,似更形象。下,谦下。大国居小国下位,以示谦容,则可以接纳小国;要像古书《洞玄子》中所说的“御女经”一样,“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坑下有刃,恐堕其中,”要如临深渊,如临大敌一样,小心谨慎,谦让有度。小国居大国下位,以示谦卑,则可以接纳大国。话说回来,老子这是在客观陈述当时的“国际关系”客观情形。说是吞并亦未尝不可。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总之,或者是大国居下位以纳小国,或者则是小国居下位反纳大国。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不过是想要领导诸小国,而小国不过想要以恰当体面的方式与大国并存而已。要使双方各得所欲,大国宜居下位。男女交合正是这样,要使男女双方都“各得所欲”,用现今流行的话说,就是要同时达到快乐的巅峰,那么,女下位是最适宜的。作为大国,如果在小国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会严重挫伤小国,难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它可能被迫“被接纳”,但口服心不服,迟早生变。这其实是双方各退一步,以达到互利共赢。

见过海洋的人都知道,海洋里面体形庞大的鱼,往往深潜于深海下面,而体形较小的鱼则游弋于浅海或海洋上面。大国生态其实和海洋生态是一样的。

在动物界的食物链中,体形庞大的凶猛动物往往居于食物链的下游。它们数量虽少,却在食物链中起关键作用。

只有谦下才是强者的惟一出路。就国际关系而言,一个国家想要崛起,靠武力是不行的,历史经验已经给予证明;武力崛起的方式,只会增加其他国家对你的不信任,甚至会激起其他国家的共同抵制,所谓“先发制人”,结果往往就是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真正想要崛起,就得走“和平崛起”的路子,和平的目的就是为了团结尽可能多的国家,共同构建健康互利的国际新秩序。这样,老子所谓“各得所欲”的思想倒与反对霸权主义联系起来了。就市场经济来说,一个企业做强做大,不是坏事,但做强做大的目的则应该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之私,更不能得意忘形、骄奢淫逸。否则,就是自己走上灭亡的道路。就人际关系而言,同样如此。一个领导或者一个居于上风上水之地的人,要懂得退让一点,谦卑一点,不必高高在上,不必二目朝天,要懂得反观天道,回到你刚出发时的本原来看,因为,谦虚才能有容,处卑方能登高,有容乃大,厚德才能载物,能容方能共存。天道就是一个双赢的道:男女性爱如此,人际关系如此,国际关系同样如此。

【核心提示】

谁能真诚处下,谁离泥土的芬芳就越近。

处下归诚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今本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争)与?故【天下莫能与】诤(争)。(帛书本)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罪莫厚乎贪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楚简本)

本章相同的主旨思想在别的章节中已反复出现过。而本章只是集中阐述圣人处下的道理。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曾以谷喻道之相,谷处卑处低,处虚处空,故能将大山涓涓溪流尽数容纳,从而成就自己的盈。这里,老子进一步以江海为喻。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朝归之所,就因为它善于处下,故而成就滔滔之相。这个“下”,比谷之处卑处下要更低更下,可见,处卑处下是没有止境的。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圣人懂得自然天道,他想要君临百姓,同样必须处卑处下;圣人欲想成为百姓之先导,则必须置身于百姓之后。这是以江海类圣人,以江海处下而成就王者之相,比圣人处下而成就王者之相。有的学者理解为:统治天下的圣人想要居于人民之上,必得以谦卑的言语来取得人民的信赖。这是突出了“言”,把言释为言语。如果圣人仅凭谦卑的言语来取得百姓的信任,那岂不是在教人玩弄权术,假花言巧语之虚,行阴谋诡计之实?老子不为也。“言”在句中应通“信”,即“诚信”。诚信者必谦卑。圣人之处下,是指把整个心身、行为都要放下、要虚心诚信、忘己自卑,而非单指言语方面。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圣人处下是遵循天道而行,行天道则虚心忘己。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谦卑而上行;因此,行天道之圣人也能卑而处上。但是百姓感觉不到负重之感,而获得的是一种自然。圣人处后而行先,但是百姓不会觉得前面有危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既不压制百姓,也不危害百姓,所以天下都乐意推举圣人,只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世间人所争者,皆是有欲有为之事。所争者或利或名,或荣或辱,或先或后,或有或无,或上或下。终朝以利欲侵蚀,日日以无明遮障,而圣人一心体道,修不言之德,行无为之事,对这些外物的名利、荣辱、先后、有无、上下都不予计较,天下哪里还有人愿意和他这样的人来争?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总汇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处于下则不争,所以能成为百谷之水滔滔归向的地方。要想成为民众的先导,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如果争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为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而相争,也就违背了宇宙大道的原则。人如果没有高于人上的傲心,众人都会尊敬而效仿之。没有与人争夺之心,众人皆会爱戴而谦让之,天下没有人和他争。

以道治国以德修身之人,能自处于万民之下,不敢为天下先,就会影响天下人都乐于处下,自安于后。如此,天下皆无为而为,无事而事,则天下归道也。

由此可知,大德之人,不仅能修之于己,还能以德化人。

老子在第八章里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擅长并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它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故而它隐微于宇宙大道。如果争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为自己比他人生活得更好而相争,也就违背了宇宙大道的原则。所以老子希望上层的统治者应该要像水一样,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常常处于人们所憎恶的地方,才能够符合于宇宙大道,也才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人民。如果你已经是一个领导者了,那你就尽可能地谦卑吧!如果你将要成为领导者,那你就要学习江海之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