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外名篇
19398500000014

第14章 美好品质

杜献洲、丁海明:奋力攀登“上天阶梯”

面对面

杜献洲,男,1980年11月入伍,1993年9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曾任该报驻新疆记者站记者、兰州记者站站长,现任记者部机动组长、主任记者,上校军衔。

丁海明,男,1990年3月入伍,同年底开始从事基层部队新闻工作。1996年3月调任《解放军报》记者,参与过大量突发事件的报道,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英雄杨利伟、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等重大典型报道以及中俄首次联合军演、我陆军部队首次跨区机动作战演习等军事演习报道。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等。

关键词

阶梯、敢于攀登精神、艰苦磨炼

妙语锦囊

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

奋力攀登“上天阶梯”

(中)杜献洲丁海明

当年同加加林一道入选的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之为“上天阶梯”。他的同伴瓦列里·贝可夫斯基则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短的阶梯。”他们没说错。

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10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离开空军部队时,为他送行的师长曾对他说:“你的身体和训练,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但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的挑战。”当时,杨利伟对这话并没太在意。

这会儿感触深了。他给老师长打电话:“让您说中了呀!现在我就像准备高考的学生一样天天在背功课。”

杨利伟天生就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想起肩负的神圣使命,他更是废寝忘食。他回忆说:“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他过去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记住单词和语句,就每晚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在电话里提问。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居然考了100分。

第二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万有引力常数),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安全。杨利伟必须通过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前额高高突起。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旋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按照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与教员沟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酷苛刻的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一个休息日,妻子回家时发现他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非常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苛刻的老专家十分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是最出色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好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据他说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选自《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6日)

阅读提示:

文章重点记叙了当代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一些典型事迹,刻画了一位献身中国航天事业的航天员的光辉形象。文章记事具体完整,让人如临其境,选材典型丰富,人物刻画得非常鲜明。文章紧密围绕题目中的“上天阶梯”展开,“阶梯”贯穿于文章的始末,很好地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这里的“阶梯”既是“出征太空”必经的阶段,更是对中国航天员迅速成长过程的一个详细解读,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那种坚韧执著、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攀登的可贵精神。

思维冲浪:

1.文章是如何体现“上天阶梯”这一概念的?

2.阅读文章后,你对航天英雄杨利伟有没有新的认识?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

我的留言板

汪曾祺:葡萄月令

面对面

汪曾祺(1920—1997),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他善于描写富有情趣的地方风习和世态人情,散文式的笔致洒脱明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

诗意描写、劳动生活

妙语锦囊

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的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葡萄月令

(中)汪曾祺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扎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汽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噼噼啪啪,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的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虫;梨,梨有梨食心虫。葡萄不用疏虫果。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汉朝是不会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八月,葡萄“着色”。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瓷实、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带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哐里哐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来。检查一下,还能再用的,搁在一边。糟朽了的,只好烧火。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剪葡萄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大秃子。

剪下的葡萄条,挑有三个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捆起来,放在屋里,准备明春插条。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葡萄园光秃秃。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葡萄窖,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阅读提示:

汪曾祺的散文有一个明显特征,即善于通过对平凡的劳动生活和普通事物、普通风俗的诗意描写,引导读者去发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美,获得重温世界的美感。散文《葡萄月令》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文中,作者并没有赞美葡萄果实美妙爽口的滋味,而是通过对葡萄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细致诗意的描绘,引领读者去发现葡萄之美,进而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整体布局上,文章以“月”为时间单位,从一月份写到十二月份,对葡萄在每一个月的生长情态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一月雪,二月风,三月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七月葡萄“膨大”,八月“着色”,九月则像少妇般安静、幸福而慵懒,十月自由生长,十一月葡萄下架,十二月入窖,整个生长过程明晰清楚,犹如一篇优美动人的乐章。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将葡萄的栽种过程和生长过程有机结合,不但结构严谨,而且详略有致。它的结构和内容是紧密相关,可谓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富有诗意是这篇文章的特点。诗意的文字主要源于拟人、拟物、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拟人手法在文中随处可见,如“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比喻也用得很多,如描写各种颜色的葡萄“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在作者笔下,葡萄已经超越了植物自身的生命范畴,它已带有人的思想,有了灵魂。作者正是以其优美动人的文笔写出了葡萄那颗“活的灵魂”。这篇散文篇幅不长,但感情细腻、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思维冲浪:

1.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想写葡萄一生的生长状况吗?

2.你能借助想象和联想来体会作者在文字间蕴藏的情感和意境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喜欢的段落。

我的留言板

加深理解:

文笔亲切自然、淡雅动人的《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在被错打成“右派”时写成的。那时假丑恶的事情不少,但这篇美文的字里行间丝毫没有流露出悲观、沮丧和苦闷的心绪。“文革”浩劫之际,屡遭劫难,被贴大字报,多次经受莫须有的批斗,汪曾祺均能泰然处之。他在回忆这些旧事时说:“这种豁达的态度,是深深受到我的老师们的影响。我年轻时,由于爱好文学,就报考了西南联大中文系,因为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著名作家都在这个系任教。正值抗日战争,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只顾搜刮民财和逃跑,根本不管大学师生的死活。师生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很长一段时间就靠稀粥就盐巴、喝野菜汤充饥裹腹。教授们常常领不到薪水。就连像闻一多先生这样大名鼎鼎的教授,也只好在街头替人家刻印章,赚些小钱补贴家用。但就是在这种衣食无着、饥寒交迫、日寇飞机天天来空袭轰炸的情况下,一批批在世界讲坛上享有盛誉的教授们仍然携带妻儿毅然返回祖国,赶到西南联大来任教。有些人在海外都是有小轿车、花园、別墅的,回来以后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有的就靠他们的妻儿们在昆明街头摆地摊典卖家当糊口谋生,但这些老师们却勒紧裤腰带、毫无怨言且慷慨激昂地在课堂上讲授着《离骚》、唐诗、原子、化学、微积分……那时候,国难当头,大家心头都憋着一口气:小日本这么欺负我们,我们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让她早一天强大起来!把小日本彻底赶出中国去!这种奋发图强、万众一心的西南联大精神,对我的人生影响是非常深远巨大的!”

马尔克斯:建设一个繁荣而公正的国家

面对面

马尔克斯(1927—),哥伦比亚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因其“小说以丰富的想象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为著名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关键词

民族政治、嬗变历程、建设繁荣公正的国家

妙语锦囊

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建设一个繁荣而公正的国家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最先到达新大陆的西班牙人听见鸟儿唱歌就心慌,闻到纯洁的气味就头晕。短短的几年他们就把印第安人为食用而饲养的一种美味可口的浣熊吃光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和后来到达的另一些人是享有有限自由的普通罪犯。他们没更多的理由留下来,土著更没理由愿意他们留下来。

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凭着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给中国皇帝的一封信,由于一个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地理错误而发现了那个天堂。在到达新大陆前夜,在听见从大洋的阴暗处传来的第一群飞禽的飞翔声之前,他已在风中嗅到了一种鲜花的香味,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甜美的东西。他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土著像他们离开母腹时那样赤条条地在海滩上迎接他们。土著相貌美丽,品种优良,天性十分纯朴。他们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换取五彩项圈和白铁指环。但是当他发现他们的鼻环跟他们的手镯、项圈、耳坠和脚镯一样也是金制品,他们有做游戏用的金铃铛,一些人用金圆片遮羞时,他的内心便再也不能平静。正是那些金光闪闪的装饰品,而不是土著的人品,命中注定使他们成为从那一天开始的新的创世纪的主人公。他们中的许多人到死也不知道入侵者是从哪里来的,而许多入侵者到死也不清楚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

五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些西班牙和土著人的后代仍不知道我们是谁。发现那个世界的意义之重大远远超过当时人们的认识。拥有一千万居民的印加人有一个组织得很好的国家。为了接近太阳神,他们把宏伟的城市建立在安第斯山巅。他们有让欧洲的数学家感到惊讶的精确计算方法、用途广泛的档案和史料,他们勤奋地崇尚公共艺术,其杰作是皇宫里的那座花园:里头的金树、银树、金银动物都和真树、真动物一样大。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用建筑在死火山间的神圣金字塔体现他们的历史意识。他们有远见卓识的帝王、优秀的天文学家和聪慧的手工艺人——他们不了解轮子的工业用途,但是懂得把它应用于儿童玩具。

在两个大洋近乎相交之处,伸展着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哥伦布在第四次远征时隐约看见了它,今天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哥伦比亚。大约一万二千年以来,几个部落就分散居住在那里。他们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和自己明确的标志。他们没有国家概念,其间也没有政治统一的要求。但是他们发明了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平等相处的奇迹。他们有古老的科学与教育制度,有同他们天才的金银匠和富有灵感的陶器工人的作品有联系的丰富的宇宙知识。他们成熟的创造精神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也许这是艺术的崇高目的——无论在家庭生活用品制造还是在表达个性方面,都取得了值得铭记的成就。对他们来说,黄金和宝石没有交换的价值,只有一种宇宙、和艺术的力量。但是西班牙人却用西方人的眼睛看待它们:充足的黄金和宝石可以使炼金术士扔掉职业,可以用金币铺设通向天国的道路。这就是征服和殖民的理由和力量,也是我们有今天的真实起因。

花了漫长的一个世纪,西班牙人才逐步建成具有同一个名称、同一种语言和同一个上帝的殖民国家。它的疆界和包括12个省的行政区域同今天的情况相似。从而第一次产生了官僚集权国家的概念,并在殖民地带来的困顿中萌生了民族统一的幻想。这是在已成为蒙昧主义典范的社会中产生的纯粹幻想。出于征服者的残暴和他们带来的陌生疾病,当年西班牙人遇到的三四百万印第安人减少到不过一百万。但是血统的混杂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人口繁衍力量。被强行运来从事矿产和庄园野蛮劳动的非洲奴隶,用充满想象和思念的新礼仪和另一些遥远的神灵,为拉丁美洲本土的文化带来了第三种价值。但是西印度的法律早就根据每个人种内的白人血统含量制定了详细的等级标准:若干级别的印欧混血人、黑奴、获得自由的黑人、不同等级的黑白混血人。印欧混血种甚至被划分为18个级别,西班牙白人也把自己的儿子划为拉丁美洲白人。

印欧混血种没有资格担任某些领导和管理职务与其他公共职务,或没有资格进学校或神学院学习。黑人缺少一切,甚至缺少灵魂。他们没有权利进天堂和下地狱,他们的血统被认为不纯洁,甚至需受到四代白人的滗析。类似的法律由于难以划分人种的错综复杂的界限,也由于印欧血统混杂的社会力量的存在而不能十分严格地实施。但是无论怎样,种族间的紧张状态和暴力行为还是有增无减。直到几年前还不允许自由联姻者的儿子进入哥伦比亚的学校。黑人除了因贫穷而受歧视外,跟在法律上一样,仍然受到其他许多方面的歧视。

独立革命时期的那一代人丧失了清算那种可恶的遗产的第一次机会。受到法国革命的光辉激励的那一代浪漫青年建立了一种有着良好意图的现代共和国,但是没有消灭殖民地的残余。他们本身也没有摆脱自己的厄运。西蒙·玻利瓦尔35岁时下令把一家医院里患病和受伤的900个被俘的西班牙人与加那利群岛人处死。佛朗西斯科·德·保拉·桑坦德尔将军28岁时也下令枪杀了在博亚卡战役中俘获的38人,包括指挥官。共和国的一些良好意图忽略了穷人和富人、工人和手工艺人以及其他边缘群体间的新的社会紧张局面的产生。19世纪内战的残酷性不会和那些不平等现象无关,也不会和那些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斑斑血迹的无数次政治动乱无关。

有两个天然美德帮助我们避免了那种不祥的命运,填补了我们的文化与社会的空白,试探着寻找我们的一致性。一个是创造性,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另一个是个人进取的决心。加上一种几乎是不寻常的、对善和恶同样有用的狡猾,这两个美德成为印第安人从西班牙人登陆那天起对抗征服者的一种神助的手段。为了支走西班牙人,他们让哥伦布一个岛接一个岛地去寻找一位根本不存在的穿金子的国王。对骑士小说入迷的征服者,听到他们关于在深山用纯黄金建造的神奇城市的描绘欣喜若狂。征服者们都被关于金人——每年浑身沾满金粉在神圣的湖中出现的神话般的故事引入歧途。为了幸存下来,印第安人使用过三部表现民族业绩的杰作。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迅速适应任何环境,毫无痛苦地学会各种不同的职业,如印度的托钵僧、撒哈拉赶骆驼的人或纽约的英文教师,也许正是因为那种史前的智慧给了我们独特的可塑性。

也许我们从西班牙血统中承继了移民的素质——天生不怕危险、敢于冒险。我们总是寻找危险。在国外住的大约五百万哥伦比亚人,绝大多数是去寻找运气,凭借的唯一手段是无所畏惧。今天他们在世界各地做着美好的事情或干着卑劣的勾当,理由或正当或邪恶,但是决不粗心大意。他们在全世界的民间显得出类拔萃的品德使没有一个哥伦比亚人让自己饿死。但是他们最引人注目的美德是越远离哥伦比亚越意识到自己是哥伦比亚人。

确实如此。他们把其他国家的习惯和语言像本国的一样接受下来,但是决不把怀念祖国的灰烬从心头掸掉,并且通过各种爱国活动不失时机地表现这种心情,赞扬他们对遥远的祖国所怀念的东西,包括它的缺点。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国家,转过一个街角可以发现哥伦比亚某个角落的活生生的复制品:长着依然挂着最后一个喧闹的星期五的纸花环、落满尘土的树木的广场,取着难忘的村镇的名字,散发着母亲的厨房的扑鼻香味的客栈,还有紧挨着“八月七日酒馆”的“七月二十日学校”,酒馆里响着为始终也没当成的新娘而哭泣的音乐。

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思念故土的征服者跟他们的先辈一样,出生在一个门户关闭的国家。解放者们试图把他们的大门打开,让英国和法国的风吹进去,实行兰开斯特式的教育,学习语言,普及科学和艺术,克服比教皇还教皇、由于犹太人的金融逼迫和八百年伊斯兰教国家的占领而依然谨小慎微的西班牙所残存的陋习。19世纪的激进派和后来的“百年纪念一代”,为了丰富混血文化而重新提出了群众性的移民政策,但是由于对外国的魔鬼的几乎是神学的恐惧,两者的政策均告失败。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想象,我们是多么依赖我们所不知的广阔世界。

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病症,但是在消除症状的斗争中我们耗尽了力量,而病因依然存在。

有人为我们撰写了一部具有官方性质的令人满意的历史,他们这样做与其说为了澄清历史不如说为了隐瞒。在那部历史中,固有的陋习永远存在,根本没有进行的战斗赢得了胜利,我们根本不应得到的荣誉被神圣化。因为我们愿意梦想让历史不同于我们生活的哥伦比亚,希望哥伦比亚最终像人们笔下的历史。

同样,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教人顺从的、压制性的教育,似乎是为了让孩子们被迫适应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国家,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它,从而让孩子们将来改变它,使它变得伟大。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限制了天生的创造性和直觉,妨碍想象力、早熟的观察力和心灵的智慧,甚至会使孩子们忘记无疑他们生来就知道的事情:现实不像文章里讲的那样结束。他们关于世界的观念更多的和大自然一致,很少和成年人的观念相同,如果每个人都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只干这样的工作,人的生命就会更长,生活会更幸福。

这种进退的命运造就了一个既包罗万象又难以解释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非真实是衡量现实的唯一尺度。我们的旗帜是没有节制。一切都是如此:好的和坏的,爱心和仇恨,胜利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怀着塑造时的热情打碎了偶像。我们是直觉能力强的人,白发的和敏慧的自学者,不顾一切的工作者,但是一心想不出力就能致富。同样多的政治怒火和历史的忘性存在于我们心中。一次轰动的成功或一次体育比赛失败,可以使我们像遭一场空难那样死去许多人。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行动压倒了思考,冲动压倒了理性,人的热情压倒了不信任。我们对生活有一股几乎不理智的爱,但是我们却为了生存和欲望而互相残杀。脆弱的感情可以导致最可怕的罪犯逍遥法外。

我们同时有两个国家:一个在纸上,一个在现实中。尽管我们是美洲科学的先驱,但是在日常生活不属于科学奇迹的东西已经很少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看得见一些科学家的心仍处在深不可测的巫师们的中世纪状态。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极其不合理地并存着主持正义和逃避惩罚的两个方面。我们是法规的狂热维护者,但是我们却让心中的一位不违法地嘲弄法律或不受惩罚地违犯法律的精明讼师保持清醒。我们爱狗,用玫瑰装点世界,为爱国而死去,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白天黑夜每个小时就有六种动物因热带森林被罪恶地毁坏而遭灭绝,我们自己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地球上的一条大河。我们对祖国在国外形象不好感到恼火,但是我们却不敢承认我们面临的现实糟糕许多倍。我们能够采取最高尚和最卑鄙的行动,能够写优美的诗篇,能够干疯狂的杀人勾当,能够举行欢快的葬礼和致命的欢闹活动。不是因为我们有些人善良、有些人歹毒,而是因为两个极端我们都有份。机会一到——愿上帝宽恕我们——我们什么事都敢干。

也许某种较为深刻的考虑能够使我们确定这种性格发展到什么程度,会导致我们在本质上仍然属于殖民地那种排他的、形式主义的、自负的社会。也许某种较为冷静的思考能够使我们发现,我国历史上的暴力正是我们用以反对敌人的持久战争的多余的力量。也许由于一种鼓励我们发财的制度使我们堕落了。在这种制度下,40%的居民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这种制度使我们形成了关于幸福的短暂易逝的观念:我们总希望得到的东西比我们已有的再多一点儿,比看来不可能得到的再多一点儿,比法律允许的范围多得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哪怕违犯法律。由于意识到任何政府也不会满足这样的欲望,最后我们便成了不轻信的人、弃权主义者、不容易管理的人、有着孤立的个人主义的人。按照这种个人主义,我们每个人都认为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问我们自己,我们是谁,我们希望到第三千年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科学、教育和发展的使命不要求得到回报,但是它愿意绘一张也许有助于找到答案的航海图。我们相信,社会变革的条件从没有这么成熟,教育将成为它的先行官。一种从摇篮到坟墓、不盲目顺从和深思熟虑的教育,会开发我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会促使我们在一个人们更加自爱的社会里发现自我,会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无穷的创造性并为我们那股超越个人的异乎寻常的正当热情创造一种伦理。也许还有一种美学,使科学和艺术按照当代一位大诗人的愿望——他要求人们不要再像对待敌对的两姐妹那样把对科学和艺术的爱割裂开来——融进同一个家庭的筐篮,会把几个世纪以来耗费在掠夺和暴力上的巨大创造力转向生活,会最终在没有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不幸后代的土地上为我们提供第二次机会: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我们梦想的繁荣而公正的国家!

阅读提示:

马尔克斯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民族情结,在其名著《百年孤独》中向我们展示了拉丁美洲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一部民族奋斗的史诗,而这篇文章就是这画卷的缩影和这部史诗的经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和民族演变的进程回顾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一百年来哥伦比亚的沧桑巨变,处处显露着对美洲土著文明消失的留恋和怅惘,对新大陆被发现后殖民制度带来的问题的深沉思考。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能以正确心态面对沉痛的历史现象,并从中看出美洲文明的“天然美德”——创造性和进取的决心,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病症”,满怀信心地预言“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我们梦想的繁荣而公正的国家”。

思维冲浪:

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民族和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说“我们同时有两个国家:一个在纸上,一个在现实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纸上”和“现实中”的国家?

3.对于曾经辉煌的美洲土著文明和殖民政策造成的支离破碎的拉美民族和文化现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态度?这种态度将产生怎样的社会意义?

我的留言板

加深印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回答他如何开始写作时,曾这样说:

有一天晚上(当时我在学院学习),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读弗朗茨·卡夫卡的小说集。回到我住的公寓,我开始读《变形记》。读了第一行,我差点没从床上掉下来。我异常惊讶。书上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做了一个令人惊忧不安的噩梦后醒来,他发现自己在被窝里变成了一只可怕的大甲虫……”读了这一行,我就想:“难道可以这样写吗?”如果我早点知道可以这样写的话,我早就干写作这一行了。因此,在读了卡夫卡的作品后,我立即开始写小说了。

注释内容

[1]布莱马——地名。在法国境内。

[2]牡丝太恩——作者旅行时坐骑的名字。

[3]苏格兰北面的群岛,其中最大的是梅固兰岛,首府为柯芝沃尔。

[4]威克利夫(1324—1384),是英国宗教改革家,他的弟子珀尔维等于1380年根据武尔加塔的《圣经》拉丁文版译成英文。

[5]比卡内尔,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