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穆苏里,古代阿拉伯哲学家、著名歌手。
[63]撒,《圣经》人物。亚伯拉罕的嫡子,撒拉所生。意为“欢乐”。撒拉一直到九十岁还未生育,因为上帝赐福,第二年,亚伯拉罕一百岁时,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晚年得子,全家欢乐,故名之。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要他将爱子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捆了以撒摆好干柴,正要举刀杀儿子献。
[64]海伦,希腊传说中最美丽的美人,特洛伊战争的间接起因。
[65]特洛伊,小亚西亚西北部的古城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以南40公里处,即今土耳其的希沙立克。此处山恋青翠,流水潺潺,一派典型的土耳其爱琴地区的乡村风光。
[66]娄巴特拉(前69-30),埃及托勒密王朝著名女王。
[67]引自马坚译《古兰经》第二章二十八节。
[68]苏格拉底(前469-399),古希腊大哲学家。
[69]该隐,《圣经》人物。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以种田为生。他和弟弟亚伯用各自的产向上帝献祭,上帝悦纳了弟弟的供物,而未看中他的供物。他出于嫉妒,将弟弟杀害。上帝惩罚他,将他流放挪得。
[70]亚那,《圣经》人物。犹太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该亚法后来当上了大祭司,成为杀害耶稣的元凶。据传,耶稣被出卖后,首先被带到亚那那里。
[71]腓尼基人所崇拜的太阳神。——译者注。
[72]拜赫拉姆,即萨山王五世,因残酷压迫基督教徒,导致了拜占廷人的干预。
[73]朱庇特,古罗马和意大利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的宙斯。是天空的主宰。
[74]阿施塔特,(一译阿斯塔特)古代近东地区所崇拜的女神。地中海的主要海港推罗(即提尔)、西顿和埃拉特等地以之为主神,即基督教《圣经·旧约》所称亚斯他录。阿施塔特司爱情和战争。
[75]多福河,传说中天堂里的一条河。
[76]穆台奈比(915-965),古代阿拉伯著名诗人。
[77]韩莎(557?-664)古代著名女诗人。
[78]莎菲丁·哈里(1277-1349)阿拉伯古代诗人。
[79]白德巴,阿拉伯文学名著《凯里来和迪木奈》中印度哲学家。
[80]伊本·路西德(1126-1198),阿拉伯古代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和法学家。
[81]艾弗拉姆·赛尔亚尼(306-373),东正教神父。
[82]约翰·迪马仕基(约675-749),古代阿拉伯宗教教育家。
[83]依兹拉伊:希伯莱和伊斯兰教神话里的死神。
[84]艾敏·君迪(1756-1840),叙利亚诗人。
[85]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神按一定目的创造的,是神智慧的体现。反对研究自然,认为那是干涉神的事情,是亵渎神灵。提出“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
[86]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提出“超人”哲学。
[87]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典型代表。用新柏拉图的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提出“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的论点。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88]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哲学上,肯定物质世界上真实存在的,认为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它是人们认识的唯一对象,一切观念都来自对外界的感觉。一生创作丰富多样,哲学著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89]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但不否认上帝及非物质的灵魂存在。
[90]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一生共写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91]艾布·努瓦斯(约762-约814)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喜饮酒,长于作饮酒诗,有“酒诗人”之称。他的诗热情奔放,辞藻华美,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题材和形式,对阿拉伯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很大。
[92]伊本·法里德(1181-1234),伊斯兰教苏菲派诗人。曾离群索居15年,写下了大量神秘主义的诗歌。
[93]安塔拉(525-616),古代阿拉伯骑士,七悬诗的作者之一。
[94]迪尔汗,币名。
[95]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和画家。——译者注。
[96]卡里尔(1873-1944),法国生物学家。——译者注。
[97]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著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译者注。
[98]西蒙(1913-),法国作家。——译者注。
[99]热内(1910-),法国作家、戏剧家。主要剧作有《女奴》、《阳台》、《黑人》等。——译者注。
[100]炼狱:天主教所谓的上天国前洗净灵魂上的罪恶的地方。——译者注。
[101]在《泪与笑》中,有一篇题为《美》的散文,纪伯伦主张把美作为宗教。在《先知》中,有一节系穆斯塔法《论美》(原注)
[102]《西方明镜》一书中载,也许作者此处指的是叙利亚。因此,我们将题目定为《致叙利亚》。(原注)
[103]贝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对中小官吏的尊称。
[104]艾卜·阿拉·迈阿里(973-1058),阿拉伯古代思想家、诗人。生于迈阿拉·努阿曼镇(位于今叙利亚的霍姆斯与阿勒颇之间),四岁失明。著有《燧火》、《鲁祖米亚特》、《宽恕书》、《天使》等,总数达七十部之多。他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105]《西方明镜》中的《才智的一项奖》一文向我们谈过这样问题,阿拉于一千年之前在迈阿拉·努阿曼竖立起的那座灯塔照亮了东方,东方的儿女们不应忘记它,或佯装忘记它。纪伯伦今日的话语足以表明一位伟大爱国文学家的责任感。我们希望看到他的箴言所产生的影响,期待他关于竖立塑像的主张得到响应。
[106]安德罗玛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城主将赫克托尔之妻。赫克托尔被阿凯亚人的将领阿基琉斯所杀。安德鲁玛拒绝与阿基琉斯之子皮罗斯成婚,因而成为夫妻之爱的最高典范。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法国悲剧诗人拉辛均著有同名剧作。拉辛将之写成爱情与嫉妒烈火燃烧的悲剧。安德罗玛克被俘虏之后,为了求援她的儿子免于一死,不得不含羞忍辱,同意和敌人皮罗斯结婚,并准备婚礼完毕后立即自杀。
[107]艾迪卜·伊斯哈格(1856-1885),黎巴嫩文学家。生于大马士革,卒于贝鲁特。
[108]拉辛(1639-1699)法国悲剧诗人。
[109]拉马丁(1790-1869)法国诗人。
[110]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111]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
[112]梅尔辛,土耳其南部的一个海港城市。
[113]索福克罗斯(约公元前496-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114]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115]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45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
[116]穆台奈比(915=965)阿拔斯王朝著名诗人。
[117]“伊斯法罕”,纪伯伦在他的《音乐短章》中说:“伊斯法罕”是一种曲调,其回声是搀杂着死亡与悲哀的苦涩,是泪水混含着忠诚的恬静,是希望断绝之人的呻吟。
[118]‘那哈万德’,“纪伯伦在他的《音乐短章》中写道:”‘那哈万德’是发自忧伤灵魂深处的一种声音;“是被抛弃的人,在他被疏远折磨得精疲力竭之前,乞求怜悯他的最后一息所形成的一种曲调。”
[119]阿施塔特,古代近东地区所崇拜的女神,司爱情和战争。
[120]伯勒阿,腓尼基人所崇拜的太阳神。
[121]泰姆兹,巴比伦人所崇拜的丰收神,即腓尼基人的美神艾杜尼斯。
[122]堆卜亚,黎巴嫩一农村,位于凯勒卜河附近,供贝鲁特城的水库就在此处。
[123]鲁斯图姆帕夏,生于佛罗伦萨,1873-1883年任黎巴嫩行省省长。1887年在贝鲁特附近建造“帕夏桥”。
[124]1860年,叙利亚发生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徒之间剧烈冲突,各国授权法国派遣远征军前往干涉,并“恢复秩序”。
[125]君迪,即艾敏·君迪(1756-1849),叙利亚诗人,生于霍姆斯。有《诗集》传世。
[126]哈逊,即里兹格拉·哈逊(1825-1880),叙利亚阿勒颇文学家。1800年在伊斯坦布尔创刊阿拉伯第一份报纸《形势明镜》。
[127]迈拉什,即弗朗西斯·迈拉什(1835-1874),阿勒颇文学家。复兴文学家之一。有《真理之林》等作品传世。
[128]哈达德,即胡里·优素福·哈达德(1865-1949),黎巴嫩文学家。曾事教学,他的学生有纪伯伦、马龙·阿布德。
[129]跨时代诗人,指生活在蒙昧时代和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时代称为蒙昧时代。
[130]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阿拉伯诗人、数学家、天文学家。这位才气横溢的学者精通哲学、法学、历史学、数学、药学和天文学等,但留存至今的作品只有几本形而上学的小册子和一篇关于欧几里得的论文。
[131]哈拉吉,(858-922)苏菲派大哲学家。生于波斯贝达区图尔镇,从小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因宣传神秘主义,树敌颇多。主张除真主本体外,世界上别无实存,世界只不过是幻象;认为真主借万象而与人对话,使人类的本体与真主的本体化为一体。
[132]迈阿里(973-1058)阿拔斯王朝时期的著名盲诗人。著有七十部诗歌与散文。
[133]伊本·路西德(1126-1198)阿拉伯逍遥派哲学的集大成者。受家庭熏陶,自幼富于钻研精神,二十多岁便在法理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方面崭露头角。他留传下来的作品,仅哲学和神学方面的就有一百一十八种之多。许多著作被译成希伯来文或拉丁文。
[134]卡路伯,基督教传说中的小天使。
[135]髑髅地,基督受极刑之地。
[136]奈姆鲁德,大地上的第一位暴君。
[137]奈卜赫德,公元前605-562年巴比伦国王。
[138]拉美西斯,古埃及法老。
[139]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
[140]恺撒,(约前100-前44),古罗马统帅,政治家。
[141]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3/182)迦太基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一生与罗马共和国为敌。公元前195年他离开迦太基,投奔叙利亚安条吉三世。他受命指挥一支舰队,因缺乏海战经验而被击败。有人说他假道克里特岛,逃往俾提尼亚,因惧怕被引渡而服毒自杀。
[142]拿破仑(1769,8,15-1821,5,5)法国将军,法国第一执政和皇帝。
[143]老子,春秋末哲学家、到家创始人。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楚国哭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相传孔子曾经礼于他。第一个提出“道”是世界的本原,“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现存《老子》一书是否为他所作,历来有争论。
[144]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145]阿里·艾卜·塔里布(卒于661年)伊斯兰帝国第四位哈里发。
[146]埃扎利(卒于公元1111年)苏菲派哲学家。
[147]贾拉勒丁·鲁米(1207-1273),中世纪著名的伊斯兰神学家,诗人。
[148]巴斯德(1822-1895),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
[149]西伯维(约?-796),语法学家。生于波斯设拉子附近的白依达,成长在巴士拉。
[150]乌苏德(约?-600),蒙昧时期诗人。以艾阿沙·白尼·奈赫舍勒而知名。
[151]伊本·欧盖勒(1298-1367)埃及语法学家。
[152]瓦特鲁战役,瓦特鲁系比利时一城市,位于布鲁塞尔以南,公元1815年,英军在此大胜拿破仑。
[153]堪他尔,重量单位。
[154]阿卜杜拉·布斯塔尼(1854-1930),黎巴嫩诗人,语法学家。毕业于黎巴嫩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对阿拉伯语语法、句法、词汇学、韵律学等研究均有很深造诣,是阿拉伯诗剧的先驱。著有《句法》(1930)、《布斯塔尼辞典》(上下卷1907)、诗剧《希罗多德之死》、《两朵玫瑰花之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