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19389700000018

第18章 往事如风:才子自多情(2)

矛盾开始浮出水面,他们这次的硖石之旅,仅一个月的时间志摩父母因为看不惯小曼的行为做派,愤而出走。这就是小曼后来说到的不到三个月就出了变化,他的家庭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纠纷。志摩绝对是一个孝子,他忍受不了父母受到这样的打击。有时候暗自自责,都是因为自己盲目的爱情,才让已经这般年纪的父母离家出走。志摩理解老人的心,他们一定是心疼自己,希望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想是他与小曼,眼前的一切景象让他们失望透顶了。

志摩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小曼,他们的爱情从来没有改变。只是现实让他们的爱情变得脆弱,打着爱情的旗号走到一起的人,要是没有爱情的支撑,将如何继续?志摩坚持自己的爱情,就算是遇到现实的阻力,他也要继续下去。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能这样爱下去。小曼沉寂在志摩为她营造的安逸氛围之中,根本没有感受到危机。她还是随性的生活。

从这时开始,志摩父母对小曼不再有好感,他们与小曼之间的关系已经雪上加霜。徐申如夫妇离开硖石时太匆忙,没有安排志摩夫妇的日用花销。也许是因为讨厌陆小曼什么都要高档的外国的,不愿在经济上支持她的这种奢侈、挥霍,有意不给他们钱财。按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把家分作三分,张幼仪可以从家族生意中每月支取300元,但志摩夫妇好像一直没有这笔钱,这显然是徐申如的有意控制。因此当志摩夫妇仓促逃离硖石时,竟没有路费,也无权从家族公司中支款,这些恐怕都是朝着小曼来的。志摩不得已向舅父沈佐宸借款方得成行。

这种经济上的封锁,加速了小曼与志摩之间矛盾的激化。小曼难改挥霍的习性,失去了父母的支持,强大的经济压力就落在了志摩的肩上。小曼是一个骄纵惯了的人,只要有施展的机会,她一个也不肯放过。志摩就一直在为这个娇贵的女人买单,毫无怨言。

小曼的心里无时无刻不爱着志摩,但是她就是这样的性子,改变不了。她需要鲜花簇拥的生活,不进入舞池,挥洒自己的舞姿,她觉得自己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她本以为志摩那么疼爱自己,一定会支持自己这样的生活,至少志摩不会阻拦自己享受快乐。她想两全其美,既得到志摩的爱情,又能活跃在社交圈里。这就是小曼想要的完美生活,但是世间十全十美的事情太少了。有时候必须要做出选择,愈合熊掌不可兼得。

到了上海后,他们的经济状况更糟。先是住在通裕旅馆,一家普通客栈,生活很不方便。为了舒坦一点,随后搬到宋春舫家。这确实没有办法,他们的经济实在是存在着危机。在上海没有现成的房子,一时间有找不到合适的租用。就在那个客栈里凑合,小曼和志摩都受了一些苦。他们都是大家出身,尤其是小曼,一直都是锦衣玉食,她根本就不知道落魄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住在这样的小旅馆里也实属无奈,都是为了志摩。当小曼因为这样的生活发脾气时,志摩总是耐心的抚慰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让小曼再坚持一段时间。

还未搬家时,志摩在给幼仪的信中说:知道你们都好,尤其是欢进步很快,欣慰得很。你们那一小家庭,虽是新组织,听来倒是热闹而且有精神,让我们避难人听了十分羡慕。你的信已经收到,万分感谢你,幼仪,妈在你那里各事都舒适……我不瞒你说,早想回京,只是走不去,没有办法。我们在上海的生活是无可说的……破客栈里困守着,还有什么生活可言。日内搬至宋春舫家,梅白路六四三号,总可舒坦些!

结发夫妻,原配离婚后,还是会有感情。只是这种感情一般都是亲情,互相之间就如同亲人,知己般亲切。志摩与幼仪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虽然离婚了,还是互相关心,彼此照顾。当志摩执意要与小曼结婚的时候,幼仪没有反对。因为幼仪不是站在前妻的立场,而是朋友的立场看待这件婚事。既然志摩这么执迷不悟,一定深爱着那个女子,一辈子遇上真爱也实属不易。她就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因为她了解志摩的为人。就算当时她反对,志摩还是不会打消迎娶小曼的想法。幼仪看了志摩写的信,心里有一丝丝酸楚,她也不知道志摩这次娶的女人是否能给他带来幸福。

到了上海之后,志摩一时找不到理想的事做,先是想通过恩厚之的帮助,与小曼一起到国外读几年书。通过胡适的周旋,泰戈尔的秘书恩厚之答应给他们一笔钱。可当恩厚之寄来旅费后,他又不去了,原因是小曼体弱多病和其他的原因,志摩也只好放弃。如果他们当时按照原计划出国了,后面的故事也会不一样。国外的生活更适合他们两个人,没有世俗的烦恼,在异国他乡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也没有人会反对他们,针对他们,一切会慢慢地好起来。再说只要小曼脱离那个令她浮躁的环境,没有办法进入交际圈,她的心也会慢慢的沉寂下来。好好地生活,好好地作画。

外国不去了,志摩开始在上海找事。为了生存,在光华大学找了一份教职,又在法租界找到一处住宅,到此他们夫妇总算在上海安顿下来。小曼后来在文章中写道:离开家乡逃到举目无亲的上海来,从此我们的命运又浸入了颠簸,不如意事一再的加到我们身上。爱情的光辉渐渐退去,小曼也很苦恼,这段时间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在自己家里的时候那就不用说了,每天都是富足的生活,从来就没有为钱发过愁。后来嫁给王庚,虽然他们之间没有激情,没有缠绵,但是她的生活依然衣食无忧,现在居然过上了几近贫困的生活。

在上海受了几月的煎熬,小曼染上一身病。小曼本来身体就不好,她黑白颠倒的生活方式,与王庚离婚的种种坎坷,都加速了她身体的疾病。越发不好了,后来的几年中,小曼每日与不同药炉做伴。小曼最害怕中药的那种味道,不喝已经感觉到苦了。这样的苦药她每天都要服用。拖着生病的身体,小曼的情绪更加不好。时常摔东西,有时候刚熬好的药,就被她一发脾气摔在地上。

小曼想自己的身体照顾不了志摩,摩也得不着半点的安慰,小曼一直觉得对不起志摩。在上海的这些日子,跟着志摩,小曼吃了一些苦,等到在上海法租借安顿好后,他们就进入安家立业的生活。他们终于开始了真正的生活,婚后一直没有安定下来,不是住旅馆就是住别人的家里。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还不错的固定居所,小曼与志摩都非常开心。

在上海,小曼很快如鱼得水,欢畅自如,再没有先前的愁苦相了。而志摩却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他不喜欢上海这个地方。在日记中写道: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淡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着腊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这就志摩最真实的内心,只是小曼没有意识到志摩的不快。她还是过着自以为充满乐趣的生活,她以为志摩与自己一样享受上海繁华的生活。

当快乐的小曼拽着志摩唱戏、跳舞时,他不仅没有感到快乐,而且感到十分烦恼和厌烦,因为这不是他要的生活,是小曼要的生活,可他却必须跟着过这种生活,而他想过的却是另一种有作为的生活。他喜欢真实的生活,在志摩的心里,社交生活只是浮躁生活的一角,多则无益身心健康。那样的生活里,志摩没有灵感,他写不出任何有质感的句子。志摩想要浪漫的生活,那是真正的浪漫,完全是精神上的享受。不是这种物质堆积起来的假象,越是热闹非凡的聚会,空虚的灵魂就会更多。

志摩想回到以前的生活,虽然是孤独的,但是他却是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所崇尚的艺术。他现在已经开始因为生计和钱财发愁,一路走来三十多年,徐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是志摩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父母对于志摩的爱,志摩深深地记在心中。现在因为自己娶了小曼,家中已经不再那么慷慨的提供物质帮助。其实以他自己的能力以及在文学界的影响力,过上普通人家的生活没有问题。小曼是名媛,普通的生活根本不是她的追求。她希望轰轰烈烈的生活,不想做一个普通的女人。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样的日子不是生活,是坐牢。志摩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为自己妻子昂贵的生活买单。

志摩是诗人,多情浪漫,容易对女性产生感情。他有精神洁癖,注重精神生活,喜欢大自然,与小曼喜欢热闹的社交生活有本质的不同。志摩是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只要她爱他,将来一定能让她与他志趣相投,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两个人的目标不同,生活中就少不了摩擦和失望。

田园蜜爱是恋爱初期,陷在爱情里的二人世界。进入现实生活,爱情就会慢慢开始变化,生活琐事开始于爱情一决高低,没有任何人的爱情能够抵抗时间的消磨,只是有的爱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无人取代的亲情。相溶以沫的生活是夫妻的必经之路,没有人能够轰轰烈烈一辈子。

小曼与志摩的爱情更是一种精神层次的追求,他们之间的感情没有掺杂任何物质因素。小曼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王庚,放弃了官太太的生活投入了志摩的怀抱。志摩不顾前途与小曼这样的女人结婚,他们真心相爱,感动了身边的人。只是他们的爱情依然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美好,但是终归是不实际的东西多于现实。他们但是根本没有考虑两个人存在的差异,只是觉得爱情已经占领了高低。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想这些事情。现在他们之间生活态度的差异已经开始影响他们的感情。

小曼喜欢城市生活中灯红酒绿的沉醉与刺激,喜欢那种像吸了鸦片一样的兴奋、享受的感觉。到1927年,她已经过了8年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已经成为她的习惯,积8年之久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她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非一般意志所能为。她觉得这种生活很愉快,希望这样快乐的生活永远下去,因为她还年轻,她要享受生活。

志摩开始干涉她的生活,经济原因是一方面,小曼的身体实在是不好,她现在已经离不开药罐子,就像林妹妹一样。但是小曼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一直在任由自己的性子作践自己的身体,志摩因为小曼的身体一直很苦恼。小曼现在是他的妻子,志摩想更加呵护她。志摩希望小曼健健康康,永远开心快乐。

志摩心中还是小桥流水,眼前还是美丽佳人。他坚信小曼就是他一直等待的伴侣。他还是满怀希望,小曼一定会为了他,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改变自己,不再那样生活。只要小曼能够回头,他就心满意足了。交际场上鱼龙混杂,志摩还担心小曼会变心,这都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他见识过小曼在交际场上的风姿,那么迷人。志摩也有点神经质了,他有时候会害怕别人看见小曼的美,从他身边抢走,他会像王庚一样绝望。但是这样的年头都会一闪而过,他相信小曼对自己的感情一定是真挚的。

小曼开始觉得志摩不理解她,一直在逼她。她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即使志摩再管也无用,她不仅不会听,反而会起反感。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反思自己的生活。这就小曼最大的缺点,她的固执会伤害身边的人。她一直像个公主一样生活,一切都想随自己的心意,她总有自己的道理。别人劝阻她,就是不理解她,不爱护她。她就是这样倔强,从女孩到少妇。

志摩父母的态度也让小曼寒心,她看不见自己的错误,只是觉得徐家二老就是针对她,以为她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对于他们的经济徐家居然不伸出援手,小曼觉得很委屈。这就是她进入徐家以后的待遇。现在小曼也在消极对抗,她还是要过自己的生活,整天吃喝玩乐,其他一概不管。一切的开支都由志摩来承担,小曼是一个对于金钱没有概念的人。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昂贵的社交费用意味着什么。她不知道志摩因为这些钱付出了多少努力。

她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她的生活理念,不管与谁生活在一起,都无法改变她的这一人生态度。她不想因为一个男人而变成守旧的女人,失去自我。一辈子的时间过去了,都是在为一个男人活着。小曼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可悲的。好雨知时节,梅雨季节的雨实在是让人心烦。所有的东西都湿湿的,潮潮的,小曼的旧疾也严重起来。这段时间,小曼还是没有闲下来,有时候会在家里会客。她的人缘一直都是这么好,从来不缺少聊天、喝茶的朋友。

不管是王庚、徐志摩还是翁瑞午,都不可能是她的全部。她不想让别人管,不想被束缚,不想像别的女人那样过传统的生活,她要自己的生活,独特的生活。但什么是自由自在,她并没有深思过。她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世界上像小曼这样的女人是极少数,多数女人还是会顾及自己家庭还有亲人。

小曼与王庚、志摩都没有一儿半女,但是小曼却没有因为没有孩子的事情难过。若是有个孩子或许小曼的性子会收敛一些,但是老天却是这样安排,她一直都没有孩子。这种情况更加助长了她放纵生活的心理,男人不能成为她的牵绊,有没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所以她比任何女人都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