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19386700000002

第2章 透视交际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为什么我们非得要和他人交往才能活着?为什么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什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为什么喜欢模仿别人?其实,每个交往行为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心理秘密,本章就为大家揭开这些心理秘密的神秘面纱,为大家解答这些个“为什么”。

为消除恐惧与不安,我们与他人交往

作为人类,我们究竟能不能摆脱他人,独自生活呢?不用忙着告诉自己答案,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18世纪末,欧洲有位探险家叫史金克(Alexander Selkirk),他人生中的一个4年是在荒岛上度过的。就在这4年里,他自如地应付了残酷的大自然,获得了食物、水、住处等生存所需的一切,然而他却因无法与人交流,产生了极强的孤独感。为了消除这种孤独,他养了一条狗、一只鹦鹉,以及几头野兽,每天还通过与它们进行单向的交流打发无聊的时间。但他还是会常常陷入恍惚的精神状态。就这样过了4年后,他重新回到了人类社会,回到了家人身边,然而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损伤,已经无法完全恢复交往能力了。

这就是一个人孤单生活的状态,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求理论中将“饥饿、睡眠”等作为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其实这不是人类唯一的强制性需求,还有一种需求也是人所共需,那就是人与外界相联系,以逃避孤独的渴求。正如德国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而史金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也许很多人会同情史金克的遭遇,同时也会思考:为什么脱离人类社会会给一个人造成如此大伤害,甚至达到了精神崩溃的状态?这需要从人类的深层心理来分析,我们每个人对孤独都有着强烈的恐惧心理,这种孤独并不是指简单意义上的物质孤独,并不是身体与世界的分离,它更多来自精神上的分离,是一种精神孤独,这种孤独超过一定限度,其后果便是患上以精神分裂症为典型代表的精神病。

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恐惧孤独呢?

首先是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与他人进行合作。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从远古时代就在人类祖先的基因里生根了。远古时期,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强壮的男人要出去狩猎,柔弱的女人和孩子就需要在家里留守,或者去采集野果。出去打猎的男人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必须团结协作才能有所捕获,也许是一头大象,也许是一只小鹿,还可能是一只兔子……无论如何,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在那个时代是无法生存的。离群索居就会被剥夺生存的权利,这种恐惧感深深地埋在了他们的基因里,一代代传递下来。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衣、食、住、行等各种与人们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条件要得到满足,都必须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

同时随着大脑和思想的进化,人们开始有了高级需要,如友爱、成就感、尊重、权利、精神的归属感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社会群体,离不开人际交往。特别是我们在适应新环境和生活压力时,与人交往能让我们感到安全和放松。比如,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如果有人对你报以善意的微笑,你就会很轻松愉悦,会更快地融入这个新环境;当工作遇到难题时,和朋友发发牢骚,或者相约一起去散散心,就会让你神清气爽,压力全无;当人生走进困境时,只要有亲人陪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更容易战胜这些困难,产生重新开始的勇气……

当然,很多人会问,很多性格孤僻的人不是也在正常地生活吗?其实,自闭或性格孤僻但能悠然自得的人是极少的,大多数不爱与人交往的人,不是不想融入这个社会,而是他们的心理或受童年经历的影响,或者后来受过一些创伤,出现了心理障碍,从而丧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事实表明,这些人更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忧郁等负面心理。

南斯拉夫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每个鸟儿都知道向群里飞”, 虽然行色匆匆的现代人,在生活空间被各种人际关系占满的情况下,都想给自己一些独处的空间,都想体会独对山中清泉、绿树、鸟鸣的自在生活。但凡事过犹不及,在这种生活中,孤独能成为疲惫心灵的解药,可时间长了,它又成了毒药,恐惧不安又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只有在人群中,我们才能消除内在的恐惧,才能为灵魂找到最安全的归宿,才能拥有获取幸福、快乐的能力。

【心理课堂】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与周围的人发生着联系,与他人交往会让我们体验到温暖与安全。有时,陌生人一个温暖的眼神和动作,也会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的心获得抚慰。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得到他人的认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当我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发展出高一层次的需求,那就是对爱、尊重和被认可的需要。其中得到他人认可这一高层需求体现的是对自我价值感的确认,如果一个人付出的努力,或者付出的关怀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他很有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进而影响到他与对方的关系。

在社会中生活,我们每个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得到社会积极肯定的评价,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得不到认可,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充满无限的无助与感伤,如果打击过大,甚至会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

要知道,这种认同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它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在彼此从初步接触,到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停在变,渴望被认同的心却一直没变,这对我们至关重要。在寂静无人时,我们都会这样问自己:“我是不是个好儿子(女儿)?“我是不是个好妈妈?”“我是不是个好伴侣?”“我是不是个好员工?”而这些答案终究不能自己解答,所以我们只能继续努力扮好这些角色,以求未来某一天,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赏。当然,也有很多人行事我行我素,不需要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套用一句名言,这类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除非有非常强悍的内心,或者他们已经在权威的金字塔尖,不需要别人认同,就能坚强地在自我认同中走完一生。又或者他们本身就有着融入不了这个社会的焦虑!

那么这种认同心理会对一个人产生哪些影响呢?

首先,这会加深彼此的关系。

著名的相声演员牛群和姜昆是挚友,但在二十年前,两人没有见面时,牛群虽小有名气,比起姜昆来,却是小巫见大巫。

那时的牛群正在走背运,他费尽心血创作的相声作品都被领导毙了。他心里觉得委屈、觉得不公平。于是就想找个评理的人,他想到了姜昆。虽然姜昆在当时已经是个大名人了。但他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牛群。

牛群见到姜昆,开口就想拜他为师,结果被姜昆谦虚地婉拒了。后来牛群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想请姜昆看看自己的作品,指点迷津。姜昆看到摆在眼前的那一篇篇工整的作品后,马上被吸引住了。他翻看完便坚定地说:"这些都是宝贵的矿石,有的还是含金量很高的黄金矿石,只要下一番功夫,完全可提炼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黄金来。"他当场表示,要和牛群一起筛选、提炼、加工,后来终于提炼出了两篇佳品,演出后,不仅获奖,也获得了观众的好口碑。

牛群为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姜昆的认可和帮助,一直对他感激不尽。因此他们也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成为非常受观众喜爱、并风靡20世纪90年代的搭档。

这就是认同的力量,我们再回到二十年前,假设当时姜昆觉得自己名气这么大,没必要去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或者抱着敷衍的心态来看牛群的作品。那么也就不会有他们后来在相声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当然更不会有这几十年的友谊。

同时,认同他人可以让你的交往对象做出更积极的行动。

福克斯波罗,是美国一家专门生产精密仪器制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创业初期,有一次在技术改造上碰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公司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有一天晚上,公司总裁为这个难题冥思苦想时,突然一位科学家闯进了他的办公室,声称自己有解决办法,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位总裁听罢,觉得科学家构思确实非同一般,便想立即给予奖励。于是他俯下身,在自己的抽屉里翻了很长时间,最后他拿出了一件东西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科学家,并说道:“这是对你的奖励!”

其实这份奖励非金非银,仅仅是一只香蕉。但这是总裁当时能找到的唯一奖品了,而科学家也为此深深地感动。因为这表示他的解决方案已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从此以后,科学家有了更大的工作热情,不懈地为公司钻研产品。后来该公司就以授予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技术人员一只金制香蕉形别针,作为对这次奖励的纪念。

公司总裁在这里对科学家进行了及时奖励,虽然只是一个香蕉,但也让他的下属及时了解了他的赏识与认可,这有利于他的下属继续重复公司所希望出现的行为。这正如小孩学走路时,当他走出一步姿态并不雅的第一步后,就立即鼓励他走出第二步、第三步,直到他真正学会走路为止。

在现代社会生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比古代农耕社会更为复杂,但人际互动的基本原则却始终没变。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他人的认同会让人们逐渐建立起自我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是人际交往特殊的游戏规则,遵守这些规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会让你在每一段关系中受益无穷。

【心理课堂】

人们在犯错误时,也不希望受到声嘶力竭的批评和全盘否定。因此即使是批评他人,也最好不要放任自己的情绪爆发,要先肯定和认同他们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的问题,并给出真诚的建议,这样更容易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通常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祖宗这句话将人们的交往心理说得很是透彻。确实,我们通常更喜欢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所有才有了更多的同义语,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臭味相投,便称知己”。

现在,拿起一支笔,将你认为和自己合得来的朋友名字写下来,同时写下每个人的主要性格,处世风格及是非观念等,然后看一看,这些朋友中与你相似的多,还是互补的多。事实证明,与你有相同价值判断、性格特征及处世风格的人,更容易成为你的朋友。其中的价值判断,或称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什么我们在交往中会有这种求同心理呢?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和相似的人交往过程中,自己的价值观、性格气质和信念等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从而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也极少出现因观念相悖而产证争执或互相伤害的情况,因此,这些相似的人组成的群体,可以一致地抵抗外来的阻力,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相似性原则”。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善用这一原则,它更容易帮我们获得认可,也获得朋友。

方云是一家著名广告策划公司的对外业务拓展主管,她主要负责外省的业务拓展和合作谈判。一次,她获得了一个大单,给一家非常著名的乳业进行广告策划,如果能拿下来这个策划,并且漂亮地完成,那么方云的公司就很有可能成为这家乳业的长期合作对象。这一次,方云的公司用尽了全力,将策划案做到了极致,接下来,就看方云的表现了。

在与对方商谈的过程中,方云得知自己的竞争对手实力强劲,他们的策划案水平和报价等都与自己的公司旗鼓相当,这让乳业公司一时无法抉择。

方云见此,在最后一次谈判前,便约了对方的负责人一起吃饭,同时两人约好这顿饭与业务无关,只是随便聊聊。事前,方云做了很好的功课,她了解到这位主管是扬州人,如今来北方工作已有十年时间,一直踏踏实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公司的主管层。于是她预定了一家环境优雅的淮扬菜餐厅。

在吃饭的过程中,两人先寒暄了一番,然后聊着扬州的美景,这勾起了主管浓重的思乡情绪。接下来,说到淮扬菜时,方云感慨地说:“我真是喜欢吃淮扬菜,记得一次和学淮扬菜的扬州朋友聊天时,他就说,淮扬菜在四大菜系中刀工最细,而且注重本味,咸淡适口。我想这就和做人做事儿一样,首先练成这刀工就得肯下苦功夫,踏踏实实,没有啥捷径,这样才能练成真本事,但有一天功成名就时,你还得保持本色,不能忘乎所以,否则过犹不及,会摔得很惨。”

主管听到方云对淮扬菜的喜爱之语,以及阐释其中的道理,很符合自己的做人标准,于是对这位年纪不大的女孩刮目相看,这顿饭两人吃的很高兴,很投缘。

后来,这个项目理所当然地被方云赢了回来。她和这位主管也成了朋友。

当然,对于很多初次见面的人,我们不可能像方云那样对他们有事先的了解,这时外部相似性就决定了彼此吸引的程度,如你是否与对方有同样的兴趣,有共同的经历或共同的生活环境,如是老乡或念同一所学校等,这种外部吸引力让我们有了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然后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的内部相似作用便突显出来,当然,也有些人初次见面时彼此印象并不是很好,但随着交往加深,渐渐发现原来大家是同一类人,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关系。

听到上面的话,你也许会问,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相似点怎么办?你可以制造相似点!首先你可以事先对对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他是哪里人,有什么经历,他喜欢什么运动,喜欢什么书,是什么样的处世的风格等等,这些都调查清楚了,你就要向方云学习,一方面要放大自己与他相似的地方,比如是老乡,或是同学的老乡等等(这时你最好和他继续聊聊家乡,他一定会对你打开话匣子),另一方面你也要适当“投其所好”,制造相似点,让彼此更熟悉。

总之,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主动走近他人,挖掘自己与他人潜在的相似性,甚至制造“共同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话题,常常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课堂】

在与一个投缘的陌生人谈话过程中,你会渐渐发现彼此的共同点非常多,对方的很多观点和判断都正符合你的想法,这时你一定要适时地说上一句:“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真是太投缘了”,“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这种回应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兴趣,从而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我喜欢你”,让人们走得更近

如果有位朋友经常真诚地对你说:你对我很重要;你让我学到了很多;你的生活态度真的很感染我;有你做朋友,我不虚此生!你有什么反应。当然,你可能会当面说他:我才不信。但我们相信大多数心理正常的人都会对这个朋友产生更多的好感,嘴上即使不说,心里也一定会美滋滋的,对这位朋友的亲近感多了几分。

现在,就教大家一个赢得他人好感的诀窍,就是真诚地表达:“我喜欢你”,真诚地向他展示你对他的重视。让我们看看销售高手、最了不起的卖车人乔·杰拉德是如何将“我喜欢你”用到极致的。

乔·杰拉德可以说是汽车销售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创造出连续12年“销售第一”的奇迹——平均每个工作日卖掉5辆卡车。他的秘诀就是让顾客喜欢自己,从而购买自己的产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做了一件其他人一般不会做的事儿,就是每个月都坚持给他的1.3万名客户送去一张卡片。遇到节日,例如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等,他会送到特别的祝愿。而这些卡片的封面上永远写着一句话:“我喜欢你”。乔说:“除此之外,卡片上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我这么做只想告诉大家我喜欢他们。”

而这种看似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却为乔治带来了相当大的利润,我们可以想象,“我喜欢你”这句简单的话,每年都会准时出现在1.3万人的邮箱里,而且是12次,这么做就能让大家对乔印象深刻,进而产生好感和回报的心理。因此一旦他们需要买车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位“喜欢”自己的销售员。这种不可思议的做法帮助乔每年都能得到超过20万美元的收入,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卖车人”。

“我喜欢你”这样一句缺乏个性的话竟然带来如此神奇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我们通常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相悦规律。被人喜欢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觉,而这正是我们接近这个人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愉悦达到了极致,就会产生更高一层次的回报需求,甚至为其献出生命而不惜,这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纵观历史,有多少人为了知遇之恩而丢了性命,例如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又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因此,如果你想让对方喜欢你,首先你得先喜欢对方,先学会重视对方。否则,你再苦心经营一段关系,也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功败垂成。

梁野是京城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做出版这一行的人都清楚,若想策划出几套畅销书,不仅要对读者的阅读期待与口味等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把自己的“这盘菜”真正做到位,真正做到诱惑读者的味蕾,从而让其食欲大开。这就需要有过硬的内容资源,和过硬的作者资源。

想做一些好书的梁野非常明白这些道理,因此,他平时很注意作者资源的积累,手头也有几个素质很好的供稿作者,他明白好的作者会被很多出版人盯着的,因此他平时很注重与这些作者混好关系。最近半年,他一直在跟一个他非常看好的外地作者联系,通过半年的了解与沟通,两人已经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而且也见过几次面,签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可是一个星期前,这位作者突然给梁野打来电话说:“梁哥,你下周五过来吧,我们谈谈签约的事儿。”梁野正在赶一个比较急的稿子,他想都没想就说:“我们先缓一缓见面吧,忙完这段,我就过去。”他心里想,凭这半年的关系,签约一定没问题。结果就在周四晚上,这位作者又打来电话说:“梁哥,你如果不过来,我明天就要和别的出版社谈了。”这时梁野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马上说:“行,我马上过去,你等我。”

于是梁野挂了电话,就赶往火车站,一路旅途劳顿,第二天下午才到作者所在的城市,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这位作者与其他出版社达成了协议。

梁野这时才后悔不迭,但已于事无补,他清楚自己犯了大错,那就是他让作者觉得自己不够重视他,因此对这段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再不报希望,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避免梁野的这种错误,特别是在关系的维护期,一定要充分表达出对交往对象的关怀和重视,这对一段关系能否继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中,我们运用“相悦定律”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我们要用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轻易说出不好听的话,也不要随意指责他人,如果到非批评不可时,也要表达出你的善意和对他本身的关心,这样你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同时,我们要保持相对的理性,不要受相悦规律的束缚,只和那些迎合我们、只对我们说好话的人交往,也要维护与那些诤友的友谊。

最后,别忘了“我喜欢你”带来的奇迹。

【心理课堂】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与人交往过程中,真正对别人感兴趣,真正重视别人,他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用一颗真诚的心、微笑的表情、温暖的语言和耐心的倾听告诉对方:“我喜欢你!”你才能成为他朋友名单上的重量级人物。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一个完美的人,不是特别虚伪,就是一个真正的圣人。

虚伪的人让人讨厌,避之唯恐不及,而圣人只适合供奉,不适合交往。现在就请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上司是以下四种人,你会更喜欢哪一位:

第一位:能力超群,思考全面,做事完美,大小错误从没有犯过。

第二位:能力超群,犯过一点小错误,但从未影响过大局。

第三位:能力一般,从没犯过错误。

第四位:能力一般,在经营上犯过很多错误。

仔细想一下,第一位上司做事非常完美,他会不自觉地要求你也完美,你在他手下工作,会不会很紧张,压力很大,很怕出错。第二位因能力很强,可以让你有安心跟着他工作的感觉,同时他自己偶尔犯些小错误,你会觉得这个人还可以接近,在他手下你会轻松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怕偶尔犯错而被骂。第三位和第四位能力一般的上司,开始时你会觉得在他们手下很容易工作,但一旦你想进一步发展自己时,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上升的空间,因此,总有一天,你会断然离开这个岗位。那么,你会选择哪一位?答案不言自明!

通过对人们的心理研究发现,相对于能力差的人来说,我们更喜欢能力强的人,但是能力过于优秀、很少犯错误的人反而不招人喜欢,相反那些时常犯些小错误的人,更让人亲近,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犯错误效应”,也叫“白璧微瑕效应”,即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小错误更能提升你的人际吸引力。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一丝瑕疵的人会让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从而让人们不自觉地与之保持距离,敬而远之。而常犯些小错误,就会打破大家的这个想象,从而觉得这个人很可爱。例如美国著名的总统肯尼迪的一次失误,换来更多公众支持就是很好的例子。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试图通过猪湾侵入古巴的计划惨遭失败,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美国人一片哗然。然而,这次失败却没有降低肯尼迪在民众中的声望,相反,他拥有了更多的支持。这让很多人大惑不解,后来,大家在心理学家阿伦森那里找到了答案,他曾写道:“总统肯尼迪年轻英俊、为人潇洒、语言诙谐;他富有魅力,而且行动敏捷,同时又是个求知欲很强的读者,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争英雄,……他还有一位魅力无穷的妻子,两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和一个天资很高,亲密团结的家族,一些难免的错误就可能使他在民众中更加富有人性,因此会显得更加可爱。”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完美无瑕的人是可怕的,正如当代学者余秋雨在散文《废墟》中所写:“一个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文化古城的破才显出了它的历史,维纳斯的断臂让人觉得更有韵味,而完美只有所谓的神能做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过于完美,太接近神,总有一天,他会摔下神坛。

另外,一个完美的人不仅对自己要求很高,而且也会把加诸于自己的那些要求,如精力旺盛、细节完美,不断付出等等强加在身边人的身上,这就会给大家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完美的人不允许、也不能容忍大家犯错误。因此他们常常会让人误以为他们不懂得赞美与欣赏、不容许自己和同伴失败、不理解身边的人,和这类人在一起,大家会产生无奈、沮丧、不知所措的情绪,因此会产生深深的束缚感与逃离感,这会使他们缺少或者失去很多朋友。

大吴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来到国内一加著名的电信网络公司做技术研发工作。他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上很有天分,在学校时,就以比尔·盖茨为自己的榜样,当然,他倒没有想过成为比尔·盖茨,但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行业出人头地。

刚到公司时,他没有任何经验,于是每天拼命地加班工作,从开始熟悉业务,到最后成为熟手,并渐渐在公司的软件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只用了三年时间。而且这三年他的工作表现堪称完美,因此,被领导提拔为当时公司重要技术研发的主管。

大吴以为从技术岗转为管理岗,只要自己技术过硬就没问题。当时他的手下有几位是新人,没有工作经验,做程序时经常犯错,大吴觉得自己刚来时根本没有犯过这么低级的错误,很是不能容忍,于是不论当时是否有其他人在场,他都会劈头盖脸地对新人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些下属只能一言不发,战战兢兢,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的心总是悬着,怕再被挨骂,也怕因此丢了面子。其他同事做得不好时,大吴也经常直接批评,这使得大家平时工作都蔫蔫的,没事儿都不敢太接近大吴,下班后碰到他,也要绕着走。

后来大吴感觉到大家对自己的疏远,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他批评大家,也是从大家的角度考虑,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业内顶尖的人。但我们在前面讲过,人人都渴望认同,受到批评时大家的积极性只会更低,而自己的努力长期得不到认可,人们就会渴望逃离这种情境。大吴遭遇的就是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过于追求完美,使得大家不知所措,只能不断躲避他。如果大吴偶尔犯些小错误,或者容忍大家的错误,也许他得到的就会是一个其乐融融,积极上进的团队。

当然,“犯错误效应”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你得具有非凡的才能,这样再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才更能赢得人的好感,如果本来我们能力平庸,再犯错的话,只能让人更讨厌。

总之,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不要苛求完美。在修炼自身强大魅力的同时,也不要给人过于强势的感觉,偶尔犯下一些小错误,才能让我们更像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让人产生亲切的感觉,从而赢得更多的人缘。

【心理课堂】

“完美无瑕”并不能更让你讨人喜欢,“瑕不掩瑜”反倒能受到欢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充分洞悉人性的这一“弱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时,难得糊涂和偶尔示弱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得到他人好处,我们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在得到恩惠之后,我们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会想办法用另一种好处来报答他,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定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刺探敌情,各国专门设置了一种特种兵,任务就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当时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阵前的无人区十分困难。但如果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他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一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这时,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德国兵缴了械。他双手高举,手中是刚刚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面包递给了对面的敌人。

德国兵被这个突然的举动打动了,只见他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决定——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而是空着手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级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其实,这正是人们得到好处需要回报对方的心理在作怪。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许他根本没有要那个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于是在一瞬间就打动了他。也许当时他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表示善意的人当俘虏抓回去,更别说要了他的命。

在中国,人们历来讲究礼尚往来,这似乎也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的回报心理源于人在接受他人好处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负疚感。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说:“当我们接受了某人的某些东西时,我们就会觉得内心有愧……会感到欠了他的情。这些义务让我们感到周身不适、压力重重,并试图通过回赠一些东西来消除它。”为了使自己尽快从这种心理重压下获得解放,人们在接受他人好处后,乐于给出与自己收获到的同样多、甚至多得多的付出作为回报,以减轻负疚感。因此,当我们有意或者无意的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别人加倍甚至更多的回报。通俗一点说,你收了“人情”,就是“欠了债”,就要“还人情”。这个 “人情”一天不还,你就会一直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道德压力”,当然,如果你始终没有还,就会让对方看轻你,认为你是个占便宜,不值得交的人。为了保持交往关系,大家就必须学会“讲人情”,“人情”来来去去,就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要懂得随时送出人情和及时回报人情,这里要谨记两点,一是你“先行付出”时,一定要根据彼此的亲密程度和对方的回报能力,适度付出,这就是交往适度效应。否则对人过好反倒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例如你对他太好,使得他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会让他感觉无法也没有机会回报你,所以为了减少内心的“道德压力”,只能试着疏远你。同时如果你持续付出,时间长了,他就会习惯你的付出,认为你应当付出。这时,只要你有一次没有达到原来的标准,不仅不会换来他的感激,而且会得罪他。当然,相对和你不熟的人,会认为你这样是心太软,好欺负,将来有一天他们会拿你当“软柿子”捏。毕竟社会上并不都是善良的人,所以为了自我保护,必要时还是要保持适度的威严。

当遇到另外一种情况,即他人先付出时,切记你的回报起码要与之对等,或者最好能高一点。否则也会导致接收方的心理失衡。这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结婚时,你的同事给你一个500元的红包,等到这位同事结婚,你回礼时,给他多少钱呢?当然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回500元的礼,如果你们的关系比以前亲密、或者你们的合作比以前紧密,那么你最好的选择是包个600或800元的钱包。假如说别人给你多少帮助,你就给他多少回报,这看起来更像是交易,至少会给对方这种感觉,而多回报一些就不同了。以回礼为例,这里不仅仅是100或300元钱的问题,而是你对你们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可,或者说是你发出的彼此继续相处的信号。相信只要你们平时没有大的仇恨,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当然,别人先行付出,我们也要注意根据大家的熟悉度,适时回报。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因为他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如果对方突然有一件事反过来求你,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也会陷入难以拒绝的尴尬境地。因此对这类人最好不要欠太多人情,欠了人情也要及时还上。

在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时间可以拖得长一些,或有合适的机会再回报就可以了。

总之,我们心里要为自己的“人情”单立一个账本,这样才能让你在这个“人情味”浓厚的社会里,游刃有余地与他人往来。哲学家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我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以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就收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爱别人就是爱自己”一句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核心秘密”——你付出别人所需要的,他们会相对给予你所需要的。

【心理课堂】

人与人的相处其实是很简单。你想要别人成为你的朋友,你必须主动去成为他的朋友。心要靠心来交换,感情只有感情来博取。

情感投资比利益诱惑更能打动人心

日本麦当劳的社长藤田田在他的畅销书《我是最会赚钱的人》里谈到,他发现感情投资在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

藤田田确实是一个很擅长“感情投资”的人,为了让麦当劳的员工和家属生病或发生意外时,能立刻住院接受治疗,他每年都会给医院支付巨资,作为保留病床的资金。有人曾问藤田田,如果他的员工很少生病,那这笔花销岂不是得不偿失?藤田田的回答是:“只要能让我们的员工安心工作,这笔钱对麦当劳来说一点都不亏。”

藤田田还把从业人员的生日定为个人的公休日,这一天大家可以在家休息,并和家人一起庆贺,养足精神后,第二天再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一直这样做的信条其实很简单,就是为员工多花多一点钱,以给他们情感上的抚慰,而这可以换来员工更大的积极性以及巨大的创造力,这可是任何一项别的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确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一定有情感的需要,就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物质满足替代不了人的这种情感需要,有时情感需求还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投资感情往往比投资金钱和利益更能征服人心。

对于感情投资,我们不能抱着杀鸡取卵的态度,而应该持续投入。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保持三分钟热度。大多的人情投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出果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这个道理,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赖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应以“长线投资”代替“短线投资”。

小雯是一家商贸公司的业务员,她非常善于进行感情投资,这为她赢得了一批固定的顾客。那么小雯是怎样和客户增进感情的呢?

秘密就在于她的一个记录本上,那里面记录着每位客户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和购货的品种及数量等相关信息,每到一些新老客户过生日的当天或是每逢节日,小雯就会送上一些小礼物。她的记录本上有一位叫王宁的客户,端午节是他的生日。就在端午节当天上午,王宁突然收到快递公司送来的一盒蛋糕和一束鲜花,蛋糕上有用奶油写着“祝你生日快乐——小雯”的字样。王宁看了非常感动,他说自己做采购这么多年,经手货物几百万,送什么礼的业务员都有,但从来没有一位业务员对自己的生日表示祝贺。想到这里,王宁连忙拨通小雯的手机表示感谢。小雯笑着说,蛋糕和鲜花只是代表我的一份心意,不论买卖如何,期望以后我们都能成为好朋友。自此以后,王宁就对小雯格外关照。王宁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小雯为自己送生日蛋糕和鲜花,更因为感受到了她真诚和重感情的为人,与这样的业务员打交道,不是进行一般的买卖,而是在交心、交朋友。后来,小雯坚持每年都给王宁送去生日和节日祝福,几年后,王宁就成了小雯最大的回头客。

就这样,小雯坚持了十几年,她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朋友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行业,她真正是从从容容、如鱼得水了。

感情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不是说你今天给对方发一个祝福的短信,就能获得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它需要我们长时间地不断投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对方才能看到你的诚意,也才能开始回应你的好意。因此,我们要学习小雯这种持之以恒的“投资”精神,为自己的人情账户赢得更多的资源。

其实,感情投资有很多方法,关键看你能否用心去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

首先,要熟悉对方最看重的东西。如果我们平时在对方最看重的人或物上下足功夫,这种感情投资就会事半功倍。例如你要记住对方的生日。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生日,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如果在他们生日的那天,给他们寄去一张生日贺卡,或送上一束鲜花,或是为他举办一次小型的生日宴会,其效果必定非常好。这种在别人情感上引起的震颤,是金钱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给他一些特殊的对待。每个人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待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当你给别人一些异于常人的对待,稍多一点的好处,让他感觉到特殊的话语和行为时,都会引起对方的好感。比如情人眼里的一丝特殊的闪亮,话语中渗透的特别语调,都会令对方心旷神怡。

第三,随时发现身边人的心情和生活状况。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会有烦恼。对那些我们经常接触的人,要多注意他们的生活状况,假如他们真的陷入困境,你最好能真诚的出手相助,这种雪中送炭会让人一生铭记。

当然以上这些技巧只是“术”的东西,只要你保持一颗乐于助人的心,随手播下一些慈悲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会在他人心中生根,发芽,这就是佛家所谓的结缘,也许你现在种下的这些缘不一定马上得到回报,但终有一天,他会反馈回来,为你的生活雪中送炭,或者锦上添花,甚至会荫及你的子孙辈,何乐而不为。

【心理课堂】

情感投资永远比利益投资更能打动人心,这也是成本最低、获益最大的投资,只需要你日常多用心,多给他人关怀和帮助。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往“感情账户”上存款,需要“提款”的关键时刻才不会“透支”。

我们都有模仿他人的天性

看到结婚很多年的幸福夫妻,或者交往几十年的朋友,大家都会觉得他们之间的性格气质、行为方式等等很像。这其实源于我们的模仿心理: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会经常采用我们身边人常用的语言、表情、姿势等,由于长期无意识地运用,最终就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

模仿是人的天性。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啥人学啥人”,就是来源于人的这种模仿心理。因此与人交往时,我们首先要对交往的对象有所选择,不可一概毫无保留地亲密以对,否则遇人不淑,很容易犯错。比如下面故事中的乔。

乔越来越讨厌父母了,他们整天唠唠叨叨,从早上就开始不停地让自己做这做那:“乔,起床了,这么懒,真不知将来能不能养活自己。”“乔,晚上回来帮你爸爸修车,他照顾农场够辛苦的,别和你的朋友出去鬼混。”“乔……”。和其他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一样,乔想离开这个家,离开管个没完的父母,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出去闯一闯了。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暑假清晨,他给父母留下了一封信,背着小行李包,向着未知出发了。

十几天后,他在城里一家吵闹的酒吧打工时,遇到了约翰,一个20几岁,非常自在活泼的家伙,当时乔把一杯咖啡洒到了约翰的身上,约翰只是拍了拍乔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小伙子,下次小心点儿”,乔对他的好感顿生,后来乔发现约翰经常和朋友来这个酒吧喝酒,于是在工作不忙时偶尔和他聊聊。聊天中,他得知约翰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歌手。一次约翰邀请乔去参加他的一场摇滚演唱会,他觉得约翰的动作太帅了,歌声太刺激了,唱出了他心中的所有积郁,听完演唱会,他感到非常轻松,也对约翰很是崇拜。四下没人时,他开始学约翰在舞台上摇摆的样子,学他手拿话筒晃动的姿势,甚至学他在酒吧喝酒的样子,想象自己成了他。

就这样,乔与约翰接触更多,过从甚密。一次乔去参加约翰在家举办的私人聚会时,聚会中,他到处找不到约翰,后来在约翰的卧室,他看见约翰正和几个朋友吞云吐雾,那姿势也像在舞台上一样充满激情。他忍不住加入其中,成了“瘾君子”。

事实表明,我们通常更喜欢模仿我们喜欢和欣赏的人,因为我们从心底里认可这个人,所以才会接纳和模仿他的行为,故事中的乔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讨厌父母的管教,于是选择离开这种规规矩矩的家庭生活,而活泼的约翰让乔感到很自在,成了他从心里接受的人,特别是约翰的演唱会使得乔得到了一次心灵的释放,此时他已经深深地被约翰感染,最终他与约翰一起吸毒,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择人而交,别因交友不当毁了自己的生活。至于该与什么人交往,几千年前的孔子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我们要多交“益友”,交那些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少交那些品质恶劣、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而无实际内容的人。毕竟只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校正我们的人生,给我们以气质上的感染,同时,他们还能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

如果你是一个足够聪明的人,你就应该想尽办法结交一个好的榜样来模仿和学习。这里安东尼·罗宾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年少时,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家境并不富裕。高中未毕业,他摆过地摊,当过餐厅服务员,跑过推销……最后在一家银行担任洗厕所的工作,那时他全部的家当就是一辆价值900美元的二手旧车——“金龟车”,他极其渴望改变这种生活。

终于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跑来告诉他,有一种课程非常有效,可以帮助他脱离困境,那就是吉米·罗恩——一位潜能大师的课程。当时收费是1200美金,这对于一个总共只有900美元家当的安东尼·罗宾来说,简直太贵了!

他找到吉米·罗恩,希望能够降低学费,吉米·罗恩拒绝了他,并说:“如果你能弄到1200美元来上我的课,这比课程本身更有价值!”于是,安东尼·罗宾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1200美元。但是,如何才能找到钱呢?所有朋友都不相信他,他只好跑去找银行贷款。

结果他因未满18岁、不能提供担保被一家又一家银行拒绝了,直到被第46家银行拒绝。正在他一筹莫展、穷途末路的时候,他所工作的那家银行经理听说了他的事情,被他的执著感动,自掏腰包,借给了他300美金,他才得以顺利完成那次难得的学习。

就是这次培训彻底改变了安东尼·罗宾之前的那些观念,他惊奇地发现: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都会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于是,他追随吉米·罗恩大师研读NLP,学习成功学理论和演讲艺术,很快成长为吉米·罗恩大师手下一名杰出的潜能训练师,并开始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正是由于结识了吉米·罗恩,才成就了安东尼·罗宾今日的辉煌。试想当初,如果吉米·罗恩将这样一个机会施舍给他,或者安东尼·罗宾轻易放弃,也许他不是继续在银行洗厕所,就是怀着凡事唾手可得的心境,上几堂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的课了。可见,得到成功者的指引,并模仿与复制他们的经验,才能避免许多弯路。

当然,这里所说的模仿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完全照搬他人的模式,那是跟风,是盲目从众。我们应该学习对方的优势,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修炼。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要求学生“学我的心,不要学我的手”,也就是说你不要只是简单模仿人家的行为、动作,最主要的是模仿他的神,他的思考方式,这样,你才能真正从众获益。

我们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发展的每一段关系,都可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人生,关键就看你是否具备足够的眼光,找到最能影响你和引导你的那个人,一旦找到,并通过对他们人生经验的吸取和模仿,你就会拥有自己的完美人生,而他们,就是你一生的贵人。

【心理课堂】

人际间的交往是我们学习人生经验的最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依靠与成功者的交流,我们能够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成功经验,甚至细微的小优点。这些东西被我们充分消化吸收以后,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养分,为我们带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