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19386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是情诗的国度,情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最早出现的情诗集是《诗经》,提起诗经,我们就可以想到那首长久不衰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个男子相思的情状立刻就出现在眼前。以后各朝各代,情诗似乎成为创作的主流。无数的善男信女依靠情诗来诉说相思,倾诉衷肠。

什么是情诗呢?情诗是指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

这就涉及到了爱情,爱情到底算什么呢?爱情不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宽敞的处所,在那里,人们仿佛跌出世界的规则之外,不会感到害怕或停滞。也只有在爱中,我们都会一样的,平等而自由。

爱情是两个人惺惺相惜,或者相濡以沫,共同走完人生的旅程。阴阳结合是宇宙的归宿,对于人类来说,同样如此。于是,人类开始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文字诞生以后,传情达意的情书就随之产生。

一次不经意的相遇,也许就会爱上对方。“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盼望相见的愿望就相当的浓烈。偶遇的刹那,正艳若桃花。在那个易害相思的年纪,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就爱上对方,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两人相悦,自不必说;如若一方有意,那就会沾染相思,情诗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于是,就会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会有“咫尺天涯,此情了然。”

提起情诗,不得不提相思,因为以相思做成的诗更具意味,更耐咀嚼。“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在中国的情诗史上大放异彩。相思苦,是历代诗人都非常乐意表达的主题,因为他们经过细思量之后,还是情愿相思苦。很多诗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才情都给了情诗,都给了相思,所以才会有大量的相思情诗问世。《红豆》、《相思歌》都是其中的代表。

长相厮守又是情诗的另一大主题。相爱就是为了相守,相守的快乐是巨大的。所以,天性感性的诗人把相守的快乐,相守的愿望,以及相守的誓言,都用饱满的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有了“要休且待青山烂”,就有了“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也许,相守就是那么的快乐,否则,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诗人为了相守而大发誓言。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情诗又多了一种表现的方式。

有相逢就有别离,“有心不惜别,垂泪到天明”,别离是痛苦的,这种痛苦甚至比相思更甚。诗人好像特别愿意写离别之苦,有时甚至会把这种离别之苦放大。于是有了“愁肠百结,点点是离人泪”,有了“离恨恰如春草,剪不断,理还乱”……其实,这些也不是诗人的有意放大,只是对“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真正表露。

说起情诗,不得不提祭奠。祭奠的对象是另一半,本来相濡以沫的两个人,却突然间化作一缕香魂,几掊黄土。那么,留给另一半的就是“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祭奠的真情,在情诗中被演绎得无以复加。《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青山湿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书就是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丢弃,祭奠六个方面对中国最美的情诗进行解读。本书在选取诗的时候,以“精益求精”为原则,力求把最经典的情诗带给读者。同时,以最温馨的文字行文,试图带给读者最温暖的感受。相信这些情暖三生的最美古代情诗,一定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