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19378700000015

第15章 立命:悟期颐老人睿智之思(6)

季老在谈自己的时候,他称自己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虽然达不到诸葛恪的“十思”,不过在也算得上深思熟虑了。季老在“思过后行”的问题上的态度是,人在碰到事情时,绝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应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作出决定,立即行动,而不能继续沉溺在思考里。

季老推崇多思,不过他更强调思完要行动。

唐代中原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

有三个由南方来的年轻人听说捕蛇很赚钱,也来到山脉附近的村子。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几天过去了,他都没有回来。

不久,村里的捕蛇者在山沟里发现年轻人甲的尸体,原来他已经被蛇咬死了。因为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灵蛇,而他又不懂如何捉蛇,最终丧命于蛇口。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捉蛇。他每天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望去,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山之间。

年轻人丙他认为捕蛇虽然危险,但是可以获得利益,不过若想减低危险,就必须想一些办法。于是他每天都向村里人讨教如何寻找蛇穴,如何引蛇出洞,学习捕蛇的各种技术和防护措施,并且为自己制作了很多解毒的药剂。

半个月以后,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死在山里,这时年轻人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只灵蛇,卖了很多银两,最后自己做起了药店的生意,成为了著名的捕蛇之王。

而年轻人乙到现在还在村口徘徊,不知道是上山还是不上山。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三思且过而后行,并且做好了完全准备,三人相比高下一目了然,道理自然明显,不必多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考虽然不是行动所需的工具,但是行动前必须准备的利器,只有思虑周密,有了思想准备,才能做好物质准备,便于行动。

《韩非子·亡征》曰:“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从这个典故中出现的一句成语就是“优柔寡断”。人们常说人不能优柔寡断,应当果断而行,不过很多人最难做到的就是“优柔寡断”。如果没有再三思虑、引鉴前车之经验,而是匆匆行动,很容易打草惊蛇。诸葛亮一生本着多思谨慎的原则,才为蜀国争取到了那么多年的存世,倘若他像马谡那般鲁莽,恐怕蜀国早就灭亡了。

“优柔”其实是应当推崇的,“寡断”也是应当推崇的,涉及到社会、个人的重大事件要多思,少决断有损他人、有害社会的事。有益于社会、利人利己的事,思过了就要行动。正像季老说的那样,我们不要做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而真正成为一个三思后行者。

苦口良药利病,逆耳忠言利行

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写规模比较大的学术论文,也是我第一次受到剧烈的打击。然而我感激这次打击,它使我终生头脑清醒。

——季羡林

在季老的过往岁月中,有许多事让他受到当头棒喝,事后顿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他早年赴德留学期间,写论文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这篇论文是季老写的第一篇论文,又是面对具有国际水准的外国导师,季老决心下大工夫写这篇文章。于是他耗时一年,收集材料,认真撰写。但是一年之后,当他将自己的心血之作交给导师的时候,却遭到全盘否定。“我打开稿子一看,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在第一行第一个字前面画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后面画上了一个后括号。整篇文章就让一个括号给括了起来,意思就是说,全部存在了。”

在当时,这对季老的打击确实很大,因为自己一年的功夫白费了。导师在批示完后对季老说,他的这篇文章虽然看起来词语华丽,观点全面,但全是别人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考,这就是他让当时的季老推倒重做的原因。季老听从了导师的教诲,重新通过自己的思考再写一遍,果然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能够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劝诫以及批评,才能及时修正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取得更大进步。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是要怀疑自己,而是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看不到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唯有豁达者,才视批评为箴言。

春秋时,齐国的晏子经常劝谏齐景公。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暴死,齐景公大怒,命令手下把养马人用刀肢解。此时晏子刚好在齐景公身旁,见刀斧手持刀而进,便问齐景公:“尧舜当年肢解人时,从谁的身躯开始的?”齐景公忙顾左右而言他:“从自身开始。”他听出晏子是在批评他,他又不愿赦免养马人,于是下令不肢解养马人,却要将其下狱。

晏子见状说道:“既然如此便如大王所说,但先让我代您道他所犯之罪,这样才能让他心服。”齐景公便答应了。于是晏子开始历数养马人三大“罪状”。

“国君让你养马你却杷马养死,乃死罪之一;死的是国君最喜爱的马,此乃死罪之二;你让国君因为一匹马而杀人,百姓闻知,必定怨恨国君,邻国闻之,必轻视齐国,这都是因为你使马死而造成的,此当死罪三也。来人,将其下狱!”

齐景公闻言明白了晏子的苦心,说到:“把养马人放了,不要因此伤害我的仁政。”

晏子的忠言使齐景公懂得,滥杀无辜的行为有失仁义。忠言多逆耳,但却有告诫者的一片苦心在其中。肯用忠言劝诫自己的人,此人多半是与你亲近者,或亲人或朋友,亲情和友情是无害的情感,所给予的忠告自然有利于你,但是否由非朋友、非亲近之人掷过来的匕首,你就要处处躲避或者以牙还牙呢?

季老对此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没有非朋友。他不用“敌人”这个词,而用“非朋友”,是因为非朋友不一定就是敌人。他觉得个人的意见不管一时多么正确,未来是否作准还是未知之数。时过境迁,人们常常会发现它的漏洞,或者认为它是个谬论。此时若是有人直指错谬之处,你还顽固不听,那便很容易闹出笑话。

因此我们必须有勇气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意见。正如梁任公说:“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唯有时时告诫自己,才能令自身不再浮躁,从根本上改变聆听劝语时的态度,虚心接受他人的谏言。

面对别人的忠言,即使有时确实一时难以释怀,也要勇于接纳,就像当初季老面对自己的导师,如果他拒不接受导师的意见,后悔的可能是他自己。所以,要体会忠言者背后的良苦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取得耀眼的成绩。

智者,言默自在心头

季先生在生活中,并不轻易宣泄自己的情感,性格内向,感情内敛。“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河北科技大学教授谢志浩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语出自晋朝傅玄《口铭》一文。有的人喜欢言谈,有的人则吝于出声,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每当学校召开大会,某老一开口,必有人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此时正值某老谈兴正浓。许多会议的时间有限,被某老这么一说,开会领导经常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此场面可想而知。季老在讲到老年人忌话多时举了上面这个例子,他谈到因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口舌惹祸,绝不限于老年人,任何人都可能由此引致祸患。

明朝时的宣宗皇帝非常喜爱诗词歌赋,他经常让朝中的大臣同他一块作诗,大臣们都非常谦虚,都说自己作出的诗比不上皇上的诗。只有一位学士,自认为博才多学,对其他人的诗都看不上眼,即使有人超过了他,他也不加赞扬。他还在私下里毫不谦虚地说:“我作的诗,连皇帝都作不出来,而且也看不懂诗里的奥妙。”

不想,这个学士的话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上听后,十分生气,把那个学士找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说他目中无人,轻视皇上和朝中大臣,然后又夺去了他的官职,把他赶出了京城。这位学士到这个时候才后悔,只好回家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故事中的这位学士恃才傲物,大言不惭,最终自毁前程。纵横家鬼谷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的道理。“马有失蹄,人有失言”,任何事情都不是滴水不漏的,话多必有空隙和不尽理想之处,不知道何时便触碰到他人的逆鳞,斩断自己的余地,为自己留下隐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智者话说三分,点到即止,既留余地,又显现观点,常能让他人觉得理所当然、乐于接受。

古人讲治文应“含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这不但是治学作文的诀窍,也是做人说话的诀窍。话多不等于一个人有见识、胸怀满墨,正相反,常常稀言的人往往是真材实料。

古代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小国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就是金人三缄其口的故事。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说理三分、意境无穷,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而再大也就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过普通人想“三缄其口”,追求这种无言胜有言的境界也是虚妄,平时只要谨言慎行,为嘴巴做一个门闩,该开的时候就开一会儿,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就把它锁上,以防泄露自家的珍宝和弊端,这就是一种极佳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