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9376900000047

第47章 十月 团队协作(1)

第一周 团队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

星期一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注重内部管理

韩非子箴言

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韩非子·初见秦》

折射道理: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以混乱的国家攻打安定的国家会灭亡,以邪恶的国家攻打正义的国家会灭亡,以倒行逆施的国家攻打顺应时势的国家会灭亡。”所以,管理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内部管理,避免内部混乱。

案例引导

杰克·韦尔奇在他45岁那年,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然而此时,这家已经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正面临着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等问题,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

杰克上任伊始就开始进行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冗员,将原来8个层次减到4个层次甚至3个层次,并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

在人才的运用上,杰克奉行残酷竞争的人才聘用机制。他非常反对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把那些B级员工转变为A级,并把这种行为看成是枉费力气的工作。他的用人原则就是不好的趁早将他踢出这个团队,以便挑选更好的。

在1997年 1月,有500名高级经理参加的执行经理会议上,他发出了恳切的号召,要求管理者们要保持在A级,要求员工要讲团队精神,服从公司的价值观。

杰克·韦尔奇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全球竞争战场的刀光剑影中工作。而且在每一回合的打斗之间,甚至没有片刻时间休息。”

正是他对企业内部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才使得公司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管理智慧

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就必须从团队内部着手,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促进团队内部良好的沟通协调,这样不仅可以稳定人心,提高员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有利于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内部管理机构不善,必然会影响人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团队来说,不仅要建立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强制性的要求每个成员按制度办事,也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让团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从而主动遵守这些纪律和制度,使制度得到最好的贯彻和实施。

行动指导

团队内部良好的运作是形成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内因的作用,更有成效的去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星期二 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清除团队中的害群之马

韩非子箴言

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韩非子·初见秦》

折射道理:况且臣下听说:“砍树不要留下一点根,不要靠近祸患,祸患就不会发生。”

案例引导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对待害群之马的员工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处理程序。每年,每一家GE公司的高管都被要求将他们团队的人员分类排序,其基本构想就是强迫公司的领导对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行区分。

他们必须区分出在他们的组织中,他们认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属于中间大头的70%,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10%。

如果他们的管理团队有20个人,那么公司就要求知道,20%最好的四个和10%最差的两个都是谁——包括姓名、职位和薪金待遇。表现最差的员工通常都必须走人。

韦尔奇把员工分为A、B、C三类,C类就是“烂苹果员工”即害群之马。属于C类的员工,他们大多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更多的是打击别人,而不是激励;是使目标落空,而不是使目标实现。因此他们的最终结果是遭到淘汰。

很多管理者会认为,剔除落后的10%的员工是残酷或者野蛮的行径。但事实恰恰与此相反。那些平庸的员工对于优秀的团队是一种伤害,而对于其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让一个人待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是真正的“假慈悲”,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管理智慧

如果把一汤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汤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就是有名的酒与污水定律。如果一个高效的部门里,混进一匹“害群之马”,会全盘破坏组织的健全功能,

但在每一企业的团队中,都会存在几个“刺头”员工,他们往往不会为组织增添多少成果,反而会拖团队的后腿,将事情弄得更加糟糕。这就是团队中的害群之马。

管理者不要忽视一两个“害群之马”的破坏力,他们会使一个高效的部门迅速变成一盘散沙。我们总说: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瓷器,一秒钟就会被破坏掉。如果一个团队中有一头害群之马,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作为管理者,遇到这样的情况,若想保持团队的搞笑,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迅速将其清除掉。

行动指导

管理者要找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并毫不犹豫地清除掉,这样团队面貌会发生积极可喜的变化,而且业绩也会大幅提升。

星期三 上下相亲,贵贱相信——注重团队信任和合作

韩非子箴言

赵氏,中央之国也,难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

——《韩非子·初见秦》

折射道理:赵国,是地处中央的国家,是各方民众杂居的地方,它的民众轻狂而难以使用,国家的法令没有治理,赏罚不讲信用,地形不便于防守,下面的百姓不能尽其力量。它本来就有了亡国的形势,而又不担忧民众的发展趋势,却动员所有士民组成军队驻扎于长平城下,想要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大王下令把他们打败,攻克了武安城。在这个时候,赵氏家族上下不相亲近,大小官员互相猜疑。这样邯郸就无法守住。

案例引导

联邦快递团队随着业务的扩展分布在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货物必须在24~48小时内就能从地球一端的发件人手里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收件人手里,因为这是使命必达的承诺。时间是如此之短,区域跨越又是如此之大,而且当货物出境后,运送环节上的团队成员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国度的人。

此时,如果没有各个国家和地区团队的合作精神,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这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联邦快递团队。在这个虚拟团队里,每天几百万个包裹通过几百架飞机在全球5万个投递点间流转。联邦快递要求,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雇员,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是联邦快递的员工,那就同属一个团队,共担一份使命,就要去为“使命必达”贡献力量。

联邦快递的团队为了“使命必达”这一共同目标,成功地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依靠虚拟团队,互动地解决了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的各种问题,不仅保护了客户利益,确保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更增进了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从而强化了团队精神与团队协同战斗力。

管理智慧

现实告诉我们,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终结,一个公司只有依靠所有员工的努力,才能做大、做强。同样,个人也只有投入到企业的团队合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说只强调个人的力量,即使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

团队需要这样的成员: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需的技术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间有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从而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团队要求成员必须对团队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和承诺,为了使团队获得成功,愿意去做与工作有关的任何事情。

管理者要明白:时代列车已驶进21世纪,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经营模式,需要团队严密组织、团结协作,才能共同赢得未来。所以,管理者要致力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强的员工,以更好地为企业效力。

行动指导

团队成员应对他们的群体具有认同感,把自己属于群体的身份看做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团队的目标有很强的奉献精神,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调动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星期四 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团结紧密,一致对外

韩非子箴言

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韩非子·说林下》

折射道理:三只虱子互相争辩,有一只虱子从它们旁边经过,说:“你们这些争辩者在说什么?”二只虱子说:“我们在猪身上争夺肥饶的地方。”这只虱子说:“你们也不担心腊月来到用茅草烤猪,为什么要在争夺肥饶方面担心呢?”于是这些虱子便聚在一起吮吸猪血。猪消瘦了,人们就不杀它了。

韩非子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团队中的人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使团队中的每个人得到利益。

案例引导

迪克·布朗在当上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的CEO之后,创立了群体运行机制,以保证业务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每月1次的“执行会议”——一个包括来自全球约100个EDS业务主管的电话会议。在会议中,每个单位的月成果和自年初的累积成果都要被讨论到。这样很快就可以知道谁做得好,谁需要帮助。这使每个部门不得不高效工作,避免居人之后。另外,在与业绩不理想的主管的对话过程中,布朗会刨根问底地询问,以此使落后者感到压力,从而迎头赶上。

布朗设计的群体运行机制以其公开、公平、透明的特点赢得了公司上下的赞誉,使每个主管都会根据业绩的需要自觉调整自己的团队,力求每一个人都是在他最合适的岗位上,与团队成员的配合也是最合理的。布朗每2周都要给全体员工发电子邮件,让他们了解公司的一些特别成就,同时讨论公司在优先业务里所处的状态,这种做法使公司的共同目标得到加强,决策得到制定。到1999年底,EDS的群体运行机制表现出效果,公司各级主管把关注点转移到吸引和留住有天赋的人身上,促使人尽其才。同时,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对公司自身的成长、客户满意度以及责任感的关注也日益增强。EDS的业绩由此直线上升。

管理智慧

众所周知,管理中的木桶定律,讲的是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然而,从木桶定律中,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同样无法将水装满,甚至可能会滴水不留。所以,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一定拥有一支有机合作的团队,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才,才能保证组织有效运转。

团队合作是企业不断创新的源泉,要想建立一支行为有序、工作规范的员工队伍,就要建立起一支非常职业化的工作团队。而职业化的第一步是各司其职,责权明确,建立起无缝的团队合作关系。

行动指导

在企业中,一个团队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一定能够大于部分之和。无缝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管理者应该提倡分工协作,在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协同一致,以此来保证人尽其才,提升团队的运行效率。

星期五 遂相杀,因自杀——注重团队分享

韩非子箴言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韩非子·说林下》

折射道理:爬虫中有一种毒蛇,一个身体两张嘴,因为争夺食物而互相用牙齿咬。于是两张嘴互相残杀,便把自己杀死了。臣子互相争权夺利而使国家灭亡的,都是毒蛇这类的东西。

韩非子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团队是一个整体,而同属一个团队的人,不能互相残杀,而应该团结互助很分享,否则就会损人不利己,两败俱伤。

案例引导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从2000年成立至今,发展迅速,并轻松击败对手中国联通,牢牢占据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霸主地位。移动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后来居上,跟他的团队分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一位曾经在中国移动做过咨询项目的顾问指出,中国移动的员工学习速度非常快,而这种快速的学习能力来自于中国移动的团队分享机制,正是这个内部分享交流机制让移动公司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好多倍!例如,每一个省做完一个研究之后,都要迅速在全国各省公司传播分享,让全国各分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员工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学习到。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从不吝啬于员工的培训,他们会请很多咨询公司或培训公司来给他们培训,而还在培训过程中,这些培训的各种资料已经在中国移动的交流平台上进行了分享。如此一来。中国移动的员工就可以迅速地接触到整个行业最先进的知识,而不是像原来那样等着顾问或培训师一站一站的去当面传授。

管理智慧

团队中总会有强者也会有弱者,管理者要做的不是要盲目比较团队中谁强谁弱,而是通过对强弱的分辨进行强弱的对比和转化,促进团队的不断壮大。